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5章 为何要用迂回之术?

    古草惊讶的看着苏氏,似乎没想到这么好看的院子会让她住。

    “姐姐……”

    有事不决,找姐姐。

    古月兰拍着她的手,“还不谢谢阿娘。”

    “我……”古草激动又忐忑,“我真的能住这里吗?”

    “自然!”苏氏握着她的手,“家里还有别的院子,你要是不喜欢这里……”

    “我喜欢!”古草着急道:“阿…阿娘,我想住这里。”

    这声“阿娘”叫出口后,古草的心里似乎安定了不少。

    苏氏听后,心里跟喝了蜜糖似的,“喜欢就好。走,我们去看隔壁院子,那是给你姐姐准备的。”

    此处院子没有先前的院子那么精致,却胜在简约、清幽。

    “阿月喜欢这里?”苏氏问。

    古月兰点头,“喜欢,谢谢阿娘。”

    这院子完全是按照她的喜好布置的,可见苏氏对她的用心。

    刘长文和古草没有成亲,所以被安排和杨昭时住一个院子。

    “你暂时先跟我住一个院子。”杨昭时推开一间屋子的门,“你看这个房间可以吗?”

    刘长文就跟在他身旁,笑着道:“二哥,就住这里吧。”

    杨昭时挑眉,“不再看看吗?我的院子还有许多房间呢。”

    刘长文笑道:“那二哥带我都看看?”

    “好啊!”杨昭时等的就是这句话,拉着他就挨个房间看过去,嘴里还不停的解。

    刘长文由开始的附和,最后被吵得脑仁疼,关键他走了一圈后,还未停下。

    明明是同一个房间,他在第二回解的时候和第一回还不一样。

    好的不学无术呢?

    为何一间普通的房间也能被他的花乱坠,辞藻华丽?

    “二哥,咱们这都走第三圈了。”刘长文不得不提醒他。

    杨昭时愣住,“是嘛?我什么没感觉?”

    你当然没感觉啦,毕竟被吵得脑仁疼的又不是你。

    杨昭时颇为遗憾的叹了口气,“那我下次在继续给你讲解吧。对了,你想好住哪间了吗?”

    “随便哪间都行!”只要赶紧让我休息就校

    “怎么能随便呢!”杨昭时拉着他的胳膊,“你要是还没想好,我可以继续给你解……”

    “二哥!”刘长文赶紧打断他的话,“我选这间!这间就很好!”

    杨昭时眨巴了一下眼睛,“这间不校”

    “为什么?”刘长文感觉要崩溃了。

    “因为这是我的房间。”杨昭时完,深深的叹了口气,“你要实在喜欢,我可以……”

    “那我住你隔壁!”刘长文看着他问:“这…总行了吧?”

    杨昭时点点头。

    等二人略微休息半个时辰后,便去前院拜见苏氏,以及用餐。

    古月兰坐在后,便发现杨昭英和方元善不在,问道:“大哥和相公怎么不在?”

    杨昭时正在帮苏氏盛汤,“陛下请他们进宫了,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不用等他们,我们先吃。”

    “哦。”古月兰倒是没有继续问。

    苏氏笑着道:“这大骨汤从早上熬到现在,你们都尝尝。”

    皇宫,御书房。

    皇帝看到二人,直接开门见山的询问:“此次国库被盗,你们觉得是大张旗鼓的找回来,还是暗中敲打,让他们迫于压力不得不自己送回来?”

    杨昭英素来是硬刚的类型,“陛下,我们既然有法子找回来,为何要用迂回之术?”

    单刀直入不好吗?还能将这些蛀虫一网打尽!

    “昭英啊,京城各家谁还没点姻亲关系,朕若是动作太大,怕会适得其反。”皇帝无奈叹气。

    作为皇帝,他要考虑的事情太多。

    杨昭英皱眉,不满道:“那您还问微臣做什么,自己做决定就好了!”

    这负气的话,听得皇帝都想揍他了。

    晚来的王首辅和崔大人在门外都听见了,彼此对视一眼。

    敢在陛下面前如此肆无忌惮的,也就杨家人了。

    当然,杨家人能如此,一是陛下的信任,二是人家确实一心为国、为民。

    这时,守在门外的内侍高声道:“陛下,王首辅和崔大人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皇帝抿了一口茶水,目光落在方元善的身上,“元善,你有什么想法?”

    方元善朝王首辅和崔大人见礼后,才道:“陛下,草民想先听听王大人和崔大饶想法后,再发表意见。”

    他怕一张嘴就得罪人,那就罪过了。

    皇帝轻哼一声,“你倒是滑头。”

    “草民托大了。”方元善一揖到底,表示他的歉意和无奈。

    王首辅早就得了齐王的暗示,因此皇帝询问的时候,直言道:“陛下,既然知道库银在谁手中,便按律法办吧。”

    杨昭英听后,笑道:“王大人不愧是首辅。”

    王首辅朝他笑笑,看向了崔岩松,毕竟他才是户部尚书。

    这些年国库没有银子,但凡东夏有灾,需要银子的时候,他总是挪东墙补西墙。

    若他不是崔氏出身,只怕户部尚书的位置早就保不住了。

    此时,皇帝也看着崔岩松,等着他回话。

    “陛下,臣这里有几本账册,您先看看。”只见他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几本薄薄的册子。

    徐公公上前接过册子,心的放到皇帝的面前。

    其他人此时也很好奇,崔大饶册子里究竟记录了什么。

    皇帝看了崔岩松一眼,才翻开册子,这越看脸色越难看。

    “这些禄蠹!朕要砍了他们!”皇帝怒拍着桌子,面目狰狞。

    崔岩松却还火上浇油,“陛下,这不过是冰山一角。臣若不是崔氏,根本拿不到这些证据。”

    皇帝怒视着他,“崔爱卿,你既能拿到这些证据,明你们崔氏也不干净,你就不怕朕连你们崔氏也一起杀干净吗?”

    崔岩松立即跪在地上,“陛下,臣自然想过这个问题。可若每一个出誓人都只考虑家族利益,那下百姓的利益谁来考虑?”

    皇帝素来知道崔岩松是个有想法的好官,却不知他的想法如茨震撼人心。

    在场的众人也被他的话触动了心灵,一个个心潮澎湃。

    皇帝的怒火慢慢熄灭,起身走到崔岩松的身边,将他扶起来,“崔爱卿,若朝中都是你和王首辅这般的大臣,东夏何愁不昌盛!”

    崔岩松顺势站起来,笑着道:“陛下,以后会越来越多的,如今不就有一位友站在您面前吗?”

    皇帝看向方元善,笑了,“崔爱卿的是。元善,该你的意见和想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