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章 元青花!【疯狂爆更求评价票】

    “这么一说,病逝的那位难不成是……逸仙先生?”

    “卧槽!”

    “难道老爷子曾经是其中的一员?”

    “牛逼大发了!”

    “这踏马是历史啊……”

    “想想日记开疆那一位后来干的事情,难怪老爷子心疼酒了。”

    “老爷子不会是在吹牛吧?这属实有些夸张!”

    “就是,根本无从查证。”

    “反正我坚决相信老爷子!”

    “你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老爷子还需要吹牛?”

    直播间顿时大哗,观众们甚至还争吵了起来。

    谁也没想到,老爷子随口提到的几个人,竟是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风云人物。

    这些人物的是非功过先放在一边,不去评价。

    问题在于……

    经历过这一切的老爷子,完全是个活着的传奇啊!

    不止是从民国活到了现在,更曾经亲身参与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

    这样的人生,该是多么的璀璨和炫目啊。

    光是想想,

    就让无数人神往不已……

    现场。

    黄小厨等人,早已经听傻了。

    “老先生,您该不会亲身参与过北伐吧?”

    三叔震惊的问道。

    不过这时候,张浩已经从淡淡的感伤中回复过来,摆摆手,不在意道:“不提了,都是过去的事了。”

    说着,把目光落到了贡酒上,道:

    “这贡酒确实不错,当年我也是见它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拿了金奖,才一时兴起,去了趟内务府把最后一批贡酒给清了仓。”

    “这酒,其实是汾酒。”

    “汾酒有足足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1500年前,就作为宫廷御酒,被载入二十四史。”

    “唐朝诗人杜牧有一句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的就是这汾酒……”

    “乃白酒之始祖也!”

    这说的哪里是酒,是历史,是文化。

    直播间的观众也停下了争吵,安静的听张浩说话,像极了课堂上的学生在认真听讲的模样……

    “不是老爷子说,我都不知道原来汾酒那么牛逼!”

    “长知识了。”

    “历史小课堂……”

    “老爷子在理啊,茅台只是建国后才冒头的,而人家汾酒已经牛逼了几千年了,不在一个层次上……”

    “酒里有文化!”

    “老爷子就是行走的历史书啊!”

    “越听越想喝……”

    茅台到底行不行?

    此刻已经没有丝毫争议了。

    茅台还是行的。

    但要看和谁比!

    在人家老爷子窖藏的贡酒面前,茅台自然就不行了。

    ……

    酒窖这边,黄小厨等人的酒虫,已经被勾得蠢蠢欲动了。

    咕咚—

    黄小厨吞了一口唾沫,热切而满怀期望的看向张浩,“老爷子,要不然咱今个见识见识这酒?”

    真是太馋了,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喝了。

    不止是他,连彭彭和妹妹俩个不喝酒的小辈,这会儿也充满了期待。

    就等着老祖宗一句话了。

    这时,就见张浩摇了摇头,道:“咱们今天不喝这个。”

    ???

    所有人齐齐懵逼。

    黄小厨、三叔和何老师等人,更是欲哭无泪。

    老祖宗,您这把人的酒虫都勾起来了,却来了一句“不给喝”,这……今天要是喝不上这贡酒,好奇心活生生要折磨死人的好么!

    就见张浩笑了笑,越过贡酒这一排酒柜,又向后面走去。

    “今天要喝的,是它。”

    哈?

    难道还有比贡酒,更好的酒?

    大家已经茫然了。

    黄小厨等人,赶紧跟上,走了过去。

    就看到,靠地窖底部还有一排酒柜,窖存着大约十几个青瓷酒坛。

    和外面的泥封陶罐酒坛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光是青瓷坛体,就显得格外的淡雅精致,彰显着一种高贵与格调……

    “这是?”

    蘑菇屋众人都已经懵逼了,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酒。

    “我怎么瞅着,这青花瓷有些眼熟?”

    “不对劲!”

    “反正我是想不到,还能有酒比茅台、贡酒还要好?”

    直播间里,观众们也是完全摸不着头脑。

    “咦?这是……”

    这时候,格致精美的青瓷酒坛却引起了一名观众的注意。

    景德镇。

    百年老字号“罗柄升”瓷号的店铺内,第十三代传人罗耀宗,突然一声惊呼,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绝对是元青花!”

    作为青花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罗耀宗在青花瓷上的造诣,绝对是国内当今第一人!

    他的眼力,自然毋庸置疑。

    “奇怪,真奇怪。”

    不过随即,罗耀宗的脸上又露出了震惊与疑虑,“无论是釉色、青花、纹饰、胎体,都毫无疑问,必然是元青花,而且是其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