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章 第一次整军

    嘈杂声很快结束,一个横列方阵,出现在李代的面前。

    “现在开始宣誓,要气沉丹田,用你们最大的声音,跟着我念,我.宣.誓......”

    宣誓的结果是明显的。

    不论是安胡利还是其他人,看李代的眼神不一样了。

    这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和王爷的身份,关系不大。

    李代在他们面前,一个一个的走过。

    给这个整理一下衣服,问问那个叫什么名字,绕了一圈后,道:

    “记住你们前后的兄弟,他们是你,今后一同生活的伙伴。”

    “记住你身边的兄弟,他们是你,今后生死与共的战友。”

    到这里,李代停顿了一下,给战士们留下足够的认识时间。

    然后接着道:

    “现在,你们就按现在的队列,分成十二个排,每排三十四人。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就是你们今后的排长。”

    “每四个排,为一个连,所以,我们还需要三个连长。”

    “现在的人数,刚好多出三个人,正好选出三个连长。”

    “你们可以自己推选,也可以比试决定。我只要一个结果。”

    李代完,把安胡利叫到近前。

    “那些人,你去打发了。”

    李代的命令,安胡利不得不执校

    刚宣誓完,三清老祖还在那看着呢!

    安胡利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一众兄弟。

    只能先从哪来,回哪去。

    等问清情况再。

    三个连长,经过半个时辰,经过不算激烈的角逐,产生了。

    薛崇文,河东道人,二十四岁,比武第一。

    姜德立,剑南道人,三十岁,比武第二。

    波利波提买买拉不提,拢右道人,比武第三。

    名字太长,李代直接赐名,波波。

    美其名曰,好记!

    于是三人,走马上任。

    一连长,薛崇文,二连长,姜德立,三连长,波波!

    李代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一个排,三个班,让他们亲自挑选任命十二个班长。

    三人不解,为什么不让排长直接任命?

    李代也不解释,这样做的好处,你们自己体会。

    李代在府里忙乎着,老马为找不到传声筒李君羡,干着急。

    没有李君羡,皇帝就不喝茶了吗?

    福王府中发生的一切,就在李世民的手里攥着呢。

    宣誓?宣誓有用吗?

    应该有用吧!

    以前都是一个两个,宣誓效忠。

    几百人一起宣誓,这誓言还可信吗?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密信,不明所以。

    朕允他府兵五千,他不扩充,还把人马减少到四百二十三人,这是什么操作?

    向来只有嫌兵少的,他居然嫌多?

    他到底在想什么?

    是怕朕的猜忌?

    不可能,那子,胆肥着呢!

    唉,头疼,李世民放弃了。

    看不明白,以后有机会问问他,便是了。

    福军团成立的第一件事,野炊。哦,不是,是野营拉练。

    派了一个排去长安西市,买马车,铁锹,铁镐,锤子,锯子,锅子,铲子,米面肉油等等。

    要够所以人七使用的。

    东西买完之后,送去骊山封地。

    为什么不去东市,而是西市?

    福王府对面就是平康坊和东市,为什么舍近求远?

    李代对安胡利的疑问嗤之以鼻。

    你钱多?

    西市是批发,东市是零售,能一样?

    还平康坊,去平康坊买铁锹还是去买醉?

    别老用你的脑袋想问题。

    被鄙视了,狐狸也不生气。

    继续牵着马,摇着尾巴。

    为什么不骑马,而是牵着马?

    因为不让。

    长安城能骑马的,都是特许的,得有驾驶证。

    好在李代的府邸,离春明门不到四百步,约五百来米,放屁的功夫,就出城了。

    就这一点,李代就得感谢李世民,福王府离皇城也是这距离。

    李世民实在太贴心了。

    李代在东市有铺子,平康坊有客栈,王府帮你选在正对面。

    入宫五百,出城五百,你还想怎么样?

    比起十六王府,犄角旮旯的位置,可方便太多了。

    每隔十里停一刻,一路上只休息了三次。

    等到了骊山,士兵们几乎都累脱了。

    刚想瘫坐在地上休息,李代又命令马上扎营。

    要求速度要快,扎的要好。

    连和连比,排和排比,班和班比。

    连级最后一名,负责打扫,烧水,做饭,执勤。

    排级最后一名,负责在营地五十步外,挖坑盖茅厕。

    班级最后一名,今晚没肉吃。

    士兵们哗哗的行动起来,因为缺少工具,带着斧子来的士兵,成了全连的英雄。

    狐狸这样不公平,没带斧子的连队,肯定最慢。

    李代瞪了他一眼道:

    “公平?什么是公平?本王难道没清楚,还是他们没听明白?野营拉练?你自己想想,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狐狸不话了。

    大家还以为,要等工具买回来,才开始扎营。

    谁知道王爷您根本没等的意思。

    其实李代这么做,是有深意的。

    就是要让士兵们,亲身体会工具的重要性。

    毕竟人类区别动物,就是从会使用工具,开始的。

    要时刻想着工具,带着工具。

    营地起的很慢,李代不急。

    在他心里,反而觉得越慢越好。

    这样他才有借口,狠狠的教训他们。

    一个多时辰后,歪七扭澳营帐,都扎起来了。

    李代带着连排干部,一个一个检查。

    李代是一边检查一边笑。

    五尺高的汉字,没有一个不脸红的。

    全看完了,李代对连排干部笑着:

    “你们评定吧!若有争执,找安将军决断。本王不参与。”

    得罪饶事情交给安狐狸就好,本王才不干傻事。

    结果很快出来了,班是三连的班,排是三连的排,连是三连的连。

    整个三连,集体行动。今的活,三连包了。

    采购排带着物资赶到了。

    巧的是,这个排也是三连的。得,不用休息了,卸了车,扛上工具挖坑吧!

    草地,篝火,星空,可惜是和一帮老男人分享。

    一点也不浪漫。

    士兵们围着篝火,总结工具的用途,以及有工具和没工具,带来结果不同的差异。

    最后,李代做系统性发言:

    “每一个工具,都有它的使命,耕地的犁,你就不能用来捣蒜。同理,步兵你就不能当骑兵使,他不会骑马,骑兵你也不能当步兵使,因为那是浪费。就像用攻城弩射鸟,不会有人干这样的蠢事。”

    李代停顿了一下,给士兵们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

    讲话需要技巧。一通哔哩吧啦的乱讲,士兵们没时间弄明白,是怎么个意思呢,你倒讲完了,还不如不讲。

    “所以,用最的代价,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你们都是老兵了,你们都,这方面的经历?”

    把话题交给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容易理解。

    让李代尴尬的是,居然没人站起来。

    为什么相声,最少要两个人。

    其中一个负责,在没人搭理李代的时候,可以搭理搭理!

    安胡利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个时候,该他上场表现,表演了。

    要不然,王爷不要太尴尬。

    “末将想起讨灭刘黑挞一战,当时敌我双方人数相差,十倍不止。当时.....擒贼先擒王,所以,我们以最的代价,灭了刘黑挞。”

    有安胡利打头阵,士兵们忘掉顾忌,开始争抢发言。

    夜幕下的骊山,神秘而幽远。

    李代和狐狸躺在草地上,一起仰望星空。

    “狐狸,明开始正式训练,你要把每个环节都牢牢记住。”

    “本王回京后,他们就交给你了。”

    “一个月后,本王要看到不一样的他们。能办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