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七章:神武元年(3)

    大年初一,天气晴朗,父亲在崇政殿称帝,建国大宋,年号神武。

    父皇追谥了三代皇帝,其中祖父为高祖皇帝,重新修葺山陵,号为孝陵,置三百户守陵。册封母亲为皇后,韩姨妈和薛姨妈晋封为皇贵妃。

    大哥当仁不让地成为太子,我和三弟及四弟,分别被封为仲王、信王、任王。多年之后,我当了皇帝,有人说起我当初的封号,仲王者,人中之王也,必然是皇帝呀!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听了笑笑,其实这个封号,父皇是考虑兄弟之间不分伯仲!

    据说,薛贵妃对于父皇立大哥为太子非常恼火,哭闹了半宿。而母后的身体却是不太好,强挺着盛装出席了开国大典。

    而关烈被封为太子太师兼枢密院正使。关五州则成为兵部尚书兼铁甲军都统。薛长卿是户部尚书,薛仲卿则是内军都统。

    黄益是内大臣兼吏部尚书,舅舅是外大臣兼礼部尚书。几个叔叔被封了郡王,除了六叔来了之外,其他都没有来,包括我的两位亲叔叔,而父皇毫不犹豫,直接让六叔做了工部尚书。伴随着有节奏的的钟鼓声,在众人跪拜之中,父皇发表了训言,归根结缔,大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统一天下,还于旧都。虽然这个目标有些人现在看起来很是可笑,但望着一脸严肃的父皇,他们不敢有过多质疑。纪大总管高声喝道:“礼成!”殿中顿时山呼海啸般恭贺,恭贺大宋建国,恭贺父皇登基。父皇微笑着看着大家,但我感觉到父皇笑容中的一丝忧虑,也许,这个皇帝并不是好当的。

    父皇安排了酒宴,款待众人。许多人都很开心,确实,化家为国。无形中,就提升了自己的地位,所谓荣华富贵变得触手可及。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其中要有多少辛苦和生命即将要付出!

    大宋,一个承载着太多责任的王朝就此诞生!外面阳光明媚,让人有种春天来临的感觉,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实现统一的目标,在当世建立一个牢不可摧的王朝!

    父皇最大的忧虑,依旧是大宋疆土狭小,人口不足。黄益依旧建议,我朝允许更多流民入境,特别是要吸纳各方人才,同时,和周边国家部落交好,以赢取发展时机。

    就这样,父皇派舅舅出使各国,所谓昭告天下,同时,招兵买马,扩充力量。我的南山大营,依旧归我掌管。父皇眼里,我依旧是个孩子,他听关烈说过,我现在已经有了将近一千人马,号虎卫军。父皇笑了,说:“子英如此胆小之人,也开始统领军马了!好样的!”不但拒绝关烈把虎卫军并入兵部管理的建议,而是给我两个都统和三个副都统的官职,这就意味着我可以有两支军队,同时,允许我授予四品之下的官职,签署公文给吏部即可。父皇甚至亲笔题了“虎卫军”三个字,制成了虎卫军的大旗。许多朝臣不明白父皇的用意,舅舅也是如此,但他虽然不明白父皇这样做的原因,却没有问,而是他马不停蹄,拿着父皇的诏书以及礼物,四处奔走。

    刘平依旧留在我那里,父皇让他做监军,算是朝廷对我唯一的控制。我推荐魏尝和李锋做副都统,他们谁当都统,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且随着虎卫军的扩大,他们的矛盾将越来越深,这也是我最大的担心,所以三弟做了都统,尽管是挂名。每天我都会去南山大营,或者一起训练,或者一起喝酒,我希望我的军队和我不要有太深的隔阂。

    正月十五过后,因为母后常年冬天咳嗽,我一直记挂于心。这天下着下雪,听说舅舅从外地归来,我便从南山营归来,到宫里来探望,不想看到了父皇母后及舅舅都在,正在说事。我过去按家礼拜见了他们,舅舅变瘦了,人却很精神,母后红润的脸,躺在软榻上,喘着气,父皇依旧很平静地坐在一旁,招呼我坐到母后身边,母后看着我坐下,拉住我的手,说:“文白,你看子英是不是长高了,也结实了!”舅舅看我一眼,说:“这一年,子英变了许多!可以说,天资聪慧,处事稳重。”父皇笑了,说:“文白,子英是最像你的,不过,他比你多了些杀气!”又对我说道:“子英,你要好好跟舅舅学习,武夫是不能治理天下的。”我连忙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