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教了黛玉半日,  林如海不得不认清现在黛玉才一岁出头,纵是再天赋灵秀也不到该读书认字的时候这事实。

    看黛玉用手在纸上比划,又把纸翻过来翻过去拿起来抖听响儿,  林如海也不嫌吵闹,怎么看自家姑娘怎么招人喜欢。

    见黛玉玩儿够了,把纸搁在一边不动伸手要抱,  屋里没了纸张“哗啦”声,  林如海把她抱起来,才想起贾瑚的文章……他还没看完。

    这是过去多长时候了?

    林如海忙抱着黛玉出了书房往正房走,到了东侧间,看见贾瑚立在贾敏身边,贾敏坐在榻上,正和贾瑚讲文章。

    见林如海抱着黛玉来了,  贾敏对贾瑚说完一句注解,似笑非笑看向他“老爷知道回来了?”

    他怀里黛玉张手和贾敏笑“娘!”

    林如海忙近前,  赔笑道“夫人息怒,  辛苦夫人替我给瑚儿看文章。”

    贾敏嗔他一眼,  把文章放在贾瑚手上,再把黛玉接过怀里,对贾瑚笑道“你姑父回来了,  你们两个说罢。都这时候了,估计你岳母和鸾儿也要到了,  你两个往前边书房去,别在这里耽误我们娘儿们说话。”

    贾瑚对贾敏一礼,  应得一声“是”,来至林如海身边。

    林如海也严肃正经道“很是,很是。”

    贾敏抱着黛玉把他两个送到堂屋门口,  看他们背影消失在院门处,一笑,柔声和黛玉道“今儿咱们玉儿的鸾姐姐来,要住好些日子和玉儿一处玩儿,玉儿高兴不高兴?”

    黛玉一字一句问“是,玉儿名字,鸾姐姐?”

    贾敏笑道“正是给咱们玉儿起名字的鸾姐姐。”她再抱着黛玉进了屋子,命心腹丫头“再去看看大姑娘的院子都收拾好了没有。”

    黛玉等贾敏和丫头说完了话,方缩在贾敏怀里,小声说“娘,哥哥,怕。”

    “嗯?”贾敏忙问,“玉儿是怕瑚哥哥?”

    黛玉点点头。

    贾敏笑问“玉儿为什么怕瑚哥哥?”

    黛玉想了一会儿,摇头“不笑。

    ”

    贾敏抱着黛玉坐在榻上,笑得合不拢嘴“你瑚哥哥就是这么个性子,你看他对爹娘都不笑。”

    黛玉嘟嘴“他不好。”

    搂着黛玉笑了一会儿,贾敏看时辰不早了,便把黛玉抱到西边侧间大炕上坐着,命奶娘丫头们看好姑娘,和黛玉道“玉儿,娘要做事儿,你自己玩一会儿,好不好?”

    黛玉早把平日最喜欢的一副七巧板搂在怀里,笑眯着眼睛对贾敏点头。

    丫头婆子们陪着黛玉在炕上玩儿,贾敏便在地下椅子上坐了,拿了账册等物命人开始回事。

    林家才到京中第二日,事儿自然多着,一时管事婆子们来回事的络绎不绝,贾敏都从一个手一个心里调度得十分妥当有条理。

    黛玉在炕上玩一会儿就看一会儿贾敏理事,看得没了兴致就再玩一会儿。

    服侍她的丫头婆子们都看着时辰钟,见要到了巳初(上午九点),便有人悄悄的出去拿牛乳点心等。果然没过一时,黛玉便道“饿了!点心!”

    丫头们都笑道“姑娘别急,马上就来了。”

    没过半刻,提着食盒的丫头和来报信儿说温夫人大姑娘到了的婆子一同到了。

    贾敏便笑问“玉儿是吃点心,还是和我一起去接温姨姐姐?”

    黛玉吸了一口食盒里散发出来的点心香甜气,咽下口水说“姐姐!”

    贾敏笑把黛玉抱在怀里往外走,和她道“今儿许你多吃一块。”

    黛玉立时转笑,把两个小手拱成一团“谢谢娘!”

    林家祖上是世袭侯爵,本只袭三代,到了林如海之父时,因圣恩浩荡,便又准多袭一代。林如海之父去后,侯爵府自然被朝廷收回,但林家积攒几代,又人丁不盛,几世都没分家产,家产极富,早在京中置下宅院。

    现林家在京中居住的这处宅子自然比不得侯爵府,不算极大,但也有前后五进东西跨院还有花园,共几百间房舍,只住林如海贾敏夫妻黛玉,并一二百下人,十分宽敞。

    从林府正门入,过了仪门,自然先是林府正房堂屋

    ,是林如海待客之所。

    过了这处是条夹道,往后便是连着两进的院子,头一进正房五间带着东西厢房,便是贾敏日常起居之所,后头一进贾敏心内已想好留出来给黛玉住,最后便是丫头仆妇们住的后罩房。

    贾敏抱着黛玉行至院门,便见丫头婆子们簇拥着温瑛王熙鸾母女浩浩荡荡的来了。

    两下里都加快脚步,温瑛笑推王熙鸾“你娘在那边儿,你怎么不快过去?”

    王熙鸾笑回一句“我怎么听娘这话竟有些醋了?”说完,她到底紧着往前走,来着贾敏身前,福身道“太太,鸾儿来了!”

    贾敏忙把黛玉放到丫头手里,亲把王熙鸾拉起来,笑拿手指刮她鼻尖,拉着她往前走“一年多没见,咱们鸾儿又出息了不少。”

    行至温瑛身前,贾敏又对温瑛笑道“还得多谢温夫人送我一个好女儿。”

    和贾敏互行了礼,温瑛摇头发笑“从前你是馋孩子,见了我鸾儿就不撒手,如今你自家有了女儿,怎么还这么馋我鸾儿?”

    贾敏笑道“自然是姐姐养的孩子好,让人舍不得。”

    笑过一回,贾敏对黛玉道“这是你温姨,这是你鸾姐姐。”

    黛玉缩在丫头怀里,乌黑流光的眼珠忽闪忽闪,对温瑛王熙鸾拱手“姨姨,姐姐。”

    温瑛许久没见这般可人的小女孩儿了,一见之下爱得不行,和贾敏笑道“你都养了这么个好姑娘了,不用羡慕我的。若我没记错,玉儿才一岁出头,还没到一岁半,怎么就这么懂事儿了?”

    王熙鸾见了黛玉面色健康红润,毫无“先天不足”之状,心内十分自得,和黛玉软声道“玉儿给姐姐抱抱好不好?”

    黛玉犹豫一下,点点头,朝王熙鸾伸手。

    王熙鸾笑眯眯把黛玉接过怀里,道“不管娘和太太怎么争,左右玉儿是我妹妹。”

    贾敏便请温瑛往内行,两人并排走在廊下,叙了寒温和林家一路平安,温瑛便问“瑚儿这孩子也来了?”

    “来了,一大早就来

    了。”说起这事,贾敏笑得止不住,看丫头们打帘子,她先请温瑛进去,一面和她说了早上的事。

    温瑛笑叹“人都说瑚儿面冷心冷,其实这孩子心热着呢。”

    “不是!”这时,王熙鸾怀里的黛玉忽然开口,“哥哥冷!”

    王熙鸾一噎“……玉儿说得没错!”

    贾敏温瑛都哑然失笑,温瑛笑说“我听说现在荣国府上孩子们人人怕瑚儿。咱们还好,玉儿小孩子家,见了瑚儿那张冷脸可不是怕。他在你这师娘面前也不露个笑脸?”

    和温瑛分主宾坐了,贾敏先命人上茶,才笑答贾敏的话“哎呦,温姐姐心下得意有个好女婿就直说,用不着和我还说一半儿藏一半儿的。”

    温瑛喝口茶,笑道“我女婿不是你女婿?你不稀罕算了。”

    却说黛玉是放下点心去接人的,现下人接到了回了屋子,她自然想起来点心。

    但温瑛贾敏正说着话,她想想,小声和王熙鸾道“姐姐,点心。”

    王熙鸾是抱着黛玉坐在下边椅上,听黛玉说了这几个字,她略想也小声问“点心在哪儿呢?”

    黛玉手指着西屋帘子“那边!”

    王熙鸾便大概知是怎么回事儿了,她见温瑛贾敏说完这一节,便笑问“太太,我和玉儿去吃点心了?”

    贾敏看见黛玉正咽口水,忙笑道“去罢,西屋里有玉儿常吃的软糕牛乳,平日我只许她这一顿点心吃两块,今日可以多吃一块。”又命“把大姑娘爱吃的点心果子都端到那屋去。”

    见王熙鸾脚步轻快把黛玉抱进西屋,贾敏不由道“要说姑娘家习武也挺好的,玉儿沉手,我多抱一会儿都要抱不动,鸾儿抱了这么长时间了,竟一点儿不累。”

    温瑛忖度她话里意思,便问道“你也想让玉儿习武了?王家是武将世家,姑娘家学些骑射是常事,鸾儿要习武也不算过分。可林家开·国便是文臣(注),几辈子都是读书人,书香世家,若玉儿要习武,传出去怕有些不好。连鸾儿要请新的习武先生,想更进益些,都是因瑚儿

    态度放在那儿,我才去和我们老爷说的。”

    贾敏笑道“鸾儿父亲是平定边关的功臣,我父亲难道生前没掌过军权?玉儿是林家孩子,可也是我的姑娘,我要让自家女儿身子好些,管外人说什么。”

    温瑛笑点头道“左右你们两口子商议好了就罢了。正好儿我们老爷给鸾儿新请的习武先生要往长了请,请个十年八年的,若你们真定了主意让玉儿习武,到时候把玉儿送到我家就是。”

    贾敏笑道“那也不用,我常把鸾儿接来住不就行了?”

    两个做娘的相视一眼,不禁都笑过一场,温瑛道“前年去年我没让鸾儿在你家住半年?就是今日我也是让鸾儿住在你家给你帮忙的,来而不往非礼也,玉儿也要多到我家去住才是正理。”

    半开玩笑争论完了两个女孩儿该往谁家住的事儿,两人便说起正事。

    温瑛问“论理,我们回来了,我很该到荣国府上去拜望老太太。但荣国府仍在孝期,我倒不好去,只去姑太太家里也不合适。你什么时候去荣国府?替我给老太太、张姐姐和我们家姑太太都带个好儿,顺便把鸾儿也带上。”

    贾敏道“我昨儿已命人送了帖子,定下初十过去。正好这一日是休沐,我们一家子一齐去,我们老爷也能和二哥说话,鸾儿我也带去。”她又笑问“你能把鸾儿给我留下几日?”

    温瑛笑道“若我家无事,鸾儿爱住几日住几日,住上一年两年也无妨。可鸾儿现还担着我家里搬家的事儿,我们家老大媳妇七八月还要生育,我家老二九月娶亲,委屈你先只留鸾儿住上十日二十日就罢了,等鸾儿帮我忙完了这些事,冬日再来。(注2)”

    因王家还有一摊子事儿,王子腾走马上任九门提督已有几日,温瑛除内宅事外,还要尽力帮着王子腾试探京营中各总兵将军们的家眷,林家才到京中,事儿也多,温瑛就没在林家久留。

    是以说了不到半个时辰的话,还不到午饭的时辰

    ,温瑛便要告辞。

    贾敏并没甚留,只说忙过这一时,等王家搬入伯府再好好相庆,又忙命“快去前头书房把大爷请来,他岳母都走了,他不来送送?”

    而此时,王熙鸾已在西侧间和黛玉吃过点心喝过牛乳,还玩儿了两三刻钟的各样玩意儿。

    果然人确实有天资高下之分,王熙鸾心内想道,黛玉现虚岁两岁,实岁不过一岁三个多月,其聪慧灵透之处已能比得上平常两三周岁的孩子了。

    若说吃点心之前能忍住了,先乖乖坐在炕上让丫头们帮着擦手,吃点心时能自己拿着点心小口小口吃得干净,喝牛乳时也能自己就着炕桌捧杯子喝完,吃完了又乖乖坐在炕上等擦手擦脸漱口算是林府家教好。那黛玉吃完了点心,能安安静静坐着和她玩了两三刻钟不吵不闹,还不会说许多字,却能用有限的词语把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那就真是天生的秉性了。

    原书里说,黛玉是绛珠仙草下凡还泪,所以才先天不足,又是天生的仙姿玉质,心思灵巧,气度风流。

    但现下黛玉并无半分先天不足之状,却仍是这么天生聪慧,贾宝玉也是生来带着通灵宝玉,薛宝钗身上也有“热毒”,那这“还泪之说”“木石之盟”“金玉姻缘”之类的还作不作数?

    原书里还写了,是黛玉三岁时那癞头和尚到了林家,说要化黛玉去出家,还说了些“黛玉不许见外人才能好”的话。黛玉六七岁进贾府,之前从没去过荣国府上,林如海一直在外任。

    但如今因各种原因,林如海竟被调回京中任了吏部侍郎,看上去官途比原书还要通畅。林家既在京中,黛玉少不了要跟着贾敏往荣国府去。

    也不知那和尚道士什么时候会给宝钗冷香丸的方子,这两年又会不会到林家来。

    算算时间,离原书故事正式开始越来越近。

    薛蟠、薛宝钗、贾迎春、贾宝玉、林黛玉、贾琮、贾探春,这些原书里的人物一个接一个的都来了。

    她还听得今春史家保龄侯长子之妻终于有了

    身孕,若她所料不错,史大奶奶腹中的正是史湘云。

    但她和贾瑚已经改变了很多,证明剧情并非无法更改。

    那和尚道士若真敢来,凭他们有什么神通,她也敢拿住他们问话!

    贾敏给王熙鸾准备的院子在她正院东边,是个前后足有两进的院子,里面色色布置得齐全。送走温瑛,贾敏便亲带了王熙鸾去看院子,又和贾瑚笑道“你看看,我可没委屈你媳妇罢?”

    王熙鸾红了脸不依“太太,我住我的,和他什么关系?”

    贾敏有意想让贾瑚和王熙鸾多相处一会儿,又怕不合礼节。正是午饭时间,她便先安排一家子一起吃了饭,饭毕和贾瑚道“你替我送鸾儿回院子去?”

    贾瑚忙道“多谢姑母。”

    王熙鸾小声道“我才是家里大姑娘,瑚大哥哥是客,太太怎么弄混了。”

    贾敏便笑问“那你自己回去?”

    王熙鸾低了头不言语。

    把黛玉放在林如海怀里,贾敏笑将他两个往外推“去罢,去罢,磨叽什么。”

    看贾瑚和王熙鸾并排挨着走远了,贾敏回屋问林如海“一上午了,你看瑚儿怎么样?”

    林如海抚须笑道“若照这样下去,三年后一甲不难呐。”

    “习武先生岳父大人给妹妹请了没有?”丫头婆子们都远远跟在后边,贾瑚低声问王熙鸾。

    “你这‘岳父岳母’叫得还真顺当。”王熙鸾先嘟囔一句,方道,“爹说先托边关诸位总兵帮着找找,若找不见,大不了往圣上面前求一位。”

    “圣上面前?”贾瑚略严肃道,“那若不是仪鸾卫暗卫,宫中何处还有工夫高强的女先生?”

    王熙鸾轻叹“我看爹的意思其实就是主动向圣上求一位暗卫,以表明王家忠诚,好过圣上起了疑心,暗地里派人来好。”

    贾瑚道“岳父大人是聪明人。”

    王熙鸾抬头看他“你可要小心。”

    “你放心。”转过一处,阳光方向变了,贾瑚把手中遮阳绸伞也动了动,看阴影把王熙鸾覆在下面,方

    一笑,“我舍不得你。”

    王熙鸾只觉得她面上的笑怎么压也压不下去,脸越来越热,只好低了头转移话题,说起和尚道士的事。

    贾瑚道“若有他们踪迹,你抓不住不用非要抓,以免惹人起疑。咱们走到今日,靠的并非和尚道士。”

    王熙鸾道“我也知道,但若按原书,黛玉是来还泪的,还有一干‘风流孽鬼’也要下世。我本不信什么天数命运,但我既来了,由不得我不重视这些。”

    贾瑚柔声道“若命数真是天定,林黛玉为何会被你治好?连张氏也早就死了,按着命数,贾赦还活得好好的。”

    王熙鸾想了一会儿,笑道“你说得是,是我一时着急了。”

    贾瑚故意道“是你见了林黛玉就顾不得别的了。”

    说话间已到王熙鸾院门,贾瑚在院门口止步,一本正经道“就送妹妹到这里了。”

    王熙鸾也极有大家闺秀风范的行礼“多谢瑚大哥哥送我到此,还请瑚大哥哥也快回去歇息。”

    午睡醒后,王熙鸾留了丫头们在屋里收拾,她带了几个人往正院去帮贾敏理事。

    温瑛已走,林如海便不用避讳,下午是在正院东厢和贾瑚探讨文章。

    离晚饭还有半个多时辰,贾瑚便告辞回府,这回贾敏让王熙鸾把贾瑚送到仪门处。

    贾瑚有心想日日来林家,但他毕竟还在孝中,不好常出门,只得忍住,等五月初十林家来荣国府。

    贾母贾敏母女又是三年没见了,一见了面,自然相拥垂泪,张问雁王宜和等皆劝解,笑说“老太太看看外孙女,真是把姑老爷和姑太太的长处都生全了。”

    王熙鸾忙抱着黛玉凑到贾母身边,贾母抹泪看黛玉果然生得极好,和贾敏有六七分相似,不禁心内安慰了不少,渐渐止了泪。

    贾敏也忙拭泪对黛玉道“这是外祖母。”

    自黛玉学说话后,贾敏和林如海没少在家里教黛玉喊人,“外祖母”三个字是她常学的。

    因此贾敏一说,黛玉立时软糯糯道“外祖母好。”

    “哎!”贾母喜得忙应。

    王熙鸾也和众人都见了礼,贾母抱着黛玉携贾敏坐在身边,余下张问雁抱着迎春,下首坐着王熙鸾,王宜和抱着宝玉,下首坐着贾元春,一屋子女眷说些家常闲话。

    没过多久,东府里贾敬夫人带着儿媳妇尤氏也来了,大家再见礼归座,热热闹闹的说话。

    内中贾迎春贾宝玉林黛玉三个都才二三四岁,年纪尚幼,却被教养得规矩极好,一个比一个招人喜欢,看得贾敬夫人和尤氏都羡慕不已。

    贾敬夫人是发愁自家儿子不成器也就罢了,两个孙子贾蓉贾蔷虽在荣国府跟着一起上学,却看着不如荣国府的孩子出息。

    尤氏是和贾珍成婚了四五年还一无所出,连个消息都无。贾珍又惯是好和姬妾们厮混的,她出身不高,没有娘家帮衬,能在宁国府立住脚全亏婆婆带着,怎敢管丈夫?

    而贾珍越和丫头姬妾厮混,到尤氏房里的日子自然就越少。

    贾珍又已有了嫡子贾蓉,算是宁国府后继有人,因此贾敬夫人也不管贾珍不大去尤氏房里的事儿。尤氏对婆婆态度心知肚明,从不和婆婆露出半分不满。

    但……她毕竟是做填房的,蓉哥儿是宁国府正经嫡孙,往后要承袭家业,她是蓉哥儿继母,贾氏一族未来族长夫人,只要没有什么大事,晚年自然不愁吃穿,可若要想多些是不能了。

    没有亲生的儿子,哪里有人真心待你,真心尊重你?宁国府又是这么个地方,她看了这几年,看出来蓉哥儿也不是那等有心的孩子。她又不似四姑太太一般有娘家,有底气,丈夫也有良心,一心一计的待她。

    四姑太太都三十四了也没儿子,可不管四姑太太往后能不能得儿子,都有了瑚兄弟这弟子兼着侄子女婿,并鸾姑娘这女儿兼侄媳妇,未来必过得比她舒心多了。

    尤氏心内极羡慕贾敏,看了黛玉这等模样儿举止,心里又想哪怕有个女儿也是好的,便不如表姑娘,能和迎春妹妹一样也很好。

    荣庆堂内欢声笑语一片。贾迎春贾宝玉林黛玉三个毕竟是小孩子,教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