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团结

    <content></p>

    内阁大学士申时行府邸。 </p>

    对于申时行来说,他的内阁首辅位置很稳定,只不过他的日子并没有太好过,毕竟遇到了一个经常折腾的皇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p>

    好在皇还算有分寸,没有什么太麻烦的事情。</p>

    “阁老,西北的事情闹这么大,是不是管一管?”</p>

    余有丁有些担心的看着申时行。</p>

    在内阁四位大学士之,与申时行关系最高的是余有丁。倒不是因为两个人的想法相近,而是因为两个人是同年,两个人都是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进士。</p>

    当年申时行是状元,而余有丁则是探花,一个第一,一个第三。</p>

    第二榜眼则是王锡爵,也是现在的礼部侍郎。</p>

    这一次议论新的内阁大学士,两个最热门的人选,一个是礼部侍郎王锡爵,另外一个是兵部左侍郎曾省吾。如果王锡爵能够入阁,那么他们这一科前三全都入内阁了。</p>

    大明立国这么多年,这还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p>

    因为这个关系,余有丁和申时行的关系非常好,这一次余有丁也是力挺王锡爵入阁。只不过申时行却在犹豫,曾省吾虽然只是兵部左侍郎,可是曾省吾是江陵党的干将。</p>

    张居正在世的时候,曾省吾深得张居正的信任,只不过那个时候曾省吾资历不够入阁。</p>

    如果这一次王锡爵入阁,而曾省吾做不内阁大学士,那一定会对申时行和江陵党的关系产生不好的影响。吏部尚书王国光力挺曾省吾入阁,两边虽然没有剑拔弩张,可是也开始争位了。</p>

    这种事情在官场是避免不了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p>

    在这种情况下,西北的事情不能不慎重了,申时行也不敢过分的得罪皇帝。</p>

    余有丁也是担心这一点,这才跑到申时行这里来问策。关键是西北的事情闹得太大了,大家都不傻,毛纺织是有大利润的,可是看这一次内务府的意思,摆明了是便宜勋贵的。</p>

    见纺织厂除了西北三家之外,全都是勋贵。</p>

    西北三家主要还是安抚西北的地头蛇,这一点大家都看得明白,可是售卖联合会还是在勋贵之,这让很多人不能忍受了,这里面最不能忍受的是官了。</p>

    “很多人找到你了?”申时行看着余有丁,开口问道。</p>

    余有丁也不反驳,点了点头,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阁老这里怕是也有不少人吧?”</p>

    申时行没有回答余有丁,也算是默认了这一点,事实这些天找申时行的人都快把申府的门槛给踏破了。财帛动人心,这一点到什么时候都是真理。</p>

    “是啊!”申时行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人看到的是钱财,可是西北之事不只是钱财啊!”</p>

    余有丁默然,这个道理他当然懂,这些人为的还不是西北的利润。</p>

    “可是你我都知道,西北的事情是简单的利的事情吗?”申时行叹了一口气道:“陛下如此做法,一方面是给勋贵奖赏,一方面也是为了激起勋贵的好武之心。”</p>

    “从陛下在盐政的所作所为来看,陛下一直想收拾勋贵啊!”</p>

    余有丁点了点头:“阁老所言极是,勋贵之以往的确大有改观,这一次西北之战,不少勋贵已经立下战功了,可见陛下所作所为是有成效的。”</p>

    “其实还有一点,那是起士绅商贾,勋贵要好控制一些。”</p>

    申时行叹了一口气道:“西北之事在瓦剌,瓦剌之事在毛纺,陛下选择勋贵,也是因为勋贵好控制。将毛纺付于勋贵,使得陛下能够将毛纺攥在手里面。”</p>

    “可是一旦分发给天下士绅!”说道这里,申时行自己都无奈的笑了。</p>

    余有丁也默然,不过他还是抬起头说道:“可是勋贵贪鄙啊!”</p>

    申时行没说话,而是抬起头看着余有丁,脸的表情也是似笑非笑的,半晌才缓缓的开口说道:“看来这次找到你的人能量不小啊!”</p>

    无奈的摇了摇头,余有丁这话其实有点违心了。</p>

    余有丁和申时行都不是腐儒,对很多事情看得非常清楚,勋贵贪鄙,这是人常说的话,可是这世有不贪鄙的人吗?那些蹿下跳的人,为的不也是西北之利。</p>

    “那阁老准备如何做?”余有丁看着申时行,缓缓的开口道。</p>

    “当然是跟着书啊!”申时行理所当然的说道。</p>

    余有丁一愣,听申时行的话可不像这个意思啊!</p>

    见余有丁盯着自己看,申时行笑着说道:“我当然不是为了西北之利,而是为了内务府,这个内务府现在可不能小觑了,扬州那边盐政可是有内务府的股子的。”</p>

    “以后每年内务府都有大笔的银钱入账,加西北之利,怕是每年入账有千万两。”</p>

    “这些钱现在都是陛下手里面,这可不是好事情,朝廷这么大,用钱的地方这么多,这些钱当然要放到国库里面才合适。”申时行看着余有丁:“这个道理你不懂?”</p>

    余有丁怎么可能不懂,他是没想到申时行的想法这么大胆子,从陛下的嘴里面掏银子啊!</p>

    “不用那么看着我!”申时行喝了一口水,笑着说道:“朝廷的岁入不足,每年都是捉襟见肘,这么大一笔钱当然要用在国事,不能让陛下存在内库里面。”</p>

    “每年都存一大笔钱进去,那以后国家都没钱了。”</p>

    余有丁迟疑了半晌,然后开口说道:“可是这件事情怕是不好办吧?”</p>

    “所以我们才要书弹劾内务府啊!”申时行笑了笑道:“书陛下裁撤内务府,等到时机成熟了,在提出将内务府的银子划归到国库。”</p>

    “抄家的银子都是三七开,这个银子也应该三七开啊!”</p>

    余有丁算是明白申时行的意思了,不得不说,申时行这一手玩的漂亮。</p>

    跟着大家一次弹劾内务府,而且弹劾的非常激烈,要求裁撤内务府,这样一来不得罪那些蹿下跳的官员。在事情不可收拾的时候,给皇这样一个建议。</p>

    在皇那里也卖了好,然后银子也能拿到国库了,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p>

    “阁老果真!”余有丁想了半天都没想到一个合适的词语形容,只能苦笑着说道:“下官佩服,真的是让下官大开眼界啊!”</p>

    紫禁城,华殿。</p>

    朱翊钧看着外面稀稀落落的雨滴,有些出神。</p>

    “皇爷,天凉了,还是别站在这里了,免得感染了风寒!”张鲸站在朱翊钧的身后,小心翼翼的说道。</p>

    这几天皇爷的心情不好,这一点张鲸当然是知道的,整个宫里面的气压都有点低。张鲸也知道是毛纺厂的事情闹得,这些天送进来的奏折都是用筐抬着的。</p>

    内务府仿佛一夜之间成了过街老鼠,可以说是人人喊打。</p>

    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即便是张居正夺情之时,六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也是力挺张居正的。虽然舆情愤愤,可是权力央并没有激烈的反对。</p>

    这一次却不一样,六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全都了奏折,而且全都是弹劾内务府的。</p>

    户部尚书张学颜更是反对的很激烈,加几位内阁大学士,朝廷的大大小小官员全都弹劾内务府。一项没什么立场的陈炌,这个时候都不敢为朱翊钧摇旗呐喊了,也跟着了奏折。</p>

    朱翊钧有些烦躁的关了窗户,他不明白事情怎么到了这个地步了。</p>

    有反对的声音,有弹劾的,朱翊钧能理解,可是也不至于到如此地步吧?尤其是申时行他们,这是吃错药了吗?户部尚书张学颜,一项都是不怎么掺和这些事情的,这一次反而跳得最欢。</p>

    吏部尚书王国光都了奏折,言辞还很激烈。</p>

    朱翊钧不明白,这是怎么了?自己推养士银的时候,这些人都没这样蹿下跳的。</p>

    通过养士银的政策,这些大臣可没少挨骂,虽然通过政策和政策落地相,难度小一些,可是能通过代表着这些人还是有良知的。</p>

    现在全都朝着内务府开炮,如果说是单纯的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朱翊钧不相信。</p>

    “东厂那边有什么消息吗?”朱翊钧看着张鲸,开口问道。</p>

    “回皇爷,没有!”张鲸连忙摇头道:“东厂的探子这些日子到处打探,可是没能查到有用的消息,老奴无能,还请皇爷治罪!”</p>

    朱翊钧摆了摆手,事出反常必有妖,朱翊钧不信这里面没有其他的事情。</p>

    群臣反对,内务府还真不好办了,强推的话,事情会变得很麻烦啊!</p>

    事实不光是朱翊钧,很多人也没想到事情怎么突然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官空前的大团结,吓了不少人一跳。原本还义愤填膺的勋贵也小心翼翼起来了,西北发财的烈火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p>

    在这种情况下,税务司在京城展开营业证注册的事情,反而没人关注了。不但没人关注,而且大家都变得非常配合,税务司的工作开展的异常顺利。</content></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