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5章 内阁三人组的能力评估

    何信再度生出强烈的感动情绪,差点再次流泪。

    赵云让他把下一任安全司首脑扶上去,不但维护住了他的面子,也是对他完全信任的表现。

    因为,经历过这样一遭以后,下一任安全司司正,必将对他感激非常。

    万一他以后作奸犯科,落在安全司司正手里,对方很可能因为今日这份人情,从而对他网开一面!

    “我会做好交接的!”

    “还有别的事吗?”

    “没有了。”何信连忙起身,朝赵云微微躬身,“属下告退!”

    赵云目视着何信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就在刚才,他不自觉地动用了一些帝王心术。

    先是指出了何信的问题,把何信的心态从天堂打入地狱。

    然后给了何信新的机会,继续重用何信。

    这就让何信的心态又从地狱进入天堂。

    情绪起伏太大,何信竟然当场泪崩!

    也因这个过程,何信丝毫不会认为,自己受到了某种算计。

    反而会对算计他的人心生强烈感激。

    赵云进而让何信推荐下一任安全司司正,并让他在对方那里留人情,也是一种信任。

    自认为备受信任的何信,永远都不会意识到,新的经调司,从一开始就被掺了沙子。

    原统计司的人,原裁决司的人,加上来自洛阳的王越一伙,天然就是三个小团体。

    这三个小团体的人都是经调司的创始人,形成最初的骨干。

    在他们的影响下,未来的经调司就会形成三股势力。

    何信即使有天大本事,也不可能把这三股势力完全融为一体。

    内部有山头,当然会产生一些内耗。

    但是!

    作为一个以调查贪腐为使命的部门!

    如果内部形成了铁板一块,那才是一种灾难!

    “刚才那些事不要记,也不要外传。”赵云抬起头,对红茶和绿茶吩咐。

    “诺!”

    二女神情认真,脆生生地躬身答应。

    赵云微微点点头,又道:“把内阁三人叫来。”

    “诺!”

    红茶应了一声,卷起一缕香风,眨眼间就跑了个没影。

    赵云忽然觉得,自己应该增加两名书童。

    跑得快,记忆好,嘴巴严的那种。

    这样一来,就不必总是让个小姑娘跑来跑去了。

    回头看了看屋内的布置,又对绿茶道:“让人再搬三张矮几过来,分主次布置。”

    “诺!”

    绿茶飞快地走了出去。

    不多时,便领着几名士兵,搬着三张矮几回来了。

    刚把书房里面布置好,徐庶、张松、慕容平安结伴而来。

    “见过大王!”*3

    三人躬身作揖。

    “平身!”

    赵云满面笑容地摆了摆手。

    他返回居于主位的矮几后面坐下。

    徐庶三人扫视屋里一眼,自觉地走到另外三张矮几后面坐下。

    红茶如同穿花蝴蝶一般,轻盈地从徐庶等人面前的矮几前方路过,为三人分别倒了一碗茶。

    赵云含笑看着三人,道:“三位也已担任阁臣大半年,可有什么感想?”

    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考题。

    看似好答,其实也很难答。

    徐庶三人齐齐沉思起来。

    半晌后,慕容平安轻咳一声,站起来朝赵云拱拱手,肃然道:“在我看来,官府只要始终站在百姓那边,就会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

    赵云微微点头。

    考虑到慕容平安经常下去视察,这话绝对是慕容平安的心里话。

    立意不算高,但绝对实在,而且也抓住了官府做事的本质。

    张松接着站起来,也朝赵云一拱手,朗声道:

    “秦汉所犯的错误历历在目,堪称已为我们指明前进方向。

    问题在于,权贵一定会产生,并绝对会与官府为敌。

    我认为,要针对官员和权贵制定夏国的律法。

    普通百姓,天然就对官府十分畏惧。

    只要官府还有威信,百姓是否懂法都不重要。”

    赵云再度点头。

    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他,实在是太赞同张松的话了。

    任何时代的权贵,多数都是国家的敌人!

    因为,人性是自私的。

    权贵们拥有足够的权力,有条件把国家的财富装进自己口袋里面。

    若权贵们真的这样做了,他就成了国家之敌!

    讽刺的是,这些权贵还拥有立法权,执法权。

    他们制定的法律,会自动把自己摘出来,专门针对被他们压榨的小虾米。

    在后世有一大国,原本是一群无产者建立。

    该国的法律是针对所有人的,讲究公正。

    然而!

    随着开国元勋们不断去世!

    后面的权贵们开始扭曲法律精神,将法律变成了权贵欺压弱者的工具。

    有人掏了几个鸟窝,被判刑十年之久。

    有人私分2.6亿,只判五年!

    有人挪走数亿存款,受害者四处喊冤也无济于事!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的不少百姓心里充满憋屈和郁闷,底层社会戾气很重。

    ……

    夏国若想避免那种情况,就应该直接针对官员和权贵设置法律。

    将官员和权贵的危害限制住,国内才会真正的平安无事。

    就在赵云沉思之间,徐庶也站起身来。

    “庶以为,国家治理,一共就是三件事。

    其一:民生。

    其二:吏治。

    其三:德育。

    民生,指的是百姓生计。

    让百姓一日三餐,能够吃饱穿暖,这是国家最基本的责任。

    吏治,指的是对官员的管治。

    正如子乔所说,秦汉之败,正在于官员系统的腐朽。

    要从选官的源头开始,杜绝出现文官和军将世家。

    要加强对官员的监管,杜绝官员以权谋私。

    德育,指的是对全体国民的品德教育。

    为免出现那种当面一套背后的一套的伪君子,个人品德应该和其社会地位对应起来。

    初步建议是,与爵位系统进行捆绑。

    可以制定一套合理的品德评价方案,对每个人五年一评定。

    如果某人的品德评价极差,则对其进行降爵惩罚。

    反之,品德评价极好的,对其爵位进行提升。

    如果每个人的个人品德都很不错,整个社会环境就会变得良好。

    如果有人终生为善,可以对其刻碑立传,令其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