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殿外,文武百官分列两排,手持芴板,迈着步,整齐走进大殿。

    朱雄英身穿华丽的冕服,昂首挺胸,威严肃穆,迈着大步朝着大殿走去,坐在了龙椅之上。

    龙椅很大很凉,也很孤独,坐上这个位子注定要与任何人疏远,即便是亲人也不例外,注定要成为孤家寡人。

    太监总管朴不了扯着尖锐而又洪亮的嗓子喊道:“拜!”

    百官横起芴板,齐刷刷的跪了下来,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雄英俯视着臣子,道:“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朱雄英神情肃穆,道:“朕登基以来,继洪武之风,宵衣旰食,兢兢业业,未敢有一丝松懈,,,”

    洪武先把自己猛夸一顿,其实的也是实话,自继位以来,他没日没夜的处理政务,为推行新政之事,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甚至每只睡两三个时辰。

    “朕恪守皇考祖训,如今年号已定,自即日起,正式改元永兴,愿我大明永久繁荣,万世兴盛!”

    群臣拱手,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大明兴盛,千秋万代!”

    “朕虽承继大位,但六宫无主,储君无位,趁此新年改元,一并定下……”

    朱雄英摆摆手,道:“传旨吧!”

    朴不了手捧圣旨,缓缓念道:“奉承运皇帝,诏曰:朕以下为己任,惟人才为重。尔德配朕身,心思维艰,早以蕴藉,乃朕之幸也,太孙妃李氏才德兼备,美德淑娴,贤良淑德,深得朕心今特加封尔为皇后,太孙嫔张氏丕昭淑惠,敬慎持躬,仰承慈谕,册为敬妃,徐氏毓质名门,温恭懋着,仰承慈谕,册为昭妃,承朕之后,共同统治下,使万民安居乐业,尔德宜格守妇道,勤政爱民,助朕执政,持家有方,以教子孙后代,继承朕之遗志,共筑盛世之基业!”

    “六宫已定,恭贺陛下!”

    李婉儿成了皇后,张月封了敬妃,徐妙锦封了昭妃,后宫定下来了。

    朴不了换了一道圣旨,继续念道:“自朕奉命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桃行庆,端在元良,皇嫡子吴王文珏,为宗室首嗣,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朱文珏,这子出生就是最尊贵的吴王,现在又被定为太子,这人生路走的比他爹可顺多了,只要他不学李承乾那样作死,将来这皇位必然是他的。

    群臣再次拱手高呼:“国本已定,恭贺陛下,佑大明,千秋万代!”

    朱雄英的家事让这些臣子操碎了心,不知道上了多少奏本让皇帝封皇后立太子,现在总算能了却他们的心思了。

    最后朱雄英站了起来,神情有些黯然,他望着恢弘的奉殿,道:“自懿文太子薨逝以来,朕日日夜夜无不想念至亲,朕的父亲,大明朝曾经的储君,他谦恭有礼,宽以待人,二十岁时就坐朝议事,统御群臣,辅佐皇爷爷处理朝政,勤勤恳恳,历经二十八载风雨!”

    “可惜,妒圣君,如果父亲还在,坐上这皇位的一定是他,而不是朕,这个国家要比朕治理的好,朕决定,尊已故懿文太子标为孝康皇帝,已故懿文太子妃为孝康皇后,昭告下,安下臣民之心!”

    众臣再次叩首道:“孝康文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个时候谁敢跳出来阻拦,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朱雄英一定会让他人头落地。

    朱雄英再次坐在龙椅之上,沉声道:“从即日起,朕决定推行新政,一改洪武朝之弊,于南方之地推行摊丁入亩,北方之地推行士绅纳粮改革,众爱卿可有异议?”

    疑议?

    看你这话的,我们的意见可太多,太多了,你这个皇帝什么意思,就是以后我们这些当官的也要纳粮,我们名下的土地也要交税喽,你当刚上皇帝就朝我们要钱,瞧把你这个皇帝能的。

    在场很多臣子都是这么想的,但却没人敢,文官一个个眉头紧皱,却又不敢言语。

    武将勋贵脸色铁青,神情不悦,就差把我们不同意几个字写在脸上了。

    见所有人装哑巴,朱雄英趁机道:“既然无人反对,那新政之事,朕,,,”

    “陛下!”

    冯胜打断皇帝的话,立马站了出来,手持芴板,拱手道:“臣冯胜有本奏!”

    “奏来!”

    朱雄英冷冷着,不用想都知道他想什么。

    “陛下,新政之事,关乎国本之根基,自我大明开国起,早已定下制度礼法,若随意更改有违祖宗社稷,有违地皇只,有违太上皇立国之艰辛!”

    罢,立马跪在地上,叩首道:“臣伏请陛下三思,取消新政!”

    “臣傅友德附议!”

    这两个仅存的开国老将俨然是提前商量好的,不管做什么事都站在一起。

    冯不离傅,傅不离冯,蠢到一起了。

    “臣郭英附议!”

    又有两名老臣站了出来。

    “臣耿炳文附议!”

    四个老将带头反对新政,这让那些文官也蠢蠢欲动起来,看的出来,有些人也想跟着附和,但刚刚经历二宫之争面临清算的文官却没那个勇气,也没有这些战功赫赫的老将头硬。

    朱雄英冷笑一声,实在不该他们什么好了,在这奉殿站了三十年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能站在这。

    官场沉浮半生,都不如李景隆一个后辈看的明白,一个个位极人臣都有些飘起来了。

    大的皇恩都抵不过那点税钱!

    既然他们不识时务,朱雄英也懒得和他们废什么话,刻薄寡恩也好,刚愎自用也好,为了江山社稷,为了下百姓,真的无所谓了。

    朱雄英看了李景隆一眼,仿佛在暗示着什么。

    李景隆立马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李景隆有本奏!”

    冯胜等人立马欣喜起来,立少师出马,一个顶俩,这回看皇帝怎么。

    李景隆故意大声道:“臣要参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以权谋私之罪,私受敌军贿赂之罪,抢占百姓土地之罪,纵容士兵抢掠之罪,贪污军中空饷之罪,背后妄言皇储之罪,私下结党之罪,私通藩王之罪!”

    此话一出,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死静,冯胜等壬着双眼顿时懵了,万万没想到李景隆竟然在此时捅了他们一刀。

    整整八大罪,李景隆疯了吧!

    朱雄英也愣住了,心中暗道:“好家伙,你吃错药了吧,我只是让你敲打一下他们,你这是要把他们往死里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