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章:属国

    本文由·[]吐血更新,喜欢记得收藏此站__

    血衣侯开始撤退的时候,赵高就开始赶路,从新郑出发,一路不停歇,轻功发挥到极致,可以说是日夜千里,夜行八百,差点儿没给累死,总算赶到了咸阳,把这里发生的事前前后后报告给了嬴政。

    “这个车离用了三天,成了韩国的客卿,又用了一夜把韩非送上了王位?”嬴政不悲不喜,听不出感情的声音在空荡荡的书房中响起。

    赵高的腰弯得更低些,双手垂下几乎能碰到地面,“王上,正是如此。”

    抱剑侍立一旁的盖聂淡淡地说了句,“有意思。”

    嬴政拢手往后一靠,“你说说看,哪里有意思。”

    “据我所知,车离今年才十八岁,去年刚傅了丁籍。

    懂得一些兵家之学,但应该没有名师教导,所以行事没有章法。

    不过他倒是有一股难得的血勇之气,让臣想起当初拜入鬼谷之时,若是没有鼓起勇气点出一处师傅故意显露的剑法破绽,也不会有幸入得师门。

    就像现在,虽然最后搞出483了乱摊子,会惹得很多人不知所措,但他所表现出来的智谋,也令人惊叹不已,想必王上对他的评价,也从陷阵之将校,提升为可琢之璞玉了吧。”

    嬴政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微笑,“知我者,盖聂也,赵高,去召谒者捉刀,召国尉、丞相、郎中令、御史大夫、奉常前来庭议。+]”

    “唯!”赵高躬身退出,身上的压力一扫而空,车离搞的事情太大,以至于影密卫和黑冰台都开始调查他,而且落网在这次行动的所有备案都需要审核,他把车离纳入罗网佣客,事先也没想过禀告嬴政,但刚才他一五一十地全都交代清楚,确实有点儿担忧会被追究罪责。

    很快,尉缭、王绾、冯去疾、赢腾以及主要的属吏到了庭议殿,谒者把赵高上报的事情做成简报,一人一份递给众人阅览。

    几位大佬刚看了一眼,就面露惊色,随即交头接耳,交流各自的看法,不过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不喜欢车离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太过莽撞,不计后果,每次补救都是出奇招,喜欢剑走偏锋,不堪大用。

    等嬴政带着盖聂入殿,诸大臣立刻回归原位。

    国尉尉缭率先说道,“王上,此时韩国主力倾颓,政体动乱,正是延续此前中央突进,先北后南战略的好时机。

    伐赵一事可以暂缓。”

    不等嬴政说话,王绾就站出来反驳,“车离贸然与新郑之民立约,韩非王,则战事休,竖子之言却是秦国之言,秦法以信为始,以信为骨,不可再攻新郑。kuuhuu”

    大臣们又开始交头接耳。

    尉缭稍一沉思,则继续说道,“若以车离之言为信,则以韩非为韩王,废韩安,此时虽无战报,但姬无夜和白亦非当在阳瞿扶其重新为王。

    如此一来,新郑无力平息内乱,新郑亦不可加入战事,上上之策,还是攻韩,不过不攻新郑,攻阳瞿。”

    这次丞相王绾没有反驳,如果支持韩非为王,帮助他整顿内乱也是必须得手段。

    讨论声渐渐统一下来,改变战略,不再回师邺地,继续攻阳瞿。

    “韩非为王,相比韩安为王,哪个对秦国有利?”嬴政轻声问道。

    众人都冷静下来,关键可不在打战上,而是把韩非捞回来,现在成了韩王,想弄回来就更加不容易了。

    这时候还是王绾出了主意,“敢问我王,是要韩非入秦,还是韩国并秦,亦或者二者兼得。”

    政儿哥听这话(bfdf)来了兴趣,微笑道,“莫非丞相有万全之策?”

    王绾起身左右踱了两步,“先昭襄王五十三年,王遣师伐魏,取吴城,魏王请降,为秦属国,同年,韩桓惠王入咸阳觐见先王。

    今日之境地,有同,亦有不同,韩据中原之沃土,即使为秦属国,亦如此前之魏国,有名无实。

    不若效仿野王县重立卫国之举。”

    御史大夫冯去疾轻声道,“挪地,削爵。”

    “正是如此,新郑已经是废墟一片,重新休整所耗人力物力未必比重立一座大城来得少。

    既如此,不若削韩王为韩侯,以陈地为都,方百里为封地,可立一军。”

    郎中令蹙眉,王绾一直以来赞成分封,而他赞成郡县,辩驳道,“不以军力胁迫,韩人岂会应允。”

    这时候尉缭忽然抚掌,朗声笑道,“此事易也,如若不允,则撤军成皋,韩安占据阳瞿,又有精锐四万,韩非怕是守不住新郑,事后再发兵替其复仇即可。

    如此一来,不对新郑动兵的信言也不会违背。”

    嬴政闭眼思考了片刻,最终下了决断,“着令杨端和领兵四万回邺地,裨将军腾为主将,屯兵新郑,待粮道贯通,直取阳瞿。

    削韩王为韩侯,封陈地百里,领军一军,以蔡济为韩侯相国,治理封地,韩侯入秦朝见。

    顿弱继续游说之事,前往魏国,另外车离赏爵两级,削去武官文职,遣回陇西待用。”

    众臣别无异议,庭议通过,谒者也写完了诏令,由赵高再辛苦一次,跑步送回新郑宣读。

    新郑,使臣馆舍。

    “先生,您是不知道,那时情况万分危急,如果不做出决断就只能退守一隅之地,之前做作的努力,起码近一半就会付诸东流……”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嬴政赶回家的车离,还在牛逼哄哄地和顿弱吹牛皮,说自己如何惊心动魄地完成了最后一次反击。

    顿弱也乐呵呵地看着他表演,是不是还夸奖他几句,一点儿没有泼冷水,打击他自信心的意思,不过他是朝政中心的大佬之一,知道车离再蹦哒几天就会被一巴掌扇回小水坑里,别说继续出使,说不定连做攻番吾先锋的机会都没了。

    三天后,韩非和杨端和再次在新郑城外和谈,韩非答应了所有的条件,尽管韩国的旧臣们竭力反对,张开地甚至唾骂韩非是将祖宗基业拱手送人的家贼,但这也改变不了结局。

    韩非需要保护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国人,这是唯一的出路,不过这天下,他终于就只剩下千分之一了。。

    访问*%手机网[m.],阅读更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