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9章 三星的设计

    过了一会,余文慧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脚步轻快地走向林祥的办公室。

    正好,在门口遇到了匆匆离去的李玟龙。

    只是李玟龙这会正满脸严肃地思考着,根本没有注意到旁边的亲女儿。

    走进办公室,余文慧好奇地问道:“我爸来干什么了,怎么这个样子?”

    “哦,他来阻止我们在大埔搞批发市场。”林祥收拾着东西,随口说道。

    “啊?”余文慧立马慌了,这可是她难得主动提出的商业计划!

    “那他是怎么说的?”

    “哦,他说我们毛毛糙糙的,办事不牢靠,亲自把贿赂港督的事情揽了过去。”

    “……你确定他是来阻止我们,而不是想分一杯羹的?”

    “对呀。”

    看着林祥嬉皮笑脸的,余文慧心里一阵古怪。

    她总觉得他同意自己的计划,其中的目的绝对没这么单纯!

    “现在有你爸帮忙了,难道你不喜欢?”林祥揉了揉余文慧的小脸。

    “要不,我让他把事情交给你?”

    “那还是算了吧。”余文慧贼兮兮地笑道。

    “随身听的利润有他一部分,我都帮他赚了这么多钱,就当还债了!”

    “你还真是孝顺……”

    林祥点了点她的脑门,好奇地看向她手里的文件。

    “不是下班了吗,怎么还带着文件?”

    “哦,你说这个,是给你的。”

    余文慧恍然,把文件打开,里面是一艘巨大货轮的设计图。

    和现在流行的大型杂货船不同,这艘货轮没有棚盖,甚至侧边都没格挡。

    这是一艘集装箱货轮!

    林祥的眼睛顿时一亮,绕着余文慧,仔细端量着这艘新颖的货轮。

    “你之前不是让我打听集装箱货轮的事情吗?低于5000tEU的你不要,喏,这艘的设计容量就有七千了。”余文慧介绍道。

    收购了华冠船务之后,林祥就着手买新船了。

    一来,他深知华冠那些旧杂货船迟早会被淘汰;

    二来,海上运输公司的船都是运行一代,建造一代,设计一代的。

    他们从运行这部分就落后了,自然要在后续的订造船和设计船上追赶回来。

    只是现在哪怕算上在建的货运船,最大的也只有5000EtU,林祥看不上。

    不得已,余文慧就只能从还在设计阶段的货运船中找了。

    这一找,还真让她找到合适的了!

    “欧洲那边在设计一款超过7000EtU的集装箱货船,据说已经开建了,而这款,是韩国三星重工基于同样的设计考量的产物。”

    韩国?

    林祥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韩国现阶段确实有可能具备这样的实力。

    虽然九十年代造船业最强的是日本。

    但林祥更清楚,日本造船业太不思进取了,十年后就会被韩国彻底超越。

    现在看,所谓龙头老大的日本造船计划一个比一个保守,根本满足不了未来的需要。

    相反,欧洲在探索最前沿的科技,韩国不甘落后,依靠政府补贴,宁可不赚钱也要完成技术积累,拼命追赶。

    只是……那怎么也要等十年后吧?

    “现在的三星有这个实力造这么大的船了?”林祥难以置信地问道。

    要知道,设计图上的货船已经有四十米宽,长度更是三百米!

    比现阶段的航空母舰都要大!

    “所以他们想和你聊聊。”

    “和我聊聊?”林祥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其实吧,我本来就没想找三星的,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过这类巨型集装箱货运船的建造经验。”余文慧犹豫地说道。

    “是三星自己,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我们的需求后,就把设计图发了过来,希望我们能投资他们的第一艘巨型货运船……”

    “好家伙,这不就是拿我的钱培养他们自己的技术?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的事情?”

    林祥都被韩国人的想法给逗笑了。

    造船业这么玩的船厂其实并不少,欧洲造船业始终没有没落,靠得就是对顶尖技术专利的研究。

    但问题是,你韩国现在连老二都算不上,凭什么啊?

    “可这船设计得还不错啊。”

    余文慧再次把设计图抬起来。

    相比起现在的集装箱船,这艘船确实有不少大胆的创新。

    而且以林祥的目光来看,这艘船已经很符合未来集装箱船提高甲板空间利用率的设计主流了。

    当然,他也只是看过相关的图片,根据记忆对比了一下而已。

    这艘船能不能跑,上面转载的集装箱够不够稳固,他就看不出来了。

    最重要的是,海运归根到底是要看性价比和利润的。

    要是太贵,那林祥还不如等几年,等把回归前的这笔钱赚完再买更先进的。

    看到林祥的表情,余文慧当即知道他的意思了,“你不喜欢?”

    “只是感觉没必要这么做而已。”

    “那想要订船就难了,欧洲那边设计的船和订单都排到了五年后,到时候我都不知道华冠能用什么船了。”

    前面说了,港岛是自由港,货物进出不用交税。

    也就是说,哪怕国外的企业把货运过来,再运出去,消耗的也只是一点仓库钱。

    所以,港岛就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国际知名的海上中转站和存储站。

    也成为了航运公司的必争之地。

    华冠船务渐渐掉落梯队,就有货运船破旧落后,运输效率和价格都跟不上的原因。

    “当初还想用华冠的船运我们工厂的货卖到全世界的,现在工厂终于有货卖了,反而华冠扛不住了……”

    林祥忍不住吐槽。

    当然,华冠不至于扛不住。

    只是和集团已经营收平衡的现状相比,华冠呈现出来的亏损就有些难看了。

    “其实订小一点的船也可以的,反正先用着,等过几年技术成熟了再订大船?”余文慧眨着眼睛建议道。

    “我再考虑一下吧。”林祥思索着摇了摇头。

    他现在就像是明知道过两年性能就会大幅落后,所以纠结着现在还要不要换新电脑。

    最关键是,三星重工设计的船并没有好到足够让他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