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2章 给周家谋未来

    周老头、周老太嘴张得大大的,瞪着电视机屏幕,眼里也露出了激动的神情,院外的人全都侧耳倾听。

    外面乱糟糟的,看不到电视的,全都嚷嚷了起来。

    周老二家的眼珠子一转,大声地喊道:“想看电视,明天赶早,一人准备一分钱就可以进来看了,没钱的别来啊。”

    苏静书忍不住地摇头,立刻出声反对,“别胡说,没掏钱这个说法。”

    一人掏一分钱,这不是把父老乡亲们都得罪了,倒不是钱的事,这第一个买电视的,搞这一出难免让人说闲话,

    何况周长柏大钱都掏了,还在乎这三瓜两枣的?

    果然,周老太人间清醒,一阵狮子吼就咒骂了起来,“钱钱钱,你怎么不掉钱眼里去,要掏钱进来,我家也坐不下这么多人。”

    周老二家的瞬时就不敢吭声了。

    但是看热闹的人,怎么也不肯离去,就算听听声音也都要堵在院门外。

    麦克看了会热闹,忍不住就笑了起来,“哈哈,好玩,真的太好玩了。”被樊光容一个眼刀,便立刻闭嘴。

    大队长家的老太太忍不住的道:“原来这就是电视啊,怕是要大几百吧!”

    “嘘,别说话,看电视。”

    周老太得意地道:“要三四百呢。”

    “哼,回头我也让大儿去买一台电视去。”

    乱哄哄的场景,一会儿就让樊光容吃不消了,她可怜兮兮地看着苏静书道:“这样下去也不是事,不然,明天我给大队部捐一台电视。”

    麦克立刻举了举手道:“yes,我掏钱。”

    这个,还真可以。

    起码捐了电视可以放到大队部的祠堂,那里地方大,每天放几个小时的电视也不影响什么。

    反正到十二点,电视台就休息了。

    “你明天不是要走了吗?”

    “那也不影响捐电视。”樊光容眨了眨眼揽住好友的肩膀轻笑,“不然你这日子清静不下来。”

    苏静书笑着点头应了,不愧是国民好闺蜜,樊老大这家伙在钱上面就没含糊过。

    再说周长柏买的这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

    也不过是四百二十元钱,毛毛雨而已。

    周长柏到底是经不住周家三个叔叔的痴缠,家里太闹,一行人就全都去老宅开会去了。

    周长柏坐在了主桌。

    下面坐着的是三个叔叔和成了家的周长青,家里其他的婆娘和孩子,全都被电视节目给吸引去了。

    也恰好现在电视上放的是上海滩,新闻完了就是电视剧,别说村民们,就连周长柏也喜欢看。

    见到大侄子在沉默着没说话,周老二试着问道:“大娃子,对于修路,不,对于我们你有什么安排?”

    不祈求在钱财上有太多的帮助,起码在修路上得捞点好处吧。

    大几百就够了。

    周长柏这两天忙忙碌碌的,一走神差点瞌睡了。

    看到三个叔叔期盼的眼神,他正了正神色不再耍弄他们,“还真有,就看你们有没有那个魄力,三个方案针对你们的,不说我偏心,咱们按顺序让二叔先挑怎么样!”

    四个男子全都愣愣地点了点头。

    周长柏从怀中拿出了一叠厚厚的纸来,摊开在桌面上,这些事他根据大梁村的天时地利人和,在家和媳妇儿规划了很久。

    第一个方案就是承包梨园。

    大梁村的梨园总共有三十亩地,梨园的修缮非常的完整,四周全部都是带刺的荆棘藤给围拢。

    形成了天然的防盗屏障。

    “承包梨园的事宜我已经和大队部商量好,梨园至少得承包三十年,每年一千的租金。”

    顿时,三个叔叔都发出了一阵抽气的声音。

    三十年,梨园有那个前景吗?何况一年一千租金,他们哪有那么多钱。

    周老四皱了皱眉道:“梨园是不错,却不值一千元一年,梨子本身就便宜,哪怕把所有的全部卖掉,也回收不了五百元,是个赔本的生意。”

    “我还没说完呢,一千元可以五年一付,或者一次缴清。”关键是村支部也认为租期太长,因此三十年内不逐年递增租金。

    总之在周长柏说这个方案时。

    三和叔叔包括周长青全都摇了摇头。

    不是他们没这个胆魄,当然也真的没有,还有更主要的是没钱,别说一年租金一千,就算是两百他们也拿不出来啊。

    周长柏不管他们的想法继续说着规划,如果他们都不干,大队部有的是人干。

    起码周国梁家就非常的动心。

    只是钱的问题,没办法解决。

    “梨园是整个大梁村野草生长最茂盛的地方,加上里面土地肥沃,虫子多,掉落的梨子也多,我们可以在梨园门口建立一排大仓房,用来喂养鸡鸭。

    三五个月后,鸡开始下蛋就是收获!”

    靠梨的收获当然是不可能,鸡以及鸡蛋,到时和胡大哥的运输队洽谈,不怕没有销路。www..cc

    此话一出,心思最活络的周老四首先就是心中一动,梨园野草茂盛,在里面养鸡几乎是一本万利,鸡屎还可以肥沃土地。

    这样一来,承包梨园一本万利啊。

    想通了之后,他首先便举起了手道:“我愿意,我愿意承包梨园,只是承包的资金?”

    周长青见到周老四抢先,赶紧搡了搡一旁的老爸,顿时周老二也举手,“我,我也愿意。”

    周长柏笑着道:“还有考虑的时间,下面还有两个方案,别急!”

    只不过,看两兄弟的神情似乎都有种势在必得的样子,他淡淡一笑道:“第二个方案,开办砖瓦窑!”

    此话一出,三兄弟顿时动容。

    要知道现在整个花枝镇,只有镇公社官方的一家砖瓦窑独大。

    昨日去镇公社,周长柏着重提了在大梁村开砖瓦窑的事。

    一是顺应形势,现在花枝镇十里八村,都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一些万元户。

    首当其冲的,就是推翻家里的土坯房,要修建青砖和红砖的大瓦房。

    镇公社的砖瓦窑供不应求。

    以前村里谁家想要用砖用瓦,还得村支部开条子到镇公社审批才行,不然就得有熟人,买出来可麻烦了。

    加上十里八村的几乎都没什么钱。

    大多都住的是土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