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9章 联合执法队出动

    “所有罪官,必须老实交代自己的问题。

    若有人诚心悔过,允许他留在原来的岗位上,继续工作一年时间。

    若其能在一年时间之内做出成绩,功勋司如实统计他的功勋。

    这种功勋,在其服刑期间,也可以使用。

    比如:

    某人的定刑是服劳役三年。

    但因他要继续工作,缓刑一年。

    在这一年之内,他立下极大功劳,按功勋升为伯爵。【1】

    【6】

    【6】

    【小】

    【说】

    一年后此人前去服劳役,按伯爵服役标准。

    三年劳役结束,此人可正常获取伯爵的一切待遇。

    若有人中途逃跑,立即拿其家人问罪。

    并且,裁决司将会出动。

    即使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将其首级带回来!”

    众人听到最后,都在心中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夏国,裁决司几乎是半公开地在活动。

    裁决司的性质,以及裁决司做过的大事,官员们大都知晓。

    除了在孙坚那里吃了个小亏,裁决司一直是所向披靡。

    从裁决司成立至今,死在裁决司手中的人,至少有四五百人之多!

    被这样一群杀神盯上,若无足够的保护根本不敢出门,晚上睡觉也得睁着眼睛。

    徐庶稍一琢磨,也觉得赵云此举可行。

    毕竟。

    在逃不掉的情况下,罪官们的唯一选择,就是好好地活着。

    要想让余生活得更好,那就得努力去挣功勋。

    而只有还在官位上,才有机会挣下更多的功勋。

    若是功勋挣得多,说不定真能弄个爵位。

    有爵位就是贵族。

    贵族服刑,肯定要比普通人轻松。

    徐庶朝赵云拱手:“大王思虑周到,庶便照此处置那些罪官。”

    说罢,就坐了回去。

    赵云看向其他人,淡然道:“大家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官员们面面相觑,并没有人站起来。

    “那就这样吧!”

    赵云说罢,直接站起身来。

    担任朝仪官的侍女连忙上前一步,高声喊道:“退——朝——!”

    殿中官员一起站起来,与院中官员们一起,朝着赵云躬身行礼,嘴里喊道:“恭送王上!”

    赵云挥了一下衣袖,就向侧门方向走去。

    待赵云进入侧门,朝仪官再喊:“礼——毕——!”

    殿内殿外的官员们这才直起腰来,纷纷向外走去。

    今天这次朝会,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使得官员们大受震憾。

    心绪太过复杂,就连彼此交谈的兴趣也是缺缺。

    当他们走出宫门,便见到了先前主动站出来的那些官员。

    这些人全都跪在地上,脑袋深深地低垂着。

    在他们周围,站着一圈担任王宫侍卫的禁卫司士兵。

    徐庶这才记起,这里还有这么一群人。

    不由得四下扫视一眼,将张松和许定叫了过来。

    刑部尚书一直空缺,张松兼任刑部左侍郎,许定担任右侍郎。

    “这些罪官,你们两位要优先处置了。”徐庶严肃地说道。

    张松双手一瘫,苦笑道:“元直啊,你是要累死我吗?”

    张松还有内阁阁臣和工部尚书之职,平时主要都是忙着这两边的事情。

    徐庶微微点头,又去看许定。

    许定稍稍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许定是法家当代首领,做起刑部的事情,也算是专业对口。

    不过。

    夏国初立,新法典还没有。

    赵云就交给许定一个任务,让他编撰一部新法典。

    为了弄出一部适合夏国的法典,许定大半时间都在各地视察和走访,把刑部的工作大都交给了下面的几位司正。

    “如果有什么疑问,你就过来寻我。”徐庶交待了一句,就与张松一起走了。

    回到内阁,徐庶与张松和慕容平安商议了一阵,就一连写了十几道命令。

    这些命令被迅速送到赵云书房,被盖上国主大印,又拿了回来,下发到了各个执行部门。

    然后!

    安全司,警务司,督察院三个部门的人,组成一支支联合执法队,直奔各地而去!

    此时,时间已近午时。

    天然居二楼。

    007号雅间。

    中央的圆桌周围,坐了四个人。

    分别是:

    林昆,季氏,岂可修,糜荣。

    林昆是巡查司的人,刚刚荣升协领,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他单手举着酒杯,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眼睛盯着桌子对面的季氏。

    季氏早已没有当日的落魄模样。

    身上穿了一套合身的细布衣服,头上挽个美人髻,肤色白净,眼睛明亮,看起来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

    她低垂着脑袋一动不动,似乎正在沉思。

    然而,她那紧紧地抿起的嘴唇,显示出她内心正在承受煎熬。

    就在刚才,林昆对她说,愿意出价一百贯,将她的【花月楼】盘下。

    不仅如此,她必须继续担任【花月楼】明面上的老板,并对外宣称【花月楼】依然为她所有。

    【花月楼】

    是座歌舞伎馆。

    在里面从业的女子,都是从洛阳皇宫里出来的宫女。

    季氏是【花月楼】的老板,却不是唯一股东。

    买地和修楼,一共用了近五千贯!

    她和姐妹们的钱不够,又拉了岂可修和糜荣入伙。

    为此,她们付出了四成的红股。

    楼成以后,凭着来自皇宫的歌舞表演,生意一直不错。

    且不谈林昆开的价格就像在明抢。

    若是让林昆将其买走,她的心血就付诸东流了。

    五十几名拿出全部积蓄的姐妹,后半生也没了依靠。

    但是,林昆是夏国的高官。

    若想对付她们,她们的生意绝对做不下去。

    而且,林昆一次性就把【花月楼】的三个最大股东全都找齐了。

    一副必欲得之而后快的样子。

    她若拒绝,以后能否在夏国立足都很难说。

    岂可修和糜荣都已登记成为夏国人,乃是夏国国内数一数二的民间大商人,见识过许多世面。

    但是!

    就在刚才,两人已经委婉地劝过林昆,林昆却根本没给他们面子。

    两人并不看重【花月楼】那点红利,便很有默契地闭上了嘴巴。

    若是季氏点头,他们现在已经写了转让契约了。

    立契约,是夏国商务司推行的。

    理论上,需要官方公证,契约才有效力。

    而实际上,很少有人去官方公证。

    大家都是私下立约,依靠彼此的信用确保契约的有效性。

    时人都很重诺,目前还没有出现过毁约的情况。

    “怎么,还没想好吗?”

    林昆显得不耐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