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3章 好好的日子,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

    到了供销社门口,两位男士不停的往前挤,然后把身边的人扒拉开,给身后的两位女士让道。

    因两人长的比较高大,又冷着脸,被扒拉开的人瞧着他们不好惹,只能默默生气......

    杀出一条路后,四人按照自己的职责快速分头行动。

    供销社为了应对年底这几天的大采购,临时加派了两个售货员。

    不大的供销社,即使有4个人站柜台,一样忙的脚不沾地。

    尤其是卖烟和卖酒的地方,人最多。

    顾辰北张开手臂为赵向秋开道,艰难的往买烟的柜台挤,到了柜台前,手臂也没有放下,避免她被后面的人挤到......

    赵向秋见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要买的东西,而售货员大多时候都听不清,顺手拿到什么就往柜台上放,谁要谁付钱。

    赵向秋见此,憋足一口气,猛拍一下柜台,“啪!”的一声差点没把柜台玻璃震碎了。

    之后扯着大嗓子喊:“1条大红花,5条公鸡!”

    这么大的动静和气势把周围的人和售货员吓的一愣,供销社内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发现没有异常,继续叽叽喳喳说着自己要买的东西的名字......

    呆愣中的售货员,凭借本能的把东西递给赵向秋。

    虽说有理不在声高,但抢货的时候,和理没关系,主要在于声,瞧瞧,任务不就完成了吗?

    赵向秋正准备付钱时,顾辰北插话:“再拿两条公鸡的烟,还有你们那分装好的酒给我也拿两壶。”

    售货员狐疑的看着他,想着这个男人怎么和女人一样不讲道理,居然插队!

    顾辰北解释:“我和这位女同志一起的。”

    说完递了5块钱给赵向秋,让她帮忙一起付款。

    赵向秋以为他给自己买的,反正都已经排到跟前了,赶紧把钱付了转战下一个柜台。

    “是的,我们一起的,你帮忙把钱结算一下。”

    为了方便一些没带酒壶的人买酒,也为了提高效率,供销社提前分装了一些地瓜烧酒,2-3斤的样子,1块钱一壶。

    8条烟,2瓶酒,一起13块2毛钱,赵向秋利索的付钱,然后转战买鞭炮的柜台。

    虽说现在不让放鞭炮,但农村管的没那么严,给小孩子玩,大家更不会扫兴的去干预了......

    在卖鞭炮的柜台,居然意外碰到了罗小海和张根生他们,不过他们不认识赵向秋,这会儿都专心的趴在柜台上挑选鞭炮和玩具。

    应该是给家里的弟妹或孩子买的。

    腊月24,赵向秋给他们最后补了一次货,为了感谢他们用心打听消息,也为了让他们今后继续打听招工的事,特意给他们发了年终奖,一人一匹瑕疵布,两斤面条,一斤白糖再加一条肉。

    把罗小海几个青年小伙感动的眼泪哗哗流,发誓今后一定誓死效忠三爷,倒把赵向秋整的不好意思了。

    今天看几人个个红光满面,又换了新衣服,看来货都卖完了,挣的还不少,才会给家里的小孩子买玩具之类的。

    罗小海几人确实挣了不少,家里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用挨饿受冻,还有不少结余,今年三爷又额外送了布,全家都能做件新衣服穿。

    这种有情有义又有本事的老大,谁不喜欢跟着?

    赵向秋没有和罗小海他们挤,站在一旁等了几分钟,罗小海他们走后,她才去柜台挑选......

    顾辰北因此诧异了下,觉得这不是赵向秋的作风。

    不过他什么都没说,自己现在就是个安保人员,其他的事不是自己该问的。

    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怕孩子们伤到手或拿去害人,赵向秋买了5挂伤害力不强的鞭炮。

    二栓说的糖,赵向秋没有买,自己空间里多的是,到时拿给孩子们就行,主要是供销社里卖的,她看不上。

    见新到了几本小人书,赵向秋也给买了。

    上次买的小人书,几个孩子都爱看,虽然不认识里面的字,但不影响他们看图看的津津有味。

    赵卓妍怕露馅,装作什么都不懂,和大栓他们一起在那瞎掰扯,胡编故事情节,当时没把赵向秋乐死......

    从供销社出来,赵向秋出了一身汗,纵使有顾辰北护着,但人太多了,也会被挤到,主要是闭塞的空间,大家身上自带的热气,让供销社里的温度比外面高出好几度,不热才怪。

    冷风一吹,赵向秋不禁打了个寒颤,赶紧将衣服裹了裹,往赵母他们那边跑。

    朱小莲的战斗力也不弱,赵向秋刚出来,她和赵向夏也拎着三壶酒出来了。大风小说

    东西买完,大家眉开眼笑的往家走......

    没走几步,居然碰到了王新平,不过他和赵家的怡然自乐不同。

    王新平满腹愁容,失魂落魄的游走在公社大街上。

    他也看到了赵家人,然后装作不认识一样和他们擦肩而过。

    赵家一大家子在一起,他是有多傻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搭话?

    是嫌之前被他们家打的不够狠吗?

    况且自己现在不想说话,也没心思说话。

    秀莲走了,还把两个孩子和家里的钱一起带走了,趁着自己睡着时半夜偷偷跑的。

    就在家里的青砖房被拆的当天晚上跑的。

    没有留下任何的话语和信件......

    王新平知道,杜秀莲受不了乡下的苦,肯定跑回京都了。

    他给京都的家包括老丈人的家寄了好几封信,却像石沉大海一般。

    给老丈人的单位打电话想了解一下情况,顺便和老丈人套近乎,对方一听是他的名字,马上挂断,不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

    今天来公社,是重新寄信,然后看有没有回信。

    但很遗憾,什么都没有。

    王新平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为何会变成这样,幸福美满的家没了,前途现在也是堪忧,好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好好的日子,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

    王新平不想和赵家人说话,大过年的,赵家人也不想给自己找晦气。

    大家各自过自己的日子,互不干扰就行。

    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何必总是盯着小人,给自己找不痛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