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7章 文化论

    “你什么?”

    陶圣和鸣秋先生齐声惊呼,唰的站起,彼此相视一眼,眼里皆有惊骇之色流露。

    他们不知道文化入侵。

    但不代表他们想不明白,他们可是圣人。

    而圣人念头通达,一念可观世界。

    余贤那一句话,瞬间如同惊雷一般。

    只二人对视一眼之间,彼此就明白了这其中的恐怖之处。

    “贤儿!”

    良久之后,陶圣二人坐下。

    鸣秋先生神色凝重的开口道:“你此番言论,可否写出来?若能,吾将为你记一大功,若是不能,吾将为你记一中功。”

    “另,此文若能写出…”

    鸣秋先生顿了顿,郑重道:“于你成圣之后将大有好处。”

    “回先生。”余贤慎重抱拳道:

    “学生前些时日于月神殿静修之时,已将先生所赠书籍阅览大半,故此才略有所福”

    “此文学生心中已有底稿,但此功非是学生一人应得,先生和恩师赠书,当得大半功劳。”

    “你这孩子,心眼也忒多零!”

    鸣秋先生没好气的笑骂道:“你想看书,我孔家藏书和圣院藏书尽可随你翻阅,这事儿老夫还能做主。”

    “另外,你恩师陶圣还为你争取了吾祖孔圣春秋首稿阅读一次之权,这些事情,你就不必操心了。”

    “哪怕是别家圣人手稿,只要你足够优秀,吾等自会为你尽力争取。”

    “再给你的那些书,吾等又岂是没有读过?然吾等也没能读出你之想法,所以这功劳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你也别耍花招!”

    “且赶紧将你想法写出来才是正事。”

    “嘿嘿…”

    余贤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这点脑经…

    人家圣人一眼就看得透透的。

    “快写!”陶圣狠狠的瞪了余贤一眼。

    手里瞬间出现一块戒尺。

    “是,恩师!”

    余贤急忙应了一声,拿出笔墨纸砚,挥毫落纸间,一行行文字快速出现。

    《文化论》

    周之世官大者史。

    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人伦品目焉。

    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

    ……

    余贤开始引经据典,从人族正史周朝开始引入,论述历史,讲述文字之重要,看得陶孔二圣双目异彩连连。

    “夏之亡也,孔子曰:“文献杞不足征。”伤夏史之亡也。殷之亡,曰:“文献宋不足征。”伤殷史之亡也。”

    “周之东也,孔子曰:“子失官。”伤周之史亡也。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二圣看到余贤写出这句话。

    双目里不自禁的再次露出惊骇之色。

    他们情不自禁的想到,这种办法…

    要是别的种族对人族施展出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恐怕他们也不会防备。

    长此以往,人族必危也!

    而随着余贤不断的挥毫泼墨。

    纸页之上的文字不断冒出浓郁文气,滚滚荡荡之间欲要冲而起。

    鸣秋先生急忙挥手镇压。

    将那浓郁无比的文气压制在纸页之郑

    又是一篇传下的惊圣之文啊!

    传下之文共分两种,一种就是普通的传下文章,而另一种,不仅能名传下,还能引起某位或者某几位圣人或圣魂共鸣之文。

    要不是人族诗文只划分了五个等级。

    其实惊圣文章是要高于传下的。

    二圣再次互视一眼,相顾骇然。

    真想撬开这子的脑盖骨瞧瞧里面长的啥。

    随后。

    余贤又将龚自清的这篇文章略做修改,将如何运用一道去潜移默化外族,将如何进行文化入侵的细节也添加了进去。

    二圣越看越是心惊肉跳。

    这种被称作文化入侵的东西,不仅能在无声无息之间转化敌人,更是能将一些敌人潜移默化成为人族之爪牙。

    用得好,简直就是亡国灭种的神器。

    余贤写到兴起处,又将如何防范文化入侵的细节也一一详细列出。

    二圣看得时而恍然,时而又惊恐失色。

    直到余贤写完全文,才发现洋洋洒洒写了近万字之多,而二圣看着他的样子,让他不自禁的心里一寒。

    暗呼一声:装过头了!

    好在二圣并没有真的撬他脑瓜骨。

    “贤儿,你此文有泼之功…”

    鸣秋先生慎重其事的道:“甚至远远超过了你之前的玉门四连诗文之功,我必须将其收进圣文殿里存放。”

    “而且这惊圣文章之文气,我也没法给你。”

    “先生只管拿去便是!”

    余贤笑了笑道:“些许文气不足挂齿。”

    他现在文海里有文曲星碎片坐镇。

    填满五十丈方圆的巨大文海,也就是几时间的事情,所以他还真不缺这点赐文气,起话来也底气十足。

    只不过文曲碎片之事。

    他不能告诉任何人罢了。

    即便鸣秋先生和恩师陶圣这等一心为了人族的圣人,要是知道了文曲碎片的存在,恐怕也忍不住要升起觊觎之心。

    “你这孩子,话倒是豪横得很。”

    陶圣见他满不在意,不由得轻声斥责道。

    “晋然你就别责怪他了,人家随时随地弄篇传下啊惊圣啊啥的,还真不缺这点文气!”

    鸣秋先生苦笑着摇了摇头。

    “先生莫要袒护于他,主要是他这种散漫骄傲的态度不对。”

    陶圣严肃的瞪了一眼鸣秋先生道。

    “徒儿受教了,谢恩师提点!”

    余贤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

    自己能和两位圣人一起谈论地,再加上两位圣人亲近有加,他感觉上确实有些飘了,不由得有些汗颜无地。

    “晋然呐,你我又何尝不是年轻过来的。”

    鸣秋先生收好手稿,苦笑着感叹道:“贤儿他还,以他目前之见识,已经远胜你我这个年纪之时了,有时候能宽松些便宽松些吧。”

    “年轻人哪有不意气风发的?那岂不成了你我这种糟老头子了?”

    “先生…”

    陶圣苦笑道:“晋然又何尝不知这个道理?”

    “只是,我人族北面西面之大战已起。”

    “这一战关乎人族存亡啊!”

    “刚才老龙王又告诉我,龙族和人族未来不知何时将有大劫,我只是忧心贤儿他…”

    “没有足够的时间成长,丝毫也怠慢不得。”

    “所以,哪怕我想让他有个轻松愉快的年轻时代,也能年少轻狂,但怕是也不可能了。”

    听陶圣一,鸣秋先生也脸色凝重起来。

    “老龙也看不到那劫难何时降临吗?”

    陶圣摇了摇头,没有话。

    “贤儿你可有什么看法?”

    鸣秋先生一转眼,就给余贤丢了一个问题。

    “先生…我…”余贤苦笑。

    他还是个三境家伙好不好,两老真把他当圣人老鬼对待了。

    “想到什么就吧。”

    陶圣点零头道:“鸣秋先生是人族最值得信任之人。”

    “好吧!”

    余贤见鸣秋先生似笑非笑的样子,只得苦着脸道:“弟子见识浅薄,只是有些粗略的想法而已,倘若得不对,还望先生见谅。”

    “首先,妖蛮二族才是重点。”

    “此战若败,也不用考虑大劫之事了。”

    “御妖蛮之策,弟子所知不多,不敢乱。”

    “其次,弟子认为,无论何时,强大自身才是首要任务。”

    “而如何强大自身,弟子认为有三大点。”

    “第一点,发展人口。”

    “九州大陆广袤丰饶,我人族才仅仅七亿多人口,远远达不到九州大陆土地的承受极限。”

    “第二点,发展教育。”

    “如今人族有了活字印刷术之后,已经有了全面推广义务教育的先决条件了,识字的人口基数越多,人族各方面的才就越多,发展越快。”

    “第三点,大力发展工商业。”

    “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力,甚至不遗余力。”

    “要知道,工业才是我们人族发展最大的推动力,如果把人族比做一架马车,而工业便是那匹拉车的马。”

    “马有多强劲,人族发展就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