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38章 户部尚书

    赵烨垂眸看着底下的众位官员,把他们的神色反应都看在了眼里。

    他看向任志业,神色平静,让人根本看不出来他心里在想着什么。

    “爱卿可是想清楚了?”

    任志业点头,沉声道:“回皇上,臣已经想清楚了,望皇上成全。”

    赵烨轻轻点了几下扶手,缓缓开口。

    “爱卿身为两朝元老,为我靖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今日自请致仕,朕于公于私,都会同意爱卿的请求。”

    任志业听着,连忙跪下谢恩。

    “多谢皇上成全!”

    赵烨让任志业起来,待任志业起来之后,他又道:“爱卿突然提及致仕,想必是心中早有人选。”

    任志业顺着皇上的话,拱手道:“皇上圣明,臣确实有人举荐。”

    “哦?”

    赵烨轻笑起来,神采飞扬,“谁还能入我们任尚书的眼呢?”

    任志业身子一顿,缓了缓,才道:“回皇上,那人便是户部左侍郎,陆杨。”

    “陆爱卿?”

    赵烨往陆杨那看去,“既然如此,陆爱卿便出来吧。”

    皇上想演戏,底下臣子只得陪着演。

    不管皇上演技有多烂,众人也不能表现出来。

    陆杨微微低着头,从队列中走出来,随后在任志业身旁站定。

    赵烨看着,笑道:“任尚书自请致仕,举荐你为户部尚书,陆卿可有什么要说的?”

    陆杨看向任志业。

    任志业也转头看着他,嘴角含笑,眼神温和复杂。

    里面似乎包含了很多东西。

    陆杨没看得太清楚,只从里面看出了鼓励。

    “陆侍郎,皇上问你话呢。”

    耳边响起任尚书轻微的提醒声,陆杨回过神,小声道了句谢,便看向赵烨。

    “皇上,臣有些惶恐。”

    “惶恐?”赵烨笑了笑,“爱卿惶恐什么?”

    陆杨低头拱手,“臣惶恐处理不好户部的事,让皇上失望,让任尚书错信。”

    任志业摇头,“陆侍郎谦虚了。”

    他扫了眼周围神色各异的官员,沉声道:“你的能力,朝廷上下皆是有目共睹。”

    任志业开始细数。

    “火器,玻璃,望远镜,航海地图......”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连串的事情,出海一事根本不会这样顺利。

    没有火器,没有望远镜,没有海航地图,这次出海的众人,估计半路就得出事了。

    任志业相信,但凡有点脑子的官员,都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陆杨固然年轻,但他立下的功劳,是在场的官员所不能比的。

    甚至是他,都比不过。

    赵烨没说话,看着陆杨的眼神逐渐变得深沉。

    他身为帝王,更是比底下臣子知道陆杨对于靖朝的重要性。

    可以说,陆杨用实力和智慧,一步一步地在他这里站稳了脚跟。

    他是宠信这人,但他并不愚蠢。

    这人或许有些懒散,爱好讨假还假,但能力是没得说的。

    比起那些表面兢兢业业的官员,他更是喜欢这人。

    这人随性,洒脱,甚至比他还要看得透彻。

    任志业说了很多,把陆杨这些年的事迹都说了出来。

    他不只是说,还做了分析。

    若是没有火器,边关那边现在不会这么平静,百姓们的生活也不会这么安定。

    不少官员听着听着,面上慢慢流露出了惭愧。

    任志业都看在眼里。

    他看了眼旁边似乎有些惊讶的陆杨,随即看向赵烨,拱手道:“皇上,陆侍郎是年轻,但他行事稳重,这尚书之位,他坐得!”

    赵烨面色严肃,已然没有先前的笑意。

    但众人并没有觉得他这是在生气。

    反而能感觉到他的认真以及郑重。

    “任尚书说的,可有人附议?”

    皇上的话,犹如雷鸣,重重地在众人耳中轰响。

    场上气氛一凝,众人的呼吸仿佛都放轻了不少。

    有人悄悄左右扫视,想打探一下别人的想法。

    还有人犹豫再三,没有做好决定。

    附议还是反对。

    这不仅是看陆杨的能力,还得看派系。

    看前面领头人的意见。

    白临是最先站出来的。

    虽然他心中觉得陆杨可以再历练历练,但到了这会,他不支持就说不过去了。

    在哪历练都是历练,侍郎之位能历练,尚书之位也能历练。

    都是位子,能往高处历练,那肯定不在低处历练。

    白临心里明白,他这一走出来,肯定有人要说他偏袒自己人。

    但他向来坦荡,若是陆杨没有能力,是个草包,那根本不用别人来反对,他自己就站出来反对了。

    可以说,陆杨若是能坐上尚书之位,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事。

    白临坦然地走到任志业身旁,拱手道:“皇上,臣附议!”

    “皇上,臣亦附议!”

    薛涛只慢了白临一步出来,他站在白临身旁,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而后出来的是礼部尚书君颜。

    “皇上,臣附议。”

    君颜的为人,朝廷上下都是知道的。

    这人做事向来公平公正,他都出来表示赞同,那便说明这个尚书之位,陆杨是能坐下的。

    随着君颜的开口附议,兵部尚书也走了出来,最后则是吏部尚书。

    赵烨眼神一凛,看着底下,缓缓道:“还有谁?”

    “皇上,臣附议!”沈泽拱手,头低了下来。

    “臣亦附议!”

    郭永常,余高汇,江之言等人,包括鸿胪寺官员,翰林院官员,钦天监官员,六部官员等,通通,都拱手附议。

    不过一会,场上一片附议声响起。

    众人的声音破云开雾,日光炽热地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陆杨看着,倒吸一口气,眼里满是震惊。

    这场面,让他心中无比震撼,甚至还有些不知所措。

    皇上这盘棋,下得太大了。

    陆杨感受到了压力,他垂眸沉思,随即望向上方。

    “皇上,臣......”

    赵烨摆手,似乎是知道陆杨想说什么,没等他把话说完,便开口打断。

    “陆卿你看,大家都附议了。”

    赵烨的眼神变得幽深火热,“朕可从未听说过有谁能这样的,而你,却是做到了。”

    陆杨深吸一口气,看了眼拱手低头的众人,缓缓跪了下来。

    “多谢皇上!”

    赵烨轻笑出声。

    “传朕旨意,陆杨即任户部尚书一职!”

    ......

    任尚书致仕一事,至此尘埃落定,而陆杨,等年假回来,便是新任的户部尚书。

    这日早朝退后,任尚书拉着陆杨说了好一会话,把该交接的事交接好。

    把该说的话说清楚。

    还让陆杨以后若是有什么不懂,可以去他府上找他谈谈。

    老前辈终究是老前辈,有任尚书这话,陆杨也算是有了条后路。

    以后若是有什么事不明白,还能找个有经验的老前辈取取经。

    这会,两人还坐在书房里谈话。

    任志业是真喜欢陆杨。

    这人年轻,聪明,一点就通。

    人年纪一上来,有时话一说便有些停不住,他拉着陆杨说了起码有半个时辰,这人也是能坐得住。

    竟就坐着与他这老头子一边喝茶一边聊了这么久。

    想到这,任志业看了眼正端着茶杯小口喝茶的陆杨,有些感慨。

    “老夫也见过不少年轻人了,可就只有你,能让老夫惊艳,老夫往后,怕是再也看不上别人了。”

    陆杨一惊,差点被呛到,有些不好意思。

    “您老说这话可就严重了。”

    这夸赞,可是要累死人的。

    陆杨心里两行泪,若是可以,谁想这么拼命呢?

    任志业笑了笑,“我现在看我那几个儿都有些嫌弃。”

    “呵呵。”

    陆杨十分难为情,“您这样夸,我都要脸红了。”

    “年轻人,脸皮薄些也在所难免。”

    任志业说着,端起茶杯喝了口水,便也随了陆杨的愿,换了个话题。

    “听皇上说,湖广那边的事也完成得很好,你打算什么时候公开?”

    研究稻谷的事除了少部分人知道外,其余官员估计连听都没有听过。

    任志业知道,也是因为身居要职。

    不然,这等重大之事,想来也是不能知道的。

    任志业提及此事,陆杨也不意外。

    “这事得看高庶常他们那边什么时候能结束回京,也得看皇上的意思。”

    任志业放下茶杯,摸着胡子打量陆杨,眼神里面带着满满的欣赏。

    “此事若是让天下百姓得知,你可就成了救世主了。”

    陆杨一听,有些承受不住。

    “任尚书说笑了,这救世主我可不敢当。”

    任志业摇头失笑。

    “想来这些虚名你也不喜欢,还不如给你放两天假来得欢心,是不是?”

    陆杨有些坐不住了,“这事您是从哪得知的?”

    任志业见陆杨没有反驳,眼神倒是变得意味深长。

    “皇上先前与我聊了几句,说是让我与你聊聊,看看能不能让你变一变性子。”

    “变性子?”

    陆杨哑然。

    性子这东西,哪是说改就能改的。

    皇上这不是说胡话吗?

    任志业看着陆杨脸上无语的神色,顿时失笑。

    “老夫先前还觉得皇上说得有些过于夸大,没想到,你还真是这样子。”

    陆杨无奈,“皇上说我甚了?”

    任志业摇头,“你若是想知道,可以去问问皇上。”

    “好。”

    陆杨嘴上应着,可心里却不是这样觉得。

    这里面肯定有诈。

    好端端的,让他去找皇上。

    皇上那边,肯定有事等着他。

    他可不去。

    从任尚书的书房里出来,陆杨径直往自己的书房走去。

    一路上,户部里的人见到他,都走过来与他道贺,期间不免说上几句恭维的话。

    陆杨到了这会,才有了点感觉。

    他真的,坐上了这个尚书之位。

    ......

    陆杨即将就任尚书的消息,很快从宫里传了出去。

    传到会馆时,梁从还在捧着先前从陆杨那借的书看。

    孙实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一脸激动地说着陆杨升官的事。

    梁从有些怔愣。

    “陆侍郎,升为户部尚书了?”

    是他今日还未从梦里苏醒?

    梁从手有些抖,怕把陆杨的书摔到地上弄脏,他忙把书小心放到一旁。

    随即双眼直直地看着孙实,想得到孙实的确切回答。

    孙实激动得脸都红了,眼睛里闪着狂热。

    “对,今日早朝的事,任尚书自请致仕,把陆侍郎给举荐上去了!”

    孙实越说越是激动。

    “现在皇上的旨意已经传出来,陆侍郎这尚书之位,是铁定稳的!”

    梁从猛地掐了自己一把,痛意从脸上袭来,他却是咧开嘴笑了。

    孙实看着,却是一盆冷水泼下来。

    “梁兄,你先前不是说过几个月便要辞去陆府的活嘛,陆侍郎,不,陆尚书现在肯定还没有找人呢,你把我推荐过去吧?”

    梁从笑意瞬间僵住,“这,这个,我可能不辞了。”

    孙实笑了笑。

    “是我的话,我也不辞了,不过陆尚书以后若是有什么需要用人的地方,梁兄你可不要忘了我。”

    梁从摇头,“不管是陆侍郎还是陆尚书,我可能也见不到他几面。”

    这事孙实听梁从提过,闻言,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梁从好好把握机会,不过也不要让陆尚书反感了。

    这就需要梁从好好把握时机了。

    梁从自然明白。

    两人在这边说着陆杨的事,而会馆大堂里,这会已经热闹了起来。

    众人皆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梁从。

    有人脑子活泛,没听几句转身就往梁从房间的方向走去。

    而之前说过梁从几句坏话和酸话的那些人,这会面露后悔,想了想,也打算去找梁从说两句,趁早把误会解开。

    若是能让梁从把自己举荐给陆尚书,那就更好了......

    消息传到会馆时,陆府众人也收到了消息。

    陆大石直接惊得说不出来话。

    而一旁的刘晓拿着帕子高兴地直抹眼泪。

    赶着过来的陆松和陆榕等人,见此场景,也是感慨万分。

    “爹,娘,我们陆家的祖坟这是冒火了啊!”

    陆松红光满面,任谁都能看出来他心里的激动情绪。

    陆榕含蓄点,但眼睛里满是兴奋之色,嘴角根本压不住。

    若是平常陆松说这句话,陆大石肯定要上手。

    可这会,听到陆松的话,陆大石咧着嘴直点头。

    “是是是,是冒火了,这火势还挺大!老祖宗们这是要高兴疯了啊!”

    陆松等人不知道老祖宗们高兴疯了没有,反正他们是高兴坏了。

    一个个的,直扬着嘴角在那笑。

    “得给你们大哥送封信,告诉他们这个讯息,顺道让他们好好去给老祖宗们拜一拜。”

    陆大石忙让仆人去把笔墨纸砚拿过来,他要亲自写信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