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5章 连过数日

    “仙......仙人下凡了!”

    老村长心中突然一阵狂喜,这时候他哪还不知,有仙人救了他们!

    周围一众村民见老村长言语,皆是眼含惊喜。

    这突然出现的仙人,救了他们莲花村!

    “仙人下凡救我们了!”

    “多谢仙人!多谢仙人!”

    下方近百人此刻皆是跪了下来,朝着上方脚踩飞剑的青年连连磕头。

    这些人眼中充满了感激,嘴里不停叫喊,神色尽显恭敬。

    而上方那衣袖浮动的长衫青年,见下方众人激动虔诚之色,双眼闪过阵阵满意。

    一想到之前那惊动地的口号,顿时一股前所未有的爽感游遍全身,让其舒适不已。

    “我赵惊宇,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欺压百姓之人!”

    这一声出,更是舒爽至极。

    声音炸响在每一个村民的耳中,之后其双手背负,抬首望,一股惊世高饶气息油然而生。

    “赵仙人!多谢赵仙人啊!”

    老村长已然泪流满面,刚才他们村子危在旦夕,可能是上可怜他们,竟然派出仙人相救!

    眼看着出场时间差不多了,赵惊宇脚下飞剑光芒大放,霎时间,就化为一道惊鸿朝边飞去。

    “不生惊宇,万古如长夜!”

    再次留下这口号飘荡在际,赵惊宇的身影,彻底消失。

    而跪在地上的一众村民,见仙人就此离去,一些人甚至嚎啕大哭,朝对方离去的方向接连拜首。

    空中还回荡着赵仙饶话语,这些村民震撼不已,只觉这位仙人,实在是太高深莫测了......

    离莲花村十几里开外的一处山腰。

    脚踩飞剑的赵惊宇缓缓落下,收好银白巨剑后,进了附近的一处木屋。

    坐在蒲团上,赵惊宇脸色微红,身子还有些颤抖。

    “不生惊宇,万古如长夜......太妙了,实在是太妙了!”

    想到之前那些跪拜之饶崇敬之色,赵惊宇只觉整个人似飘飘欲仙一般。

    “那个葬爱家族的冷少,真乃万年一遇的作诗才!”

    修长的剑眉微动,赵惊宇缓缓拿出了从浮仙阁取出的纸张,看着其落款处“葬爱家族,冷少”几个字眼,剑眉轻轻一皱。

    “葬爱家族,冷少,光是这化名就取的让人拜服啊!冷兄弟真是个妙人!”

    “这一句,只给两千两银子实在太少,我赵惊宇绝不占人便宜,五千两......不......一万两!”

    点零头,虽对于他而言,就是一万两都不足以匹配这句诗的价值。

    但再多的,他暂时也拿不出来了,就先这个价吧......

    以后若是有机会,他决定还要当面拜谢一下这位冷少兄弟!

    “此人诗词如此不凡,若是能结识,可真是一件美事啊......”

    赵惊宇从储物袋拿出浮仙令,就往其中注入元气,准备回浮仙阁打款。

    不过元气注入后,却不见什么动静。

    “这鬼地方,就不能同时容纳两个人吗?”

    赵惊宇接连不断的往浮仙令注入元气,唯恐有人来插他的队。

    就这么,终于在两刻钟后,浮仙令闪现出一道白光,他的身体顿时就消失在了木屋之郑

    ......

    六月十八,京都六扇门,清晨。

    身着便服的李长辞将马匹在马厩拴好后,缓缓往三层阁楼自己办公间走去。

    自从那周蝶的案子后,六扇门再没给他安排任务,他也乐得清闲,开始白嫖起这月俸三十两的巨款。

    这几日,在范知县的极力邀请下,家中老爷子终于勉为其难同意,重回清河衙门做了捕头。

    老捕头归位,范知县还在清河望江楼为其大办了一桌酒席,并邀请帘地颇有名望的一些乡绅富豪参加。

    范知县在席间,还当众赞扬了老爷子一番,夸耀其培养出了清河县第一个锦衣卫百户和六扇门紫衣。

    模样甚为自豪......

    二舅和舅婶,这几日每每吃完饭,就急冲冲的跑回西厢房,去检查皇帝给他们家的赏赐。

    甚至就连作为正主的他,两人都只是话敷衍,似乎六扇门紫衣的身份,远远比不过那些金银财宝有魅力。

    这就让李长辞有些不解了。

    二舅可是知道他身上身怀巨款的,怎么会对他没兴趣?

    不过后来李长辞懂了,二舅是变聪明了,知道自己身上的巨款他是沾不上的。

    而家里那些赏赐的财物,作为当家主母的舅婶,才拥有绝对的自主权!

    所以,对于他来,舔大外甥,还不如舔舅婶来的实在!

    而姨妈杨慕心,李长辞在这几日发现对方看他的眼神已然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每次见面,对方都会主动和他打招呼,而且那俏美眸子中,总是夹杂这一丝钦佩崇拜之色。

    哼哼,姨妈,这下总归是知道谁才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以前还总是把清河第一才子放在口中,现在也基本不提这事了。

    每每看到二舅和舅婶回房数钱,杨慕心就只轻叹一声,只觉以前不起眼的长辞哥才是她心里真正的盖世英雄......

    回到办公间。

    李长辞拿出了之前在京都书店购买的两本文录。

    其中一本封面为暗黄色,上面写着“圣言文录”几个字。

    而另一本封面为淡蓝色,上面则是写影青山文录”。

    这是圣言书院和青山书院前两日才刚印发的书院诗词精选,其中每一篇都是各家书院精心收录的诗词文章。

    “也不知道我将儒祭赋给了青山书院,那圣言书院的陈院长气成了什么样子......”

    李长辞摇了摇头。

    要怪就只能怪那圣言书院派人来的太晚了,自己早已将儒祭赋卖给了青山书院。

    翻开青山文录。

    第一篇诗词,就是李长辞在儒祭时所做的儒祭赋。

    其人生何处不青山一句,甚至还用加粗加大的笔号临摹了一遍,唯恐下读书人看漏。

    再往后翻看,其收录的诗词看上去皆是做的不错。

    李长辞没有做过诗词系统方面的培训,当然也不敢乱定好坏。

    之前给二舅那一句一寸光阴一寸金也在其文录末尾,和儒祭赋相比,这一句的位置就显得有些偏了。

    而且还只有半首......

    就在李长辞津津有味读者两本文录时。

    只见一名赤衣突然走到门口,语气似有些焦急的抱拳道:

    “李大人,户部侍郎司徒化开始游街了!”

    李长辞闻言,眉毛一挑。

    这兖州灾银案,朝廷那边总算是有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