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皇宫,福宁殿中,赵扩拿着一卷黄澄澄的圣旨,递给了赵竑。

    “打开看看吧。”

    这半年以来,他和赵扩相处久了,相交不错,关系也是突飞猛进,已经算是亲近。

    继位诏书?禅位诏书?

    赵竑懵懵懂懂打开了圣旨,一看之下,不由得一愣。 m.y?exias?h?uge?.?info

    “提举皇城司!”

    赵竑合上圣旨,惊诧地问了起来。

    当然,什么继位诏书、禅位诏书,他压根就没有指望,大宋也鲜有此先例。

    “爹爹,史相不是上了奏折,请爹爹立沂王嗣子赵贵诚为提举皇城司吗?”

    都说赵扩理政,由他在内宫御笔批示,不经过两府,直接下达执行。今日一见,确实如此,够任性。

    也都说史弥远专政,决事于房闼,操权于床第,史弥远独攥官吏任命大权,连四川制置使和淮东制置使这样的封疆大吏,都由他一笔决定。

    “你不是说要朕乾坤独断吗,怎么又婆婆妈妈起来了?”

    赵扩轻声说道,脸上古井不波。

    “爹爹,我不是这个意思!”

    赵竑尴尬地解释起来。

    提举皇城司,这绝对是有益无害的一招妙棋。

    事情,正在一步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提举皇城司,本就是我皇子担任,以洞悉宫内外之事,以及百官动态。”

    赵扩轻描淡写,似乎在说着一件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小事。

    “明日早朝,我自会诏告百官,任你提举皇城司。爹爹的苦心,你可不能辜负啊。”

    “多谢爹爹!”

    这个时候,赵竑的感谢发自肺腑。

    世上只有爸爸好。

    “你做的不错,冶铁、火器。你的诗词,我也拜读了不少,篇篇都是旷世佳作。《鞑靼策》也是如此,言简意赅、鞭辟入里,警示天下。狼能不吃羊,岂不是咄咄怪事?”

    赵扩看着赵竑,目光中有一丝狐疑。

    “你有这么多本领,为何以前没有施展出来?”

    “爹爹,有些东西,要厚积薄发,诗词便是如此。至于《鞑靼策》,则需躬身去做,孩儿也是和数百人谈过,不乏边军将领。了解了鞑靼人的习性,才能对症下药。”

    赵竑脸上一红,心虚地说道。

    以前,以前他还在另一个时空蹉跎人生呢。

    赵扩知道国与国之间弱肉强食的道理,这就最好不过。至少,他和朝堂上那些畏敌如虎、高谈阔论的士大夫不一样,能理解自己。

    “爹爹真是小看了你。”

    赵扩脸色苍白,额头冒汗,声音依然轻柔,脸上的表情不知是悲是喜。

    “提举皇城司,只是第一步。你不要妄自菲薄,让爹爹失望。”

    赵竑肃拜一礼,腰都要弯成了 90度。

    “爹爹放心就是。孩儿一定居安思危,脚踏实地,不让爹爹失望。”

    赵扩点了点头,目光欣慰。

    这个赵竑,的确是成熟了。

    “爹爹,替代四川制置使崔与之的郑损,以及淮东新上任的制置使许国,都是昏庸无能之辈。若是不把他们换回来,边陲早晚会出大事。”

    想起了历史上楚州骚乱、许国被杀,四川丁亥之变、郑损弃民舍城而逃、数十万军民惨死,赵竑大着胆子劝说,想让赵扩出面,挽回局面。

    这个时候,他也有了说这话的资本。

    “爹要是有这……”

    赵扩摇摇头,白惨惨的脸上,忽然起了一层乌云。

    “爹现在政不出朝堂,能为你做些事情,已经是不容易了。”

    赵扩语气温和,但赵竑却听出了话里的无奈。

    召郑损、许国回来,不可能仅凭一份偷偷摸摸的圣旨,没有政事堂这些执政们,尤其是宰辅史弥远签发的政令,郑损和许国们怎会心甘情愿服服贴贴?

    而且,即便是召回的圣旨到了边陲,他们也一定会先行告知史弥远,求个究竟。

    他这个父皇,心酸无奈,这个大宋官家当的实在是太过可怜。

    “爹爹,是孩儿太过执着,为难了爹爹。请爹爹恕罪!”

    赵竑诚心诚意。强求别人,实在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的风格。

    “孩儿,你忧心国事,实在是我大宋之福。可惜你和史弥远交恶,要不然,哪有今日之局面?等你登基,自可以……”

    赵扩摇摇头,看着赵竑,满眼的担忧。

    “皇后那里,你还是要经常去。看来,她对你的成见很深,不易消除。”

    赵竑点点头,看着赵扩眼中的忧虑,大着胆子问道

    “爹爹,孩儿有一句话想问你,你介意吗?”

    “就你我父子二人,有话直说就是。”

    “爹爹,对现在的皇后,对自己曾经的选择,满意吗?”

    赵竑忍不住问了出来。

    妃嫔怀孕,养子被立为太子。连科举取士,皇后也要来“殿试”过问。

    他真是跪求父皇赵扩的心里阴影面积。

    “过去的事情,不提也罢。”

    赵扩沉默片刻后的回避,似乎已经说明了一切

    “爹爹送你一句话,你千万要记住了。”

    赵扩转移了话题,郑重其事叮嘱道。

    “爹爹吩咐就是,孩儿一定铭记于心。”

    却不知道,他的这位窝囊可怜的父皇,会说出怎样的一番心得体会。

    “孩儿,你要记住,大丈夫能屈能伸,但一定不要高估自己在旁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不要高看人心。”

    当了二十多年皇帝,赵扩似有所指,赵竑心头明明白白。

    “爹爹,孩儿明白,孩儿都记住了!”

    史弥远胆大包天、丧心病狂;杨皇后冷酷精明、不计后果;朝中虽有几个忠义之士,但能力有限,大多数人明哲保身。

    人心皆私,皇孙出生在即,图穷匕见的时刻,只怕是要到了。

    “好!孩儿,你天资聪慧,明白就好了。”

    赵扩欣慰地点点头,他掏出手帕,抹了抹额头的汗水,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爹爹,最近还在练拳吗?你的气色,可是不太好呀。”

    赵竑说几句话就额头冒汗,脸色煞白,这可不是好兆头。

    “有时练,有时打坐养气。”

    赵扩目光闪烁,似乎有些心虚。

    “爹爹,听孩儿一句,要少食那些……”

    “官家,殿下的卫士在宫外等候,说是妾室周氏就要生了,让殿下赶紧回去!”

    赵竑话未说完,近侍李顾跑了进来,满脸的惊喜。

    “真是天大的好事!孩儿,你别在这里待着,赶紧回去吧!”

    赵扩脸色猛然红了起来,催起了赵竑。

    他有九子一女,可惜都是夭折。现在到了赵竑这里,不由得又是担心。

    “爹爹原谅,孩儿先告退了!”

    赵竑面色发红,赶紧向赵扩请辞。

    “快去!小心些!记得皇孙生下来,抱来让爹爹看看!”

    赵扩眉开眼笑,连连挥手。

    “爹爹放心,到时还请爹爹给皇孙起名字!”

    赵竑心乱如麻,慌忙向赵扩告辞,匆匆离开。

    皇孙,终于要出生了!

    赵竑离开,李顾恭维起了惴惴不安的赵扩。

    “官家,殿下喜得贵子,官家要当祖父了!恭喜官家!贺喜官家!”

    刚被任命为提举皇城司,现在又喜得麟儿,赵竑可谓是双喜临门。

    “快,快派太医去济国公府上,好生照顾皇孙和周氏。告诉殿下,等皇孙安稳下来,抱进宫给朕瞧瞧!”

    赵扩脸上红光满面,语气急促,往昔的那份气定神闲荡然无存。

    “陛下,老奴这就去!”

    李顾喜气洋洋离开,赵扩脸色泛红,在床上打坐,嘴里念念有词。

    “上苍保佑!保佑皇孙平平安安诞下!保佑我大宋皇室香火绵延!子嗣不断!”

    坤宁殿中,杨桂枝正在专心致志地作画,画上的鸟儿栩栩如生,可杨桂枝就是不满意。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她总有些心烦意乱,也不知道是夏日炎炎,还是心里有事。

    “娘娘,济国公去了福宁殿,和官家相谈甚欢。”

    宫人上前低声禀报,小心翼翼。

    “这个无情无义的蠢货!他倒是过的自在!”

    赵竑休了吴氏,到了官家赵扩和皇后杨桂枝那里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