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6章:日国的恐慌

    在中东铁路线上华夏国防军发动了全线进攻,从满洲里到哈尔滨再到绥阳,华夏军队两个军,十数个警备旅、团级部队,超过四十万兵力雨过了中东铁路,向苏俄远东军区发动了全线进攻。

    而在外蒙,随着三月开春冰雪融化,第一军和第二军的装甲机动部队可以进行大规模活动,早已在外蒙两场骑兵会战后驶入温都尔汗城和曼德勒隔壁的第一军和第二军三十万大军,从3月1号清晨开始便向乌兰巴托进军。

    在宣战的第一天,华夏国防军便开始了全面进攻,虽然苏军对华夏早有戒备,也调遣了一个集团军支援远东军区,但这场战争的爆发还是比他们预料的快了很多。

    三月初虽然已经开春冰雪融化了,但北方很多地方还是万里冰封的场景,暴风雪也偶尔会来临,海参崴的冰雪至少要四月初才会融化,而且日国和华夏的停战协议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苏俄高层很多人都认为华夏至少要三月末或者四月初才会宣战,甚至会不会宣战都是一个猜测,更多人觉得羸弱的华夏人最多像上次张小383六在东三省挑起的战争。

    但薛霖却用形容告诉高傲的苏国人,什么叫华夏人的倔强!

    华夏突如其来的对苏宣战也让世界各国们有些惊讶,虽然他们也猜测了华夏和苏国开战的可能性但没想到华夏在面对日国两年后的威胁下,竟然还如此声势浩荡地对苏国宣战发动了全面进攻。

    各国都在盘算着华夏与苏国的这场战争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怎样的利益。

    日国在收到华夏对苏宣战后,几乎举国狂欢起来,无数军校生走上了街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华夏帝国主义’的游行。

    日国军方和政界也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一个不自量力的敌人,暗中开始策划对苏国远东军区的秘密支援,比如运送一些武器装备给苏国,让苏国和华夏人打得更火热,然后等一两年后,无论华夏是胜是败都会伤筋动骨,到时候日国再对华夏发动战争!

    皇国的胜率又能提升几成!

    但是华夏和苏国动辄上百万的庞大兵力也让陆军总兵力不到70万的日国从上到下产生了深深的恐慌。

    相比一亿六千万人口的苏国和四亿六千万人口的华夏,日国只有不到七千万民众,陆军仅21个师团,只有不到70万兵力,而且在失去满洲和关东州后,伪军部队也只剩下了朝鲜伪军。

    于是再中苏两国数百万常备军的压力下,日国军部向议会提交了新的扩军备案,预计扩充兵员至150万人,保持24个甲种师团,再新建20个乙种师团。

    这是日军第一次将师团详细划分为甲乙种编制,其中甲种师团编制依旧是四单位制度,即每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两个联队,师团下,工、骑、炮、辎重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与华夏国防军的师级编制兵力接近,日军也认为只有这样编制的甲种主力部队才能在有准备的战争中和华夏国防军常备师进行战斗!

    这是日军第一次将师团详细划分为甲乙种编制,其中甲种师团编制依旧是四单位制度,即每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两个联队,师团下,工、骑、炮、辎重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与华夏国防军的师级编制兵力接近,日军也认为只有这样编制的甲种主力部队才能在有准备的战争中和华夏国防军常备师进行战斗!

    而乙种师团则以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下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师团下,工、炮、辎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并且开始组建日国自己的战车师团,学习华夏国防军对战(chej)车得到使用经验,将战车汇聚起来单独编制成军。

    这个时候,日国的学习能力便彰显了出来。

    得到了英格国的支援后,日国很快便开发出了新式坦克和新式飞机,虽然数据上看与华夏的坦克和飞机还有很大差距,但这也为更先进的装备研制打下了基础。

    陆军提交的这份计划总计会编成48个陆军师团,其中常备的甲乙师团44个,战车师团四个,再其他独立的重炮旅团、骑兵旅团等部队,总计陆军兵力将扩充至150万人!

    见到陆军的马粪们提出了如此庞大的扩军提案,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海军自然也提出了更庞大的扩军提案。

    不仅将正在建设的两艘大和级战列舰要求增加两艘,还要求进行超大和级战列舰的研制工作,并且新建四艘航空母舰以及八艘重巡洋舰,以填补装备的落后。

    面对陆海两军提上来的扩军提案,时任首相冈田启介头疼不已。

    现在的日国可养不起两百万海陆军人!

    此时的日国失去了东三省,没有了东三省的大量资源和庞大的奉天兵工厂、鞍山钢铁厂等工业,没有了这块可以肆意搜刮的殖民地,再加上华夏对日国进行了经济封锁,禁止任何与军事沾边的物资流入日国,导致日国物资非常紧缺,连军舰主炮上用上等蚕丝包裹的底火包都得花大价钱从国内资本家手中购买。

    可以说失去了东三省后,日国虽然比1931年发展了一些,但却比历史上的同时期更弱。

    这便导致冈田启介为首的新一届内阁在议会上否决了军部扩编的提案,只是在法西斯军官团体和海陆军两方大佬的施压,以及国内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军以军备扩张来拉动内需渡过经济危机等多重条件下,冈田启介内阁同意扩编12个师团,其中包括两个战车师团。

    海军方面否定了大和级战列舰增添两艘的提案,但同意了超大和级的预研和增加海军实力的丸三计划,主要以建造新式轻巡洋舰和新式重巡洋舰为主,并增加了两艘飞龙级改进型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以弥补海军装备落后的劣势。

    但即使如此,这届政府还是得到了欲求急速扩军的法西斯团体的怨恨,为未来的血腥政变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