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章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李如松

    [这一建立,就建立了后人敬仰的戚家军。

    也是让倭国闻风丧胆的戚家军。

    对于保护国家的教导,严格的军规,赏罚分明的机制,效仿“岳家军”的行为。

    让戚家军成为了一支真正保卫国家,保卫人民,扞卫国家的英勇军队。

    更是一支能征善战,军纪严明,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这看了谁不激动啊。

    最重要,戚少保不仅能组建军队,还能研究兵器,更会自创军阵。

    一个个都是对倭的大杀器,这谁看了不迷糊,不心动。

    蕞尔倭奴自然也闻风丧胆。]

    明朝,永乐年间。

    心动,能不心动吗!

    虽是这样想,朱棣的表情却怪异极了。

    他是一个能争善战的君王,更是一手组建了明朝三大营。

    如今听见明朝后期的军队是那么个熊样,自然感觉不爽极了。

    不爽的同时,看见这个戚少保,朱棣又有种想要把他扒拉到碗里的感觉。

    对于明朝后期皇帝和军队无能的气愤,和对于戚继光的惜才和喜爱,两种情绪糅杂在一起,造就了朱棣此刻略显怪异的表情。

    洪武年间。

    朱元璋现在磨刀霍霍,看向武将的眼神隐隐有些怪异,有种想要把什么扒皮萱草聊冲动。

    但想想,后来的明朝好像跟现在的明朝离得太远。

    这才移开视线。

    对此,武将们擦擦额头上的冷汗,暗暗松一口气。

    他家皇上太吓人了,看来有的时候不上幕,也是一件好事。

    文臣们幸灾乐祸,毕竟他们被陛下那种想要把什么扒皮萱草的眼神看得更久。

    如今有了难兄难弟,还是向来不对付的人,并不想惺惺相惜,只想点鞭炮庆祝。

    但这样的想法并没有持续多久,百般想法都在他们家陛下轻飘飘的一眼里定格了。

    ……

    各朝代暗流涌动,幕却还在尽职尽责科普抗倭知识。

    先是询问戚少保能不能把兵器跟阵图公布,确定可以。

    才特别细致的把戚继光自创的“鸳鸯阵”“三才阵”“五行阵”,以及戚继光改良的戚家军刀投射在幕上。

    又出于对自己的自知之明,她就是一个军事白,经过同意后,十分迅速的连麦了戚少保,亲自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

    这番举动是意外中的意外,是就连虞美人自己都没想到的。

    安安静静隐去自己身影,虞美人喝了些水,缓缓自己因为了太多话的口干舌燥。

    透过系统格外认真的听着穿着明朝制式服装的戚少保的讲解。

    虽然听不懂,但不妨碍她有种长脑子的感觉。

    对于每次幕,她都是心里有个大概,把资料预备好,然后想到哪就讲到哪。

    反正能把辛辛苦苦预备的资料讲完就校

    幕上,戚继光面容整肃,这个历史上出了名的儒将,虽是临场发挥。

    但对于这些熟记于心又每日训练的事物,这样已然足够。

    百姓们却是发出阵阵欢呼,显然喜爱极了这位戚将军。

    也难怪百姓如此,古代的士兵并不同于现代的士兵,他们就就跟流.氓似的,走过之处虽然没有蝗虫过境那么夸张,但也绝对不受欢迎。

    他们给百姓们的印象,应该总少不了窝里横这个标签。

    如今,听见幕一口一个军纪严明,一口一个保卫国家,保卫人民。

    好感度直接拉满好吧。

    虽还有人不信,但被戚家军保护的临海百姓那是激动的不要不要的。

    他们家戚将军上幕了耶,骄傲ing。

    各朝代也是奋笔疾书,特别是那些倍受倭寇犯边困扰的朝代,简直热泪盈眶。

    他们一定要一字不差的记清楚。

    ……

    戚将军讲完后,虞美人认认真真跟戚继光告别。

    然后再次拿回幕主动权,这次,终于恢复了以往的笑容。

    [怎么样,明朝的这位戚将军是不是又帅又有实力。

    这里温馨提示明朝皇帝,好的臣子真的不多,特别是在发生过叫门子冤杀于少保这件事之后。

    别捡着忠君爱国的臣子杀,有那个时间多杀杀那些混乱军纪,徇私枉法,贪污受贿的,还有那群“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废物们多好。

    你们是吧。

    不要总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明朝,景泰帝时期。

    朱祁钰仔仔细细确定自己并没有听错幕了什么,笑容直接原地消失。

    “冤杀于少保。”朱祁钰喃喃自语。

    于谦于他大明而言是功臣,他了解自己,再是怎样,也做不出把于少保冤杀这件事。

    而且叫门子,幕起的这个外号指向性非常强,他们基本都知道指的是谁。

    两相结合,能发生这件事情,想也知道只有一个答案——

    朱祁镇复辟了。

    如此看来,自己的结局大概是不妙。

    本来想着留他一条命也不是不校

    如今看来他是没这个福分了。

    明朝前期,不知道“叫门子”事迹的皇帝,表情也多多少少不好看。

    虽不知这个词是何意。

    但结合宋太宗骑驴而逃这件事,能被幕称为“高梁河车神”“宋驴宗”来看。

    他们家这个大概也不太妙。

    ……

    对于自己无意间透露出的一句话,让朱祁钰下定决心这件事情虞美人并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她大概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

    能解决明门帝,简直太棒了好嘛!!!

    因幕的一句话,众人多多少少有被“叫门子”带偏思绪。

    好奇这又是个什么奇葩。

    但又很快被幕下一句话带回神。

    [戚继光戚少保就讲到这里了,接下来的几位我们简单讲讲,他们虽没有戚少保出名,但他们都是抗倭的英雄。

    《明史》就记载了一个人,“将门有将,得无愧乎”。

    史孟麟:退虏之功,李如松尚矣。麻贵之力战、董一元之捣巢,是其次也。

    梅国桢:其子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皆负大将之才。

    光从文字来看,这已然是极高的赞誉。]

    着,虞美人配了张图,李如松的画像,是让人一眼看过去的凶悍壮硕。

    那体格子,一看就是个好将军。

    而事实,也确实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