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6章 阿瞒与绍宝宝的芥蒂

    曹了大德的阿瞒跟袁楷模绍宝宝曾经好到过什么程度呢?

    《世说新语·假谲》里头有这样一段描述: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

    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

    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

    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魏武就是曹了大德的阿瞒。

    二人尚未入仕之时在洛阳当无赖子时,有次看见有人结婚。

    他们偷溜到人家家里,天黑之后阿瞒大喊有贼。

    把人都从搭建用来结婚的青庐也就是帐篷里头引出来,阿瞒曹了大德的就拿刀劫走了新娘。

    劫出去做什么,懂的都懂。

    反正不会只冲人家小姐姐喊一句看看腿。

    阿瞒从小就是个坏种,至于坏到什么地步,看这儿就明白了。

    却能以品德举孝廉得官,举荐制烂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

    也不知道结婚当天遭遇这种事,那可怜的新娘下场会如何。

    反正完事儿之后俩人丢下新娘准备跑。

    还没成为楷模的袁楷模腿软摔倒了路边儿的枳棘坑儿里,手脚麻木不能动。

    阿瞒大喊小偷就在这里,袁绍吓得呲溜从坑里跳了出来,两人才成功跑掉了。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一群文人编写,主要记载汉末到晋宋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书中所载一部分出于传闻,但这件事儿应该是真的。

    很大几率还是两个当事人亲自跟别人说起过的。

    曹了大德的阿瞒缺德并狡猾鸡贼行事毫无顾忌的形象跃然纸上。

    袁楷模也不是他被宣传为楷模之后礼贤下士、为人仁爱、清正能干、举止威仪的普遍印象。

    而是有些胆小怕事、敏感不自信,需要阿瞒吓他才能发挥出实力的怯懦小子。

    你琢磨琢磨绍宝宝的成长经历。

    打小儿他爹不认他是自己的种,跟着他那当奴婢的婢女妈养在他大伯袁成家。

    日常各种闲话嘲讽少不了的。

    想不养成谨小慎微,生怕行差踏错,阴郁木讷却内心敏感的少年都不成。

    这记载,完美贴合了正经史书很少提及的绍宝宝少时状态。

    一起偷鸡摸狗的交情,而且必定是阿瞒带着绍宝宝玩儿,当纨绔他比较熟。

    所以尽管不干好事儿,跳脱的阿瞒对于袁楷模来讲,很可能却是带着他走出年少阴郁岁月的一道光。

    所以在被袁氏全力吹捧打造成天下楷模之后,绍宝宝也没忘了阿瞒。

    这次换他带着阿瞒这个坏种玩儿。

    到何进那儿的各种帮忙提携不必说。

    阿瞒荥阳之败后去扬州募兵,扬州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殷勤到将自己手下的士兵调拨了4000给阿瞒。

    这俩人可都是袁绍的人,凭这4000人阿瞒新败之后才又恢复了元气。

    酸枣会盟的盟主是远在冀州的袁绍。

    你一个并无辖区的曹阿瞒能说上话,而没算作张邈帐下的一员将校,还不就是靠着袁楷模指定他为代理人。

    王匡可是绍宝宝的铁杆儿,这憨批不是没听说天子诏令的事儿。

    可就是因为他家袁楷模没说话,所以才置之不理按既定计划带招来的兵马奔赴河内。

    阿瞒这么一干,绍宝宝心里就不舒服了。

    咱俩什么关系,你这才有了自己的地盘,就为那点钱财就杀我的人?

    缺钱给我说一声不就好,我还能短了你那点军费?

    写信过去责问阿瞒。

    其实在绍宝宝对阿瞒不悦之前,阿瞒早对绍宝宝不爽了。

    这种不爽不是因为绍宝宝对阿瞒不好,而是太好了。

    好到阿瞒觉得,你特么是在拿我当你小弟照顾呢?

    小时候可是我带着你玩儿。

    两人关系中谁居于高位的地位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中各种言谈举止和态度转变的潜在影响,最能摧残一段情谊。

    可俩人毕竟是好兄弟,绍宝宝不觉得有问题,他本来就比阿瞒长两岁。

    阿瞒也不好意思说,说了倒显得他小气。

    到杀王匡这事儿呢,阿瞒也没当回事儿,还抖了个机灵。

    他回信说,吾今替兄解大难,缘何责吾?

    难是难道的难,不是灾难的难。

    我给你解决了个大难题,你怎么还责怪我呢?

    阿瞒说的也并非不对。

    在庚哥的诏令发出之前,袁楷模已经叫王匡去募兵了。

    这事儿对于袁楷模的确是个难题。

    听了诏令认了怂,不让王匡带兵回河内了吧,怎么安置王匡是个问题。

    而且会损了他反董联盟盟主的威信。

    不认怂继续让王匡照着原计划行事吧,又成为不遵诏令的出头鸟。

    袁楷模陷入两难,以他优柔寡断做个决定比割了自己蛋蛋还难的天秤座性格,这事儿就这么一直磨蹭了下来。

    直到阿瞒嘎了王匡。

    阿瞒是想不光得了兵马的实惠,还在庚哥那边绍宝宝这里两头落好。

    可都是一起玩儿到大的关系,你裤裆里头几根毛我都清楚。

    你现在搁这儿跟我抖什么机灵?

    而且绍宝宝毕竟敏感。

    他敏感的觉察到了阿瞒不止是自作主张擅自替他当家做主而已。

    阿瞒回信的口气,根本不拿自己当他小弟。

    而把自己当做跟他并列平等,只是奉他为盟主的另一股子势力领袖。

    劳资辣么照顾你,你刚有了自己的地盘就这样?

    绍宝宝不是不能接受阿瞒独立出去。

    他不接受的是自己还没说让阿瞒脱离自己的势力独立,阿瞒自己迫不及待就跳出来自立山头了。

    好像当自己小弟多委屈他似的。

    绍宝宝不开心了,绍宝宝需要哄。

    绍宝宝开启了傲娇模式没有给阿瞒回信。

    阿瞒甫赴新任,千头万绪,手上的事儿多着呢。

    正是踌躇满志大展拳脚之时,哪里有空闲顾念绍宝宝的小情绪?

    见袁楷模没回信,就当这事儿已经解释过去了。

    于是一段芥蒂,就这样便埋入了这两个曾经的好兄弟之间。

    不管绍宝宝和阿瞒这对好基友怎么闹,对庚哥反正是好事。

    王匡被嘎之后袁楷模也没自行举荐什么河内的新太守。

    毕竟复古尊周诏还在那儿呢,他这个时候举荐也不合适。

    也没派人继续统领,于是河内郡等于也回到了庚哥他们手中。

    好消息还没断。

    在复古尊周诏的影响下,肆虐河东的白波贼,居然也派人来请降了。

    这是一伙儿完全活跃在庚哥地盘儿上的悍匪,据说是黄巾余孽。

    但其实就是黄巾闹得响动最大,虽然被平了却不乏各地山贼扯着虎皮做大旗。

    号称自己是黄巾没被剿灭的人马。

    最多其中有个别人个别将领曾经参加过黄巾之乱。

    这是一支以河东郡白波谷为根据地的盗匪。

    势力最大的时候曾联合内迁于汾河流域的南匈奴栾提于夫罗部,破太原、河内等郡,威胁洛阳。

    太原属并州,河东河内都属司州,都是庚哥的地盘儿。

    有史学家认为,白波贼的首领郭泰其实就是黑山贼群首中的郭大贤。

    所以白波贼可以理解为其实就是黑山贼中的一支,跟反董联盟和王匡这种差不多关系。

    这会儿郭泰还没嘎。

    这年头但凡有碗安稳饭吃,谁愿意当贼啊?

    真当官兵的甲士是开玩笑的?

    全甲战士打山贼那就是开着无敌砍小怪。

    好在全甲的甲胄在官兵那边也不多。

    他们是听见了宣传复古尊周诏的歌谣里头“天下盗匪,或为良民,今皆大赦,着令安置,复归田亩,海内升平”这部分内容。

    首领们虽然有别的心思,奈何手下的傻嘀贼众们都觉得有别的出路了。

    而且觉得这是个好皇帝,天下恐怕要太平了,于是不想做贼了。

    眼看手底下人心涣散,郭泰就想着不如乘着现在自家行情好,去给大家换点更安稳的未来。

    也是有眼光的人物,看好庚哥。

    觉得庚哥目前虽然似乎势弱却前景良好。

    是个投靠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