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四章:禾下乘凉,亩产两千斤!!

    第八十四章:禾下乘凉,亩产两千斤!!

    斗转星移,一夜时间匆匆而过。

    少顷。

    日出于东山之上,在神州大地洒下万丈金芒。

    而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就醒了。

    眼看天气已经明朗。

    朱元璋走出大殿,脸色肃穆的看着半空中上苍视频中的那行烫金大字。

    【盛世民生(一):民以食为天】

    “呼”

    朱元璋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重重的念道着。

    “民生”

    事实上。

    作为“开局一个碗”的传奇存在。

    在那数百帝王之中,他算的上是唯一一个真真正正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

    也正是因此。

    在所有帝王之中,朱元璋是把“民生”、“粮食”这两个字看的最重的一位。

    这两个字在他心中,甚至超过了什么超级工程、文化建设!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

    那就是如果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是朱元璋,那明朝还会灭亡么!?

    这个问题争论很大。

    但如果是让沈飞来说的话,那答案是肯定的。

    亡不了!!

    别说最后一任,就是换成最后一天,明朝都不会当天就亡。

    如果是老朱这个时候上任,以他的脾气和秉性。

    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帮子天天瞎吵吵的文官集团全给砍了,自己干活。

    明末的时候皇权对朝政把控的还是很牢固的。

    毕竟连崇祯都能说换内阁就换内阁,何况是老朱?

    砍完文臣的下一步,就是砍贪官。

    老朱一定会直接抄家补充军费。

    他绝不会跟崇祯一样去和群臣商量给点钱。

    就一句话。

    要么你们现在拿,要么锦衣卫把你们全部杀光,老子自己去拿。

    朱元璋是个很懂得示弱的务实主义者,该低头的时候绝对会低头,不会去逞一时之勇。

    就算是当日明朝的帝都被攻陷。

    老朱也一定会连夜跑路到南方去,那里可还有个能跟后金死磕几十年的基本盘呢!

    最后一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粮食。

    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中。

    朱元璋也是唯一一位,从头到尾都贯彻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帝王。

    民以食为天。

    只要他老朱能够积攒粮食,那他依然能够站起身来!

    而这。

    也就是朱元璋对这一期盘点这么看重的原因。

    而在同一时间。

    其他各个王朝位面的帝王们,也都纷纷起床了。

    这可比他们日常起床时间早多了。

    并且。

    在起床后他们匆匆用膳之后,就都前往了各自的观圣台中。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

    画卷提前出现了。

    而在画卷290出现之后,众帝王却是没有发现沈飞的身影,画卷上面也没有任何的视频出现。

    在焦急的等待中,帝王们再次聊起天来。

    赵匡胤:“咳咳今天的主题是民以食为天,那肯定就是跟粮食有关系了,朕的大宋虽然肯定比不上那种花家,但想必也相差无几。”

    刘邦:“虽然朕也不知道这种花家产量多少,但从历史教训来看,你就等着被打脸吧。”

    刘彻:“高祖说的没错!等着被打脸吧!”

    李世民:“朕的大唐物产其实也挺富饶。”

    赵匡胤:“李世民。你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你们唐朝人口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八千余万人,而我大宋可是人口过亿!”

    宋太祖赵匡胤这话一出来,李世民立刻就哑火了。

    要是别人和他大唐盛世比起来,他肯定就会反击回去,罗列出一大堆数字出来。

    但要是和宋朝比民生、粮食,他真的没有什么底气能觉得唐朝比得过。

    而在这个情况下。

    唐朝的帝王就都默默闭上了嘴巴。

    而也就在这时候。

    朱元璋开口了:“咱倒是有个新思路,这粮食的亩产大家应该也都懂得,就算是风调雨顺,撑死也就是四百余斤。所以咱认为,种花家应该是在储粮上面有了巨大突破,今天要给咱们看的应该是储存粮食的粮仓。”

    当听到他说的话。

    众位帝王立刻都恍然大悟起来。

    刘邦:“说的对啊!”

    杨广:“此言有理。”

    刘彻:“不愧是我高祖。”

    不过也就在众人议论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却是沉默了起来。

    沉思许久之后,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了一个全新的问题。

    “诸位。你们有没有想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花家究竟有多少人口?!”

    此话一出。

    瞬间又给了帝王们一个新话题。

    始皇:“既然你宋朝都能有一亿人口,那种花家,应该有你的两倍吧,两亿!”

    李世民:“两亿人口?会不会太多,养活这么多人,那得需要多少粮食?!”

    朱元璋:“就算是广积粮,也养不起这么多人吧”

    雍正:“两亿人还是太多了。就算明朝皇帝说的对,种花家建了粮仓,但是万一雨水不好,那粮食肯定不够吃。”

    在讨论之中。

    几乎所有的帝王们都认为。

    种花家的人口,最多也就是始皇说的两亿。

    甚至还不到这个数字。

    能接受这个数字还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到过种花家的太多奇迹。

    如若不然。

    他们估计的还会更少!

    毕竟。

    就是宋朝的一亿人口,就已经足够让他们震惊了。

    而人群之中的王莽看到这个情况之后,则是嘴角一歪,内心嘀咕道。

    “我就笑笑不说话。”

    而也就在众人疯狂议论的时候。

    而再说沈飞这边。

    他已经早早到达自己的录音棚了。

    他先是对准备好的视频进行了最后的修整,然后快速的将所有灯光、仪器设备全都调试完毕。

    然后换上了一套全新的服装——草帽、白褂子、短裤、老布鞋。

    妥妥的田垄风格,麦田守护者!

    而在搞定这一切之后。

    他便站在了镜头前,静静的等待着时间的流逝。

    大概十几分钟。

    万界视频客服清脆的提示音就响了起来。

    “创作者是否同意进入视频之中,为所有位面之人讲解最新盘点视频!”

    没有任何犹豫。

    “是!”

    沈飞干净利落的回答道。

    话音落下。

    他的身形便化作了灵体,被系统吸纳进了视频当中。

    也就在沈飞进入的刹那。

    上苍视频也在万界发出了无比浑厚的通知声音。

    当这一道道声音落下之后。

    各个位面中的百姓,包括帝王都打起精神,将目光投在了上苍视频之中。

    很快。

    伴随着一首诗词的朗读,上苍画卷上浮现出一个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当看到这首诗的时候。

    普通帝王们只是淡淡点头,认为这首诗的文笔还挺工整。

    但是。

    朱元璋却是死死的盯着那最后一句话,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与此同时。

    万界之中的百姓则是全都攥紧了双手,纷纷感慨起来。

    “没想到,这种花家对咱们这些苦哈哈这么上心!”

    “是啊,咱们春耕秋收,顶着大太阳在田地间日复一日的劳作,到最后甚至还吃不上一口饱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不知道这盛世种花家的农民,是不是还跟咱们一样是苦哈哈。”

    而也就在众人感慨唏嘘的时候。

    诗词消失。

    开始了今天的主题。

    【盘点盛世民生(一):民以食为天!】

    【禾下乘凉,亩产两千斤!!】

    【制作人:沈飞】

    刷!

    刹那间,伴随着这条消息出现后,所有帝王,包括万界之中的无数黎民百姓,全都把嘴巴张成了字形状。

    满脸的不可置信。

    只有王莽一个人内心澎湃不已,随后亢奋的喊道。

    “禾下乘凉!”

    “亩产两千斤!”

    “种花家粮食人的梦居然真的实现了!!”

    “都不会再饿肚子了!!!”

    而王莽的喊叫声,也将陷入震惊的帝王们惊醒过来。

    他们再次睁大眼睛,看了一眼半空中的那行金色大字,全都震惊万分的在聊天群里开始质问起来。

    始皇:“王莽。禾下乘凉?亩产两千斤,这是什么意思!!”

    刘邦:“王莽。禾下乘凉?亩产两千斤,这是什么意思!!”

    杨坚:“王莽。禾下乘凉?亩产两千斤,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王莽。禾下乘凉?亩产两千斤,这是什么意思!!”

    赵匡胤:“王莽。禾下乘凉?亩产两千斤,这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王莽。禾下乘凉?亩产两千斤,这是什么意思!!”

    皇太极:“王莽。禾下乘凉?亩产两千斤,这是什么意思!!”

    看到这似曾相识的场面,王莽只是淡淡的回道。

    “还能是什么意思?就字面意思呗。不就是在水稻底下乘凉,一亩田地产了两千斤粮食呗,至于这么震惊么?基操勿六,全都坐下!”

    王莽的话虽然很欠揍,但所有帝王都没有揍他的心思,全都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帝王们不是不理解榜单上的话,只不过他们是无法相信而已。

    即使这个消息是上苍视频发出来的!

    因为这个消息简直就是太耸人听闻了。

    大到可以乘凉的水稻。

    一亩就能产两千斤粮食的田地!!

    这消息听起就像是在告诉众人。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村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良久。

    始皇从这种震惊之中率先反应过来。

    “王莽。这么说,那这种花家岂不是粮食遍地?人人一天吃四顿大米饭?!”

    看到始皇的话。

    王莽“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他被始皇的“反差萌”给搞的绷不住了。

    不过他还是很快回复道。

    “那啥,没事吃那么多大米饭干什么?一天吃的米饭也就差不多一碗吧。”

    见王莽说出这话。

    始皇直接懵了,这么多水稻,一天吃一碗?

    而其他皇帝也都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刘邦:“这种花家什么情况?这么多的大米,不让人吃?”

    刘彻:“不知道啊,这太奇怪了。粮食这么多没必要这么节省吧?”

    汉景帝:“这太奇怪了,朕要是有这么多粮食,肯定让百姓吃大米饭吃到饱!”

    李世民:“对对对,朕也是这么想的。”

    雍正:“太抠门了!比朕还扣!”

    赵匡胤:“王莽。究竟什么情况,别墨迹快点说。”

    王莽:“这么硕大,那大米碳水含量太高,算不得是优质粮食。有的人为了训练甚至一周才吃一次大米!”

    朱元璋:“?!!?种花家的人都会修仙,辟谷呢?”

    刘彻:“我的妈,要是不吃粮食能不能给朕的大汉分一点!”

    帝王们虽然震惊,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

    然后等着观看视频了。

    可是和不曾务农桑的帝王们不同。

    当万界之中百姓们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中很多人都哭了出来。

    “可以在水稻下乘凉?!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水稻啊?俺家的水稻最高才到我半身腰。”

    “一亩地就能产两千斤?我滴个乖乖,那咱们种一年就能吃上快十年吧!”

    “是啊,要是产量这么高,咱们就算是交了地主的粮钱,也能剩下不少吧?”

    “呸别做梦了。”

    而也就在帝王和百姓们议论纷纷的时候。

    突然间。

    挂在半空中的上苍画卷开始动了!!

    那是一个鸟瞰角度的画面。

    入眼的。

    是一望无际的水稻梯田,金灿灿的。

    就像是铺了一地的金子,一个个稻穗股着大肚皮,涨得要破裂似的。

    紧接着。

    瑟瑟秋风吹来,望无际的稻田像大海泛起了波涛,沉甸甸的谷穗像怕羞的姑娘腼腆地低着头。

    当看到这番丰收之景象。

    无论是百姓还是帝王,体内藏不住的华夏“种田”dNA全都躁动了起来。

    始皇率先发言!

    “朕大秦备战之时的农田,也未有如此震撼之景象!”

    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

    始皇可是知道粮草的重要性。

    自己能够横扫六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粮草。

    那是大秦奋六世之余烈,为他积攒的粮草!

    如若不是有充沛的粮草。

    那六国就是拖,也把他大秦给拖死了。

    所以。

    始皇对于粮草的感情还是很重的。

    再说宋朝位面。

    当赵匡胤看到这此等丰收之景色的时候。

    内心甚是感慨。

    别人知道他赵匡胤重文轻武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黄袍加身”的情况。

    是。

    他承认是有这样的想法。

    但另一方面。

    他是真的想让华夏大地修整修整。

    南唐末期。

    全国各地战乱纷飞,群雄割据。

    自己也算是官宦之家。

    但是也为吃饭问题伤透了脑筋。

    年幼时的记忆直到今天还非常的深刻。

    自己的出生,并没有给家里人带来什么惊喜。

    相反。

    父母都是愁眉苦脸。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

    家里多了一个人,也就意味着多了一张吃饭的嘴。

    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立刻雪上加霜。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他赵匡胤刚一成年,就被赶出了家门,让他自谋出路。

    在赵匡胤谋求出路的漫长旅程之中,有大半时间是饿肚子的。

    在路过某个地主家的菜地之时。

    饿的头晕眼花的他,竟是饥不择食直接冲到了菜地里,对着还长在的地里的生白菜直接啃了起来!!

    官宦子弟尚且如此。

    百姓们哪有什么日子可过?

    一路而行。

    他看到了太多没饭可吃,饥肠辘辘的流民。

    他们可不敢冲进地主家啃白菜。

    他们啃食树皮,吃着草根。

    实在不行就直接将地上的土直接吞咽进去,用来抵挡饥饿。

    走了一路。

    触目惊心了一路,这让他看的无比心痛,同时也在内心埋下了太平发展的种子。

    这也是他宋朝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农业的原因!!

    今天。

    当他看到种花家如此富饶之稻田时。

    心绪翻涌。

    久久不能平息。

    而其余帝王。

    虽然没有始皇、赵匡胤、朱元璋感触之深,但也都无不感叹种花家粮产之盛。

    而在这个时候。

    上苍画卷之中响起了一道富有磁性的声音。

    “禾下乘凉。”

    “亩产两千斤”

    “盛世民生。”

    “民。”

    “以食为天!”

    随着这道声音落下。

    画面由远及近,镜头渐渐下沉到了这金色稻田之中。

    而沈飞的身影也终于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只见。

    数不尽的白鹭自由翱翔。

    劲风吹过。

    那层层颗粒饱满的浓稠稻田金浪翻滚。

    而在这稻田之中。

    沈飞赫然就站在其中!!

    那稻田!

    比身高一比八的他还整整高出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