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二章、老祖宗

    ,最快更新下堂皇后要休夫最新章节!那边老太太杨氏和谢周行在安福堂里秘议,宁寿院却是一片寂静。

    细细雪粉从天上落下,枯败的枝丫上覆了一层浅浅的银白。

    老祖宗胡氏裹着姑绒大衣,坐在临窗的安乐椅上看雪景。

    “下雪了,下雪好,下雪不好。”胡氏眯着眼,似睡非睡地低喃着,“宝月,你看外边的雪像什么?”

    宝月看着老祖宗安详平和的面容,一时也摸不准在想什么,试探着道:

    “奴婢从前听人说书,还有段‘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公案。能在书上留名的人物见识比奴婢广,那就像柳絮了。”

    胡氏笑着摇了摇头,满是皱纹的指尖点在宝月鼻头。

    “我让你说自己的感受,你这个滑头,尽拿古人的话来搪塞我。咱们姑苏最不缺的就是柳树,你看它像柳絮不?罢了,宝云,你说像什么。”

    宝云闻言放下手里推着的摇椅,再把身子收回来时,乌压压的黑发上已染了微霜。

    “奴婢从前在家里就绕着灶台转,觉得外头的雪像面粉。”

    胡氏一笑,缓缓道:

    “我倒觉得,外面的雪,像盐。是从前老太爷煮出来的,白花花的盐。什么柳絮啊,飞花啊,都是文人吃饱了没事干想出来的,咱们这些人可管不了这么多。”

    “下雪漂亮啊,把什么脏东西都遮成了白色,来年麦子长得也好。可冬天冷啊,我还记得老太爷还在的时候,就用烂木头搭成个窝棚,家里最完整的东西就只有那口锅。冷风呼呼刮进来,冻得人浑身都僵硬了,就只有煮盐的灶台还有点热气。”

    “跟咱们挨着的人家也差不多,每到冬天村子里总要死好几个人,大哥儿和四姐儿小小年纪就去了,倒是没受什么罪。老爷要熬盐,又要防贼,吃也在盐池边,睡也在盐池边,落下了病根,才五十多就走了,就留我一个人。”

    宝月只道老祖宗年纪大了,爱忆苦思甜,便安安静静地拨着炉子里的炭火,看里面的火光忽起忽灭。

    ……

    “你说,今儿早上去了安福堂,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别拘束着,就像刚才宝云说雪一样说。”

    老祖宗忽然毫无预兆地问道。

    宝月吓了一跳,几星炽热木炭溅到手上,疼得呲牙裂嘴。

    “奴婢早上过去送东西,奶奶们和三姑娘都在呢。大奶奶给太太敬了一盏碧螺春,太太给了大奶奶一个羊脂玉镯子。”

    宝月小心翼翼地回复,瞥去无关的个人感情,尽量还原出最客观的场景。

    老太太闭着眼嗯了一声。

    “媳妇给婆婆敬茶,天经地义。孙媳妇过来,相互认识一下也还说得过去。三姐儿怎么到那儿去的?杨氏真是乱来。”

    “杨氏是什么表情,赏的镯子又是什么成色?咱们大奶奶反应如何,我送的东西可还满意?”

    宝月早就料到有此一问,竹筒倒豆子一般把当时的情景描绘出来,末了,才加上几句自己的观点。

    老祖宗听完,脸上不见怒色,只是慢悠悠拨着腕上佛珠。

    “我就知道是这样,好好一个敬茶,也能被她弄成个三堂会审。到底是老皇商出来的女儿,随时随地都想摆谱,也不看看人家什么来路。她跟老大闹成个什么样子,扶苏好端端一个孩子成天不着家也有她的份。”

    “老大和她不对盘,我孙媳妇可没招惹她,赏出去的东西都不是顶好的,人家还以为婆婆在摆脸色看呢。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安宁了,才能腾出手做其他的不是?”

    “照你说来,扶苏媳妇倒也有些脾气,把杨氏送的镯子撇在一边,独独戴了我的东西,倒和咱家这个不来拜堂的新郎官像得很。”

    “杨氏偏心二房,乱了长幼,倒让二房轻狂起来了。明明什么活儿都不干,还在那对着老大指手画脚,府里下人们没见识,也跟着起哄。现在扶苏家的媳妇进门,也该杀杀这股歪风邪气了,我还怕她是个任人揉捏的个性,镇不住这帮子人呢。”

    主子们勾心斗角的事,不是该听进去的,宝云垂下眼,笑着插科打诨:

    “老祖宗这么大方,送的东西怕是京城也难有,大奶奶得了老祖宗的赏,心里怕是乐开了花呢。”

    “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霸着东西不放干什么,不如送给他们。”胡氏拄着拐杖起身,对着窗外努了努嘴,“说曹操,曹操到,这不就来了。”

    两道窈窕倩影披着斗篷,踏过满地白雪,逶迤而来。

    ……

    “帮我把这袄子改改,腰有点大了。动作越快越好,我待会儿还得穿着去见老祖宗呢。”

    荀兰因才从安福堂回来,就开始一叠声使唤长春阁里的下人。

    瑞草不明就里,接过灵芝递来的海龙皮衣裳。

    衣裳边沿织了金线,式样却很陈旧,似乎是几十年前的东西,保存得很是精心,只有些许不明显的泛黄。大奶奶那边催得紧,瑞草也不敢耽搁,拿着针线就和月季凑在一起缝缝补补。

    荀兰因打开梳妆盒,把老祖宗赏下来的首饰一一插在发髻上。

    出了龙潭,又入虎穴。

    不回家的新郎,缠绵病榻的公公,身后蠢蠢欲动的二房媳妇,处处都透着一股诡异。可想而知,今后的日子定然“精彩万分”。

    唯有府中地位最崇高的老祖宗派人稍来了善意,尽管并非全为她个人考量,但也足以令荀兰因感到一点温度。

    至少,这里不像那个吃人的宫廷。

    荀兰因匆匆用过午膳,就往老祖宗住的宁寿院而去。

    老人家送了东西,做小辈的孙媳妇怎么也该过去道个谢。

    宁寿院里没什么花草,多种寓意长寿的松竹梅菊,荀兰因刚刚转过一颗落满了雪的罗汉松,就有一道爽朗清脆的笑声在身后响起:

    “我闲来没事,就过来和老祖宗说说话,没想到顾姐姐也在。正好,咱们一块儿进去吧。”

    苏玲珑脸上笑容洋溢,亲亲密密地挨过来,挽住了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