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五四一:记者添油加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这是一言不合就飙诗啊!

    让人们的心肝一颤。

    以人的古今与月的古今做对比,说明古人今人不断更迭,而月仍旧不变守候。一句诗里咏月亘古如斯的同时也带有对生命渺小易逝的感叹。

    “好!”

    “品起来隐隐有点哲理?错觉吗?”

    “妈妈咪,自从遇到苏老师,我一度认为写诗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等我落笔,才明白想多了!”

    “不对呀,逻辑不通!”

    “……”

    其中一个童鞋的声音非常大。

    “逻辑不通?”

    苏白看向那位童鞋,好奇道:“你是文科还是理科的?”

    “理科?”

    那戴着眼镜的童鞋正色说道。

    苏白颔首微笑:“难怪。”

    逻辑?

    他笑道:“童鞋,在诗词中,逻辑必要时需向情感让路,而情感却无需让位,你懂吗?”

    那位童鞋似懂非懂。

    在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任何事都需向逻辑让路,怎么到这里就不一样了?

    苏白摇摇头,耐心道:“童鞋,如果别人用逻辑看我的诗,那么,他们会得出一个结论。”

    他一脸正经,说道:“这是一个疯子。”

    噗!

    全场笑喷。

    他们深有同感。

    没错,如果太过纠结逻辑,会失去太多美感。

    那位童鞋还是似懂非懂。

    苏白无奈道:“说的再简单点。有逻辑的诗,一般都不好,而缺乏逻辑的,一般都是好诗。”

    “喔~”

    那位童鞋恍然大悟。

    他听懂了一个意思,逻辑这东西,能不要就不要。

    苏白点了点头,再说到月亮去。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

    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任何好的诗文,除了字面上的功夫,隐藏在背后的,关键是气脉。”

    气脉?

    童鞋们面面相觑。

    “气脉是啥?”

    “好玄乎。”

    “苏老师,气脉是什么?”

    “……”

    苏白侃侃而谈,“气是语气,气势。语气是作者的语法,炼字,韵律顿挫,节奏把控。气势是情感的波动,积蓄,爆发。语气像是一个人的呼吸,睡得越好的人呼吸越匀称。失眠者的呼吸,则是很杂乱。好的语气,是好作品的基础,坏的语气,则像是文字上的失眠者。”

    所有人都认真的看着他,耳朵高高竖起,甚至有的学生已拿出笔记。

    “而气势是作品的精气神,代表了作品的精神面貌。气势如果太弱,是难有豪迈之感的,这无关水平。”

    苏白淡淡微笑,再说道:“而所谓的脉,好文字背后一般有两条脉,一条明,一条暗。”

    “老师我有问题。”

    莫无悔举手问道:“老师你说的是唐诗宋词?”

    “没错。不过理论上,任何文字题材,都无法幸免。”

    莫无悔点了点头。

    “明的是文字推进的脉,像是车轮在雪地压过的印记。这一条脉如果清晰,多半能保住作品的及格分数线。还有一条暗脉,是作者心里的那条脉,那条意识流动,似有似无的脉。也就是人们说的,感觉。”

    “明脉易理,暗脉难接。但是明眼人看来,明脉如果不能一脉到底,绝不是高手。暗脉顺着气势走下来,如果断了,不光作者自己知道,读者也知道。一旦断了,作品成不了上乘……”

    (b)时间慢慢过去。

    苏白的声音时而慢条斯理,时而抑扬顿挫,慷慨激昂,深深吸引了很多学生。

    如沐春风。

    “好了,到时间,下课。”苏白说道,低头收拾着课本。

    其实也没啥好收拾的。

    哗啦啦!

    一个个都站起来。

    “苏老师威武!”

    “苏老师霸气!”

    “苏老师侧漏!”

    “哪,哪漏了!”

    “……”

    欢呼!

    搞怪!

    欢笑!

    喜气洋洋的。

    虽然,有些人表示听得云里雾里,不甚明白。

    苏白摆摆手,微笑:“好了,各位都散了吧。”

    他摇摇手,潇洒的离去。

    所过之处,人们都让出道来。

    莫无悔心中一动,匆匆忙忙站起来,跟上去。

    “老师,苏老师等等……”

    苏白转身回头,看了她一眼,笑道:“莫童鞋,有什么事吗?”

    莫无悔好奇道:“明天的课程,也是讲解理论?”

    “不。”

    “那是……”

    “上干货。”

    “什么干货?”

    苏白笑了笑,紧接着微笑走了。

    额。

    莫无悔耸了耸肩。

    好吧。

    这位新老师果然与众不同。

    ……

    苏白离开北大,一走出门口,就被一大批如狼似虎的记者团团围住。

    “苏白,第一次当老师,感觉怎么样,是否习惯?”

    “还行。”

    “你跟老教授李田是否有矛盾?”

    “还行。”

    “那么,你对现代诗坛不少诗人指责你,不该那么诋毁,踩乎现代诗,对此你怎么看?”

    “还行……什么,指责我?指责我什么?”

    苏白终于提起点注意。

    记者们:“……”

    他们满头黑线。

    我擦!

    你特么原来之前都没在仔细听,随便一句还行就想糊弄我们?

    过份!

    太过份了!

    “是这样,多位现代诗人以及公知,都抨击你不该如此诋毁现代诗,它相比较唐诗宋词的成熟,就像还在嗷嗷待哺的婴儿,你残忍无情的践踏,可能把它扼杀于摇篮。”

    “对,骂你傲慢无礼!”

    “还有还有……”

    “……”

    记者们不知为何,非常的兴奋,添油加醋,极尽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