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五三三:国民作家!(5更,求订阅)

    国民二字,在蓝星华夏,可从未泛滥,代表着无上荣耀,代表了他这个人,已是经过了所有人的考验。

    不像在前世,不管什么人,只要有点曝光度,不论有没有真材实料,一大堆“国民”就扔上去,使之彻底泛滥,反而让人厌恶的词汇。

    轰!

    这一期的《人民日报》,彻底爆发。

    销售量节节攀升,达到最新高。

    而这一切,居然只是因为一个人。

    ……

    “苏白,国民作家……”

    老杜,年庚五十有五,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文学爱好者。

    奈何时事造人,他的职业跟理想背道而驰,这一直以来,都是他心中的遗憾。

    苏白这个年轻人,老杜关注许久了,他从苏白那部《“六一七”七种武器》开始,就一直关注着他。

    因为,他认为苏白的文字,极具灵气,他日文章必将独步天下。

    而这一天,似乎真的到了。

    一杯茶。

    一张琴。

    一石凳。

    清风徐来。

    是的,他是当今华夏音乐界数一数二的古琴大家,举足轻重,分量极大。

    老杜释然微笑,拿起一旁的眼镜,垂首慢慢看起来,斟字酌句的看,非常的仔细。

    开头,引用了《将进酒》的片段。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这是一句孤绝自傲、壮志凌云的自白写照。

    也是苏白对本人的写照。

    更是大家对苏白的看法。

    《将进酒》一诗,乃苏白在北大学府作的一首将能传诵千古的名篇。

    该诗开篇,石破天惊,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苏白的诗,充满了辽阔的豪迈,和俊逸的浪漫主义色彩。他最喜欢写的东西有两样,一是月亮,二是酒。他最好的诗,几乎都有写月亮。

    他写的诗,就像是被神仙把着手写的,几乎将汉文学艺术拉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

    《将进酒》一首,算是其中的代表。

    值得一提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格式,到了苏白手上,就彻底散发出了夺目彩光。

    他的文字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这种文学水准及境界,即便放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也令多少高手望尘莫及。

    国民作家,受之无愧。”

    结束了。

    洋洋洒洒,字里行间赞美苏白的意思,几乎浮出纸面。

    老杜掩卷,长长叹了口气:“受之……无愧啊!”

    ……

    轰!

    网络再一次掀起惊天巨浪,惊天动地。

    “国民作家!国民啊!”

    “牛逼!苏白你这么牛逼,走出去就不怕被打死?”

    “年少有为?不不不,这已经不是年少有为,他的成就,就算是天才中的天才,一辈子也可能追不上!”

    “华夏青年最明亮的旗帜!”

    “……”

    震撼!

    认同!

    歌颂!

    浩浩荡荡的讨论,疯狂无比。

    微博。

    贴吧。

    论坛。

    此刻都早就沦陷。

    微博当天最热话题,是这一期《人民日报》的标题。

    国民作家——苏白。

    微博热搜榜,也无可争议的被苏白霸占。

    第一:#国民作家苏白#

    第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三:#射雕续作#

    第四:#苏白新片传闻#

    疯狂。

    痴狂。

    那无与伦比的惊人势头,震慑全国。

    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任何一个新闻可与之争锋。

    国民二字,彻底点燃了许多人的兴奋。

    而苏白微博的个人简介,也被官方改动了一下。

    那个“著名作家”,换成了“国民作家”. .......

    这个称谓不仅是口头上的荣誉,更是带动了作品的销量。

    很多人好奇,这位被国家正面承认的国民作家,到底有几把刷子,因此,一个个都跑去阅读他的作品。

    一时间,苏白名下的作品,都纷纷焕发第二春。

    出版的作品,销量再一次超神。

    网络免费的作品,也都点击量得飞起来。

    而繁星,他诸多作品的书评区,也冒出很多张新面孔。

    爆发!爆发!爆发!

    彻彻底底的大爆发!

    轰!

    这股席卷大江南北的阵势,轰轰烈烈。

    最让人咂舌又哭笑不得的,是改版的字典,多出一个词语——“苏白”。

    在解析里,这居然是一个厉害、牛逼的意思。

    而苏白的近义词,竟是厉害。

    所有人:“……”

    跪!

    跪了!

    他们已经长跪不起。

    “握草!”

    “你好苏白!”

    “别,楼下的别夸我厉害。#滑稽#”

    “啼笑皆非系列!”

    “……”

    笑喷!

    傻眼了!

    惊为天人!

    一时间,一个说法甚嚣尘上。

    “生子当如苏白。”

    .  一下子,他晋级成家家户户,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纸。

    这令孩纸们愤懑,无奈,纷纷在网上吐槽。

    “可恶啊,居然拿我跟苏白比,我妈太过份了,太贪心了!”

    “没错,我要有他半分本领,还需要累死累活的写作业,考试?”

    “楼上的,做人不能这么贪心啊,居然敢痴心妄想,就算是千分之一,你都可以愉快的装逼了!”

    “你们都贪心!居然敢说千分之一?我特么只要他一根腿毛!”

    “特么的,你们都说的好有道理!”

    “……”

    恶搞!

    欢乐!

    当然,还有被家里父母念得头痛欲裂的孩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