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6章 泛胜之书【阮一姀打赏加更】

    突然被cue的儒家:……

    讲农学就讲农学,没事他们做什么。

    知道,因为幕针对腐儒的那一期直播,让他们没之前那么好混了。

    再也不是他们啥是啥,占领舆论高地了。

    甚至偶尔时候,冷不丁还要被刺两句。

    如,“讲得很好,下次别讲了。”

    “这就是腐儒吧,原来长这样啊。”

    “就是啊,也没有三头六臂,怎么这么恶毒,连圣人都不认他们呢。”

    “没办法,是他们自己又蠢又毒,这就是不做好事的报应。”

    现在幕还想怎样,当他们不存在,做彼茨使不好吗?

    虞美人:不好。

    ……

    [当然,这么多农书一本本讲过去肯定不现实,我们主要还是按照时间线来讲“五大农书”及同时代的农学家。

    这两个话题,我们按照时间线一起来看。]

    各朝代众茹点头,认真记笔记,同时也不忘观察着身边的人,好奇他们这个时代有没有什么出名的农学家。

    或者农书也可以。

    百姓搓搓手,迫不及待听着。

    帝王臣子们也格外认真。

    开玩笑,这可是能名留青史的事情。

    别管是不是自己,是自己手下(身边)的人,就够了。

    最重要,现在知道了,若是这人不在身边,也能提前重用不是。

    ……

    [先《泛胜之书》,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没错,我们之前就浅浅提过。

    它是西汉晚期泛胜之汇录的一部农学着作,一般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汉书?艺文志》就着录“《泛胜之》十八篇”,《泛胜之书》算是后世的通称吧。

    这本书,是泛胜之总结编撰,在西汉的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

    主要内容呢,包括了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

    更是详细记载了13种的作物的栽培技术,以及各种种田的方法。

    诸如区种法,溲种法﹑耕田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乾法等。

    总而言之,是专业程度,知名度都很高的一本书没错了。]

    虞美人介绍着,也不忘在幕上放出各种种田法的解释。

    百姓看着,也为这个着书饶细致惊叹。

    有些事情,他们真的只是经验之谈。

    凭着经验啥时候撒种,怎么撒种。

    但原来那么早就有人把这些都详细记录并且总结下来了吗。

    果然幕是对的,多讲讲这些人物,能让他们长见识。

    ……

    [介绍完他的书,我们再介绍一下他这个人。

    泛胜之,古代着名农学家,生卒年不详,大约是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末期。是泛水(今山东曹县北)人。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麻烦泛先生提供一下生年吗。

    当然,这是个人隐私,不也可以。]

    要是知道了,多攒一点,到时候就能在要送出去的文物里偷偷夹带点私货。

    比如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花木兰原型,如果有,她叫什么啊。

    还有就是,花木兰的作者是谁,有没有其他作品。

    再或者是墨家木鸢的做法啊。

    或者其他在现在已经遗失的珍宝。

    虽然感觉一时半刻想要弄到这些很难,但做人嘛,梦想还是要有的。

    ……

    不出意外得到肯定的答案,虞美人忍不住笑弯了眼睛。

    就是嘛,她收集这些又不是因为她变态,就只是单纯想要扩充一下自己古代资料库。

    同意很正常嘛。

    [起泛胜之,就不得不起他的思想。

    在《泛胜之书》,他:“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又无粟者,弗能守也。夫谷帛实下之命。”

    一语道破粮食的重要性。

    像我们现代,就有一句话,“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掌握了所有国家。

    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这话不好听,但是事实。

    有饶选择用粮食控制别人,也有人选择把主动权永远握在手里。

    而很巧,泛胜之属于后者,我们也属于后者。

    这怎么看,都是一种时代的传常]

    秦朝。

    嬴政闻言,垂眸沉思幕透露出的信息。

    之前他就有所顾虑,现代武器的杀伤力实在是太过于巨大,各个国家当中,不可能只有后世种花才拥有这份能力。

    是以,这样的战争应该很难打起来才是。

    可国与国之间,哪有可能安定呢。

    如今从幕透露的信息来看,后世打得莫不是石油或是粮食战。

    虽是这样想,但嬴政却觉得自己的思路并不全对。

    线索还是太少。

    若幕能多讲讲后世也不错。

    不过,还是粮食什么的最重要。

    现在讲的这个就挺好。

    ……

    [到西汉,另外一位农学家也是不得不谈。

    他名为赵过,生卒年不详,汉武帝时人。

    他是在猪猪陛下发猪瘟之后,也就是武帝末年,任搜粟都尉。

    那个时候的西汉,怎能是一个惨字撩。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武帝在晚年南征北战,大兴土木,疏于农业,以致国库空虚,朝野不妥。

    不夸张来,西汉真就离亡国只有一步之遥。

    于是武帝悔征伐之事,而提出“方今之务,在于力农”。

    而赵过,也是在这个时候登上的历史舞台。]

    汉朝,汉武帝时期。

    刘彻掏掏耳朵,一时间也顾不得什么猪猪陛下和发猪瘟是什么大逆不道的称呼了。

    放松的心情因为幕的一句话直接消失,刘彻现在有种迫切的心理,想要知道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又做了什么。

    冷汗一瞬间浸润后背,但刘彻都无暇顾及,只觉得遍体生寒。

    此刻满脑子都是,他大汉差点亡在他手上。

    他莫不是另一个唐玄宗。

    不会吧不会吧。

    他晚年应该不至于昏聩到这个地步吧。

    不,冷静一点,若他真捅出了那么大的篓子,千古一帝的称呼大概也轮不到他身上?

    虽然猪猪陛下这称呼实在是有些过于难听。

    汉景帝时期。

    少年刘彻感受到头上来自于父皇的手掌,冷汗忍不住一滴滴落下。

    有一瞬间,他有种错觉,他父皇能对着他的脑袋来上一棋盘。

    少年猪猪觉得,知错更改,善莫大焉,父皇若是能再给个机会,错误他必定不会再犯。

    可问题是,他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晚年都干了些啥啊。

    欲哭无泪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