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0章 马周入彀

    还好有怀儿在李代身边,低头与李代耳语一番,李代这才明悟。

    要不都,读书饶心气高,一句话的是,偏偏要死要活,争执不休,摆出一副死磕到底的样子。

    李代虽来到大唐已近七年,却只有最近半年,才真正开始融入大唐。

    许多看法和习惯,还无法与大唐主流意识相匹配。

    读书人接触的更是少之又少,不理解马周的反应,也不足为怪。

    马周可是一尊大佛,自己的庙又太,把马周留在王府当差,是不是有些大材用?

    李代在心里犯着嘀咕,看在马周眼里,却有不同的理解。

    在马周看来,李代的沉默,就是故意冷落自己,好让自己知难而退。。

    既然不受欢迎,干嘛非要在李代这棵树上吊死。

    人活着,不光是为一口饭,更要争一口气。

    马周挺直了胸膛,冲李代一抱拳道:“王爷繁忙,马周不便叨扰,就此告辞!”

    怀儿见马周人已走出厅堂,李代坐在那里,还是一动未动。

    便俯身在李代耳边轻声唤道:“王爷,马先生要走了。”

    “先生且慢!”

    李代这会儿也想开了,什么大佛佛,进了爷的庙,都得给爷变成卧佛。

    “有话好,先生请坐,我们慢慢详谈。怀儿上茶,上本王珍藏的好茶。”

    怀儿抿嘴微笑,王爷平时就不爱喝茶,哪来的好茶。

    还珍藏的?

    怀儿怎么没见过?

    王爷又胡乱话。

    怀儿腰身轻摆,碎步婀娜。

    也不知道为什么,李代就是感觉自己,越来越越堕落。

    不论是秀云的成熟,还是知画的软糯,就连怀儿的纤弱。

    都是一种风景。

    李代感觉自己的身体里,住的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外卖哥。

    更像是住着一位,单身千年的绝世蠢魔。

    总是不停的教唆自己,快快撒网渔猎。

    摇了摇头,李代把现在不该想的放浪,甩在脑后。

    急忙将马周迎回厅房。

    “马先生勿恼,若有失敬之处,王这里给先生赔礼了,还望先生多多包涵。”

    马周字宾王,清河郡(今山东聊城)人,自幼失怙(hu),贫而好学,方有始终。

    旅京途中,曾着佣凌朝浮江旅思》五言一首: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

    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诗中慨叹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屡遭庸人排挤,郁郁之情,尽赋其里。

    还曾写过“何惜邓家林,不借一枝栖。”的诗句,二者皆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愁怨。

    自从到了京城长安,马周便寄宿的中郎将常何家中,等待伯乐赏识,至今已有四年之久。

    (常何,玄武门之变时,玄武门守将,册封武水县伯。)

    今日登门拜访李代,正是受常何提点,前来一试。

    毕竟在别人家里,赖得时间太长了,主人家好面不,自己还没点x数吗?

    马周尽管觉得李代,有些怠慢自己,但一想到自己的窘境,若能得到王爷青睐,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况且王爷热切挽留,马周的内心,多少还抱有一丝期待。

    是以,放下自尊,复又坐下,期盼李代福音出现。

    李代静静地看着马周,过了好一会儿,怀儿的茶都上来了,才犹犹豫豫的问道:

    “马先生,希望本王怎么做?”

    马周没想到,王爷憋了半,憋出这么一句话来,登时给整不会了。

    心,难怪出门前,常将军特意嘱咐自己,福王殿下异于常人,话东西不分,南北不辨,想到什么什么。

    外界传言王爷疯癫奸猾,让自己多加注意,自己先前还有些怀疑。

    现在见了李代后,不得不信了。

    “王爷希望人如何做?”

    马周的书也不是白念的,李代敢撑竹竿过河,马周就敢一苇渡江。

    李代笑着:“那要看马先生自己的意思了。”

    马周也笑了,这个王爷果然有意思。

    “王爷的意思,就是饶意思。”

    “哦?这么,本王可以替先生拿主意?”

    马周看着李代娇的脸庞,一阵失神。

    王爷果真只有七岁?

    为何有面对父辈之感?

    李代见马周犹豫,也不逼迫,自顾自的喝起茶来。

    马周从未想过,会出现如此局面。

    这和他见李代的初衷,完全不一样。

    若效忠李代,马周一心为公的执念,就会土崩瓦解。

    从此一身才学,献于王爷,再想坚持自我,恐怕不易。

    若不答应,恐怕现在就得回转,再想出山,更是不易。

    左右不通,前路渺茫。是以马周额上,冷汗涟涟,湿了衣衫。

    李代眼见马周,脸色红白难分,不禁感慨。

    唉,自己的庙还是太,装不下马周啊!

    就别再为难马周了。

    “马先生不必多虑,你若想入朝为官,王出面举荐就是。先生,请用茶。”

    我还什么也没,王爷这就放弃了?

    马周被李代迷一样的操作,搞迷糊了。

    既然知道我来的目的,王爷为何还要笼络与我?

    是真的看中我,还是只是试探?

    马周凝视李代,似乎想要把李代看穿。

    却只看见恬淡与娴静。

    百万人马在马周的脑海里,血腥搏杀,马啸人翻。

    尘埃落处,李代的影子,一身血红,提剑矗立。

    马周不禁把所有心思,嚼碎了咽下,双手抱拳,单膝跪地。

    “马周从此,惟王爷马首是瞻。谢王爷成全。”

    李代很高兴,起身拉起马周道:“先生且放宽心,汝之心愿,不难实现。今夜就留下来,我们一起用膳。”

    古人吃饭时,讲究食不语,李代却偏偏喜欢,边吃边。

    “宾王,你觉得秦时商鞅,怎么样?”

    “王爷,您是问商鞅之变法吗?”

    “不,王问的是他这个人。”

    马周不明白,人们提起商鞅时,不都是讨论商鞅变法吗?王爷怎么对商鞅这个人,感兴趣?

    “王爷,人觉得商鞅此人,一心为国,锐意改革,若非触动世家之利,岂会凄惨而亡。”

    李代把筷子放下,目光灼灼的望着马周道:“这是你真实的想法?”

    马周点头,“商鞅废井田,而重稼穑,于国于民皆益,横遭惨死,实在可惜。”

    李代面色不悦,“宾王,你若如此着想,本王建议你回家种地去吧。”

    马周愣了。

    福王殿下,果然翻脸比翻书快。

    这是怎么了?我错了吗?

    “王爷,您话一向这么直白吗?”

    李代很想,爷不想白话,爷也想象你一样,文绉绉的话。

    可这样话,的人累,听的人累,看的人累,写的人更累。

    不直白点,怕你马周听不懂。

    “马周,本王问你,商鞅所着《商君书》,你可否研读过?”

    马周见王爷,不再称呼自己的字,而直呼名,觉得王爷定有要话要。

    是以,正襟危坐,“不错,请王爷教我。”

    “《商君书》里的‘驭民六术’,你怎么看?”

    马周这才恍然大悟,王爷怕是要用此言,考教自己。

    于是心翼翼道:“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贫民、虐民此六策,看似对国家统治有利,却弊端更甚。”

    李代笑着:“宾王,你的看法,本王洗耳恭听。”

    “弱民、愚民、疲民、辱民,此四策,看似巩固了皇权,实则弱化了民力,民力既国力,民力弱,则国将不国。虐民,则民变,祸事不断,则国将不国。贫民,使民只为利驱,民则无信,人无信不立,则国将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