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九章 户部来追债

    史湘云哼着小曲,小跑地来到宁国府。

    小哭包今天不哭了?

    笑盈盈的,这是有喜事发生?

    探春等人取笑她。

    史湘云不计较,乐呵呵地说道:我必定不会这么倒霉。

    真给哥儿说准了,我叔母将大部分东西还给我了。

    只可惜我娘给我的嫁妆算是没了。

    那你就多多写文章,自己给自己攒嫁妆。惜春提起笔来笑说,哥儿让我好好写文章,等他成亲了让我给他送一份大礼。

    对啊,我怎么忘记这一茬了。

    彩屏给史湘云送来了一套笔墨纸砚,让史湘云好好写文章。

    史湘云说道:听家里人说这边的债务也不少,亏空能填上吗?

    必定是能的。

    家大业大这点钱怎么都能拿得出来。

    这点钱还真拿不出来。

    即便有王子腾在上面压着,有贾敬去周旋,这一笔亏空还是到了十三万。

    他问贾敬,祖父,这钱数太多了,就不能往下压吗?

    贾敬摇头,这些都是真实签章的,兵部的人没有弄虚作假。

    户部的人也查实了,都是你爹当初亏空下的账目。减不掉,只能扛下来。

    贾敬叹息,对贾蓉说道:这些俗事还是需要你出面,如果你办不了,就问一下隔壁的老爷们。

    这笔钱砸锅卖铁都要补上,这对你的仕途影响很大。

    如果补不上你明年的会试就没有参加的名额了。

    都说三年考一次,其实不是所有考试都是三年考一次。

    是举人考试三年考一次。

    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贾蓉需要参加明年的会试,中途就不能出现失误。

    贾蓉看到这一笔数目,恨不得弄死贾珍。

    干啥啥不行,吃喝玩乐第一名。

    纨绔就算了,还被人算计,用贾珍的签章去做了很多贪污的事。

    贾敬闭上眼睛,开始吐纳做功课。

    贾蓉拿起账本离开。

    回到书房,贾蓉将账目往桌子上一扔,这些日子赚到的钱都不够填这个窟窿。

    冬子:就怕老爷拿回来的钱不到这里的十分之一。

    依照老爷啥事都不管,只管吃喝的性格来说,十三万两银子里有一万两拿到手花就不错了。

    周笋。

    大爷。老奴在。

    府里还有多少现钱?

    银子没多少了,不过两万两。日常支出大,这些也勉强够用。

    不过府里的古董多,从赖二那查抄的好物也多,大爷是要典当吗?

    才两万两,太少了。

    自己私库里有四万两银子,加在一起就是六万两银子。

    远远不够十三万两。

    得要找人借钱。

    到隔壁去借钱,去找贾母借钱。

    吴四海匆匆走来,大爷,外头来了好些官差。

    有户部的,还有兵部的,手里拿着好些账册,似乎来催债的。

    贾蓉站起,迎出去。

    官差早已经进入正堂,镇国公和户部侍郎坐在堂前,占据左右,完全当自己是主人。

    也是他们一个勋贵爵位高,一个又是实权的官员,哪一个不比贾蓉这举人好?

    贾蓉进入拜见。

    镇国公先开口,贤侄可知我们来是为了什么?

    都是为了那些账目?贾蓉答道。

    对,账册已经算出来了。

    这些都是你爹当年在任时留下来的亏空,原本是你有爷爷那一份的。但看在你爷爷成了真人,当年在位上也兢兢业业,兵部就不追究他的责任。

    但贾珍的糊涂账一笔也不能少。

    镇国公拿过抄录的账册往贾蓉脚边一扔,仔细看好了,这些都是你爹办下的账目。

    镇国公对贾蓉是毫不客气。

    户部侍郎扮演红脸,哎,国公大人不要为难一个小子。他毕竟是个没成家的小子,这些事哪会懂。

    户部侍郎笑说:去请你家大人出来。

    贾蓉说道:祖父正在做功课,不许外人打扰。家中的事,我来处理就成。

    既然如此,这里十三万两白银,立刻交上来,不然抓你进大牢,剥夺你举人的身份。镇国公吓唬道。

    贾蓉面不改色,身形不颤,一点也不怕吓。

    贾蓉:斩首示众,也得问审,上报,秋后处斩;两军对战还得发一篇檄文,问清双方主将姓甚名谁。

    国公大人一上来就要钱,莫不是知道我家金库在哪?知道我家有几两碎银,几枚铜钱?

    其他的官员看贾蓉不卑不亢的模样,显露出一丝欣赏。

    文臣:这小子有傲骨。

    武将:这小子胆子不小啊。

    户部侍郎偷笑,笑镇国公被一小孩给堵住话头。

    镇国公怒火上头,但面上不显,这十三万两你是给还是不给?

    贾蓉说:国公爷叫做的事,当然照办。不知道这期限是多少?

    镇国公问:给你半个月的时间足够了吗?

    半个月的时间哪够?即便是变卖家财,也要一个月时间。

    更何况宁国府败落的消息早就传出,宁国府能拿出十三万两吗?

    不过这半个月也好,能够逼宁国府卖掉东西。

    众人心怀鬼胎,想要从宁国府身上咬下一块肉,用最低的价钱将宁国府的资产变成自己的资产。

    贾蓉说∶既然户部兵部都很缺钱,等着要钱花,半个月去还债,必然误了两部的大事规划。

    半个月都不要,你还想要几天?

    镇国公心中窃喜,问∶你要几天才能凑上这笔钱?

    贾蓉说∶只要三天。

    镇国公说∶金口玉言,可不能开玩笑。

    贾蓉说∶怎么敢跟国公爷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凑不上这笔钱,甘受重罚。

    镇国公很高兴,笑容显露了出来,好。三天之内你给不出十三万两,你需要每日到兵部去跪上三个时辰,替你父亲还利息。

    绝不后悔。

    户部侍郎站出来阻拦,不行,这也太重了些。

    侍郎大人你放心,老夫也不是不怜爱后辈的人,不会要他性命。

    贾蓉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诸位到这来搬银子。

    镇国公冷笑等着看贾蓉出丑,我们走。

    户部侍郎叹息,哥儿有骨气,很硬气,但你三天凑够十三万两是不可能的。

    是啊,你要争一口气也要从实际出发。即便是从金陵老家要钱来,也要快马加鞭跑上五六天。

    贾蓉拱手:多谢诸位大人关心,小子已经找到法子。

    众人见他胸有成竹,也就不多说,只以为宁国府是真的藏有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