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7.倒霉皇帝(7)

    出城前往骊山的路上, 德福看着前面骑马的皇上欲言又止。n>

    云禅余光瞧见德福迟疑的神色,心中生出恶趣味, 想看这奴才能憋多久。

    没撑半柱香,德福转身瞧了瞧身后的大臣, 见他们都往路两边观望,没有注意这边,小心翼翼碰了一下马肚,凑过去问道:“皇上,今天酒楼出现的那位主子,您打算什么时候接她进宫?”

    听他这么问云禅心中讶异,难道德福知道今天那位姑娘的存在?

    她面上毫无异样, 疑惑道:“进宫?进宫作甚?”

    难道陛下只想吊着那位姑娘, 不给名分?

    德福揣摩了一番圣意,道:“奴知道陛下欢喜单姑娘,并为了单姑娘经常私溜出宫, 往日奴帮陛下打掩护,只闻其名不知其谁。如今不仅奴见到了,诸位大人也看到了, 单姑娘是官家女子,奴害怕陛下与单姑娘私下见面的事情传开,于单姑娘名声有碍。”

    依往日陛下对单姑娘的感情来看,陛下不像是只与单姑娘玩玩的样子, 他就怕陛下没有想到这些, 以后出了事情自己被陛下怪罪。

    云禅眉梢一动, 原来跑出去的那位姑娘姓单。

    她果然与原身有关系。宫内谁不捧高踩低,观德福对待这位单姑娘慎重的样子,想必原身对她用情很深。

    她明白该如何对待单姑娘了。

    “你以为朕没有思索过这个问题,只是如今中宫无主,崔氏父女对朕的后宫虎视眈眈,她性子太过天真,真不想把她搅入后宫这池浑水。”

    德福当即了然了,没想到陛下想得如此长远,对单姑娘用情如此之深。

    京城,一片桃林深处,女子身穿着粉白的衣衫在桃树间穿梭,收集落下的花瓣。

    忽然听到脑海里传来的声音,她手中的动作顿了顿,绯红的桃花落了一地。

    “他真这样说?”

    女子不知道得到什么回应,“好,我知道了,攻略继续进行。放心,这个世界很快就结束,我们马上就能离开。”

    “舍不得?你问我会不会舍不得?”

    女人轻笑出声,自话自答,“床前白月光不就是要寂灭在它最美的时候。若我不离开,我这白月光迟早要成为他衣服上多余的白米粒。”

    她拨了拨绯色的桃花瓣,花瓣纷纷扬扬撒了一地。

    “女人最美的时候,最能让男人记她一辈子的时刻,就是死在男人怀里。”

    她笑,神色天真无辜,犹如盛放的清荷。

    **

    鲁太傅辞官归隐后住到了骊山半山腰。

    骊山山路崎岖,马儿与轿子均上不去。

    若云禅没记错,资料上写鲁太傅刚过花甲之年,老年人腿脚不便,年老体弱。鲁太傅刚辞官时,原身专门赐下一处温泉行宫专门给他养老。

    只是鲁钰拒绝了,选择在骊山居住。

    骊山山路陡峭,野兽横行,不知道他为何想不开决定在这里住下。

    云禅一行人到了骊山脚下弃了马,徒步登山。

    中途德福几次欲言又止,“陛下,不如让奴与几位大臣轮流背你如何?”

    几位大臣先是瞧了瞧皇上颀长的身姿,又瞧了瞧德福那发福的身子,最后打量了一番自己与德福公公差不了多少的发福身材,很想摇头。

    但是德福公公都开口了,若他们不知好歹地拆台,以后的下场可想而知。

    云禅斜了一眼身后的弱鸡大臣,“不用,顾好你们自己便可,不要给朕添麻烦。”

    望着前面皇上步履矫健的身影,几位大臣面面相觑,哼哧哼哧用吃奶的劲儿跟上,他们绝对不能成为陛下口中的麻烦。

    于是云禅在前面不疾不徐地走着,中途还有闲情逸致赏赏花,身后跟着气喘吁吁的大臣,舍了老命跟着。

    走了一段不远的距离,德福本想开口让陛下歇歇,但望向前面明明步履闲适,却偏偏与他们距离拉得越来越远的陛下。

    他喘了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只得提起力气加快脚步。

    天呐,陛下今天早上到底吃了什么?

    云禅来到半山腰,有人早在那里等着了。

    半山腰的竹林里屹立着一处竹屋,风一吹,竹叶纷纷扬扬落下,竹子瑟瑟作响。

    就在那竹屋门口,摆了一方石桌与几张石凳。

    身穿靛青色衣裙的女子,挽了轻便的发髻,只插了一支碧玉簪。低眉敛目,手执磨砂紫砂壶在沏茶。

    听到男子皂靴踩在竹叶上的声音,青衣女子侧过身来,露出整张脸来,眉清目秀,清丽脱俗。

    女子一双眼睛生的格外好看,眼角上挑,似含秋水。

    莫名让云禅想起一句诗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瞧到面前的男子,青衣女子巧笑倩兮,似乎并不惊讶。

    “家父早在等着了,公子请进竹屋一叙。”

    云禅抬腿进竹屋时,越过女子,女子极为有礼地屈身朝她行了一礼。

    她脚步一顿,盯上桌上杯子里浮出来的新绿茶叶。

    “姑娘不请我喝一杯?”

    女子美目流盼,掩唇笑了,“公子说笑了。公子身份尊贵,小女子这里的是往年的陈茶,配不上公子的身份,新茶在屋里父亲桌子上,早已泡好了。”

    女子虽语调轻松,却似有所指,云禅若有所思。

    侧过身子,瞧着面前女子清丽的面容,一字一顿道:“姑娘误会了,本公子喜欢喝陈茶,且一直认为茶叶只有放的日久品质才会愈来愈好,只要存放得当。”

    女子瞳孔一缩,退了一步,垂下头露出一截纤长白皙的脖颈,有礼道:“是小女思考的不周到,未曾想公子竟然喜欢陈茶。公子进屋稍等片刻,茶一会儿泡好小女会端进屋里。”

    云禅点点头,“打扰了”

    她抬步迈上台阶,站在竹屋前向后看了一眼。

    女子低眉敛目,行云流水摆弄起茶具,好似方才女子提起陈茶时周围剑拔弩张的气氛是错觉。

    想起来到这个世界见过的女子,云禅若有所思,转身头也不回进了竹屋。

    余光注意到男子挺拔的身姿消失在门口,青衣女子松了口气,捏紧了茶壶把手,眼里恨意与爱意交织。

    云禅见到鲁钰才知道他为何会选择在骊山住下。

    鲁太傅青衣白发,面上不见丝毫衰老之色,反而眉目如画,宛若天上谪仙。如何都不像资料上所写老态龙钟、老眼昏花、白发苍苍、年老体衰,褶子满脸的样子。

    不,还是中了一句,白发苍苍。

    云禅瞧着鲁钰雪白的头发,与俊美的容颜,目露怪异。

    “公子请坐”鲁钰抬手请云禅坐下。

    云禅从善如流坐到他对面,便听鲁钰道:“公子不必惊讶,且听老朽娓娓道来。公子可知先帝爷是如何去的?”

    听到他提起先帝,云禅抵着桌子撑起下巴,脸色并不多好,“因食丹药过多,死在了后宫妃嫔身上。”

    云禅刚得知自己的身份,因为先帝死的太仓促,她头一个查的就是先帝的死因。还以为牵扯到什么宫中秘事,才令宫人三缄其口,结果这位皇帝完全是咎由自取。

    先帝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昏君,他在位时荒淫无道,整日沉迷于炼丹,致力于如何长寿,对黎民百姓,对整个大庆朝毫无作为,反而一直在拖后腿。

    史册上有一处记载,大庆朝二十三年冬,北方的戎狄作乱,在边境杀烧抢掠。先帝沉迷于修炼道术,已数月不曾上过早朝,百官跪在午门外求着觐见,连见都没有见到先帝第一面。

    因为没有皇命,边境将领无法调动大军,抵死守城,却还是抵抗不下戎狄的铁骑。后来戎狄攻下边关,一鼓作气连拿大庆十几座城池,而此时先帝在做什么,他仍沉迷于炼丹,对外界诸事充耳不闻。

    还是她面前的这位鲁太傅派亲信去宫中偷取兵符,假借皇命调动军队大破戎狄,将北狄驱赶了出去。

    事后鲁钰携带兵符跪在宫门外请罪,将兵符归还皇室,表示自己忠君爱国,没有丝毫谋逆之心。

    此事后来传到民间,民间广为流传鲁公的忠肝义胆,这件事已经被编成故事在百姓与学子间流传。民间甚至还有百姓主动为鲁公立生祠,每日用香火供奉。

    如今先帝已然驾崩,但提起先帝的昏聩,人们必然会想起鲁公的忠贞。

    云禅凤眸微眯,“鲁公提起此事有何用意?”

    不知为何她并不觉得这位鲁公当真忠肝义胆,反而因他当年的作为心生忌惮。

    鲁钰苦笑一声,离开凳子跪到地上,“请陛下恕罪,先帝因丹药驾崩是真,只是这其中另有隐情。”

    原来先帝驾崩之前确实找人炼成了能令人长生不老的丹药,这丹药有两枚。

    先帝虽心中渴望成仙,却很惜命,每次他找人炼药,必让对方吞下一枚试药。

    炼药的那人知道自己无论成功与否性命都会不保,将其中本属于皇帝的那枚昧下,换成了失败品,借试药假死逃离皇宫。

    谁知这次炼药竟然成功了。

    但在皇帝眼里他已经死了,他知道因为自己的假死必会祸及亲人,为了保全妻儿,他将其中一枚送于鲁钰,求他庇护。

    鲁钰一时不察误食口中,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为了躲避灾祸,急流勇退辞官归隐居住在这深山老林之中。

    “陛下,其实雁儿她并不是老臣的孙女,她是老臣,咳咳……因为老臣误食丹药的缘故,她诞下时继承了老臣血脉中的能力,与人交合能使人容颜不老。”

    云禅啜饮了一口茶水,对什么长生不老不感兴趣。

    就听见,“陛下,老臣愿将小女献上,以助陛下长生不老,青春永驻”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