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5章 一百九十五章

    新家不必芸娘操心, 穆莳就全部搬过来了,他和别的男人不同,只管外面的事情, 对内里一窍不通,他对细务也很清楚, 虽然是一股脑儿的打包过来的, 但是免得芸娘再从侯府那边过来了。

    尤其是她现在有了身孕, 更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那我明儿再过去给老夫人请安, 今儿把寝房还得收拾好,还有元澄和姝丽的院子也得一一收拾。”说罢, 她还打了个哈欠。

    孙淑人哪里看忍心看儿媳妇这般劳累, 她和芸娘在庄子上日日相处,本身婆媳关系就好,现下儿媳妇怀孕了, 她立马道:“你只管歇息去, 我来收拾,难不成你瞧不上我?”

    她都这么说了,芸娘只好笑道:“您办事,我不知道多放心, 就怕劳累您。”

    “不劳累, 你当我是什么人,没进侯府的时候, 我还在家耍过棍棒, 天天在后院里,我都待的不耐烦了。”

    穆莳也笑:“芸娘,你就先歇着去吧,一路奔波劳累, 难道你是铁打的不成?”

    孙姨娘不耐烦的推着穆莳和芸娘,“你俩都去歇着,儿子,你陪着你媳妇儿,我带元澄和顺利布置院子。”

    穆莳笑嘻嘻的拉着芸娘走了。

    看芸娘躺床上,他满足的也躺旁边,“你不在,我觉都睡不好了。”

    “真的呀,我也是。”芸娘发现自己和穆莳居然是一样的,“每次睡醒了,都找你,可是才发现自己在庄子上。”

    她摸摸肚子,“这个孩子很乖,一点儿都不影响我。”

    穆莳笑:“只要不影响你身子就好。”

    他还是一切以芸娘身子为主。

    黑甜的睡了一晚,次日起来芸娘精神头很好了,她早上同孙淑人还有孩子们一起过去老夫人那边请安。

    孙淑人说起了芸娘有孕的事儿,老夫人喜道:“这下好了,再生个孩子,也不知道会生个怎样钟灵毓秀的孩子。”

    林氏也送了不少补药过来,芸娘自然上门也带着好些土产,大多是这个时节的蜜桃,一篓篓的鲜艳欲滴,翠绿色的叶子看的人心情都好了。

    再有元澄同部曲们一起去猎的皮子,也分了一部分送给长房。

    还有另外芸娘从樊楼买的点心给林氏的小丫头甜嘴,那小丫头是林氏的小女儿,又得老夫人溺爱,现在家中几房陆续搬出,都想快些归置好过年,侯府清静的很,上上下下都宠这个小丫头。

    小丫头嘴也甜,“谢谢三婶。”

    她笑的时候小米牙露出来,吃起来甜滋滋的。

    芸娘又说自己准备过几日办个暖屋宴,只请亲近之人来,摆几桌都够了,让林氏和老夫人都去,林氏忙不迭应下。

    还打趣芸娘,“三叔可是个能人,还说从哪儿移了几棵桃树石榴树过去,看来你们俩口子这是心有灵犀啊。”

    “大嫂你竟然也是个作怪的,我们成婚十多年了,我也是快三十岁的人了,还什么心有灵犀。”

    ……

    要办暖屋宴,这是芸娘的主意,他们搬来这里了,总得告知亲友,自家自立门户之事,不能搬来这里了,还让人日后找她们再去侯府吧。

    姝丽七岁多,正好替母亲打下手,她见娘的字写的那么快,不禁暗自苦恼,自己何时才能和娘一样呢!看来平日里在高夫子那里读书可是千万要认真了,这样才能帮到娘。

    这些芸娘是做熟了的,现如今飞絮和双燕都成了管事娘子,飞絮被派去姝丽那里管着院子做妈妈,双燕则被派去元澄那里照顾。

    这俩是打小就跟着芸娘的,从没有二心,就跟以前芸娘身边的胡妈妈似的,只不过现在胡妈妈年纪大了,早在芸娘的帮助下安享晚年去了。

    楚婆则是管外出大事的,些许小事,芸娘便吩咐素问素馨,“按照我拟的菜单子,按照顺序上菜,八仙桌摆在这儿。”

    “是。”

    再有元澄的小书房由芸娘带着姝丽收拾一番,穆莳占着大书房,小书房便是由两间耳房打通了做成。

    屋内摆着翠竹盆栽,一张方桌,再就是让人送了架子过来,这个好办,穆莳的书房搬出一个便成,其余的陆续让府里木匠做出来。

    桌上摆着秀雅的香炉,甚至还让人在书房盘炕,炕上则放着引枕,芸娘和姝丽又做了许多流苏,墙面则用纸糊,先用一层酱色的纸在墙壁上作底,再用豆绿色的云母笺,随手撕成零星小块,方扁都成,错落交叉,满房都是冰裂碎纹,像哥窑的精美瓷器。

    再在大块的纸上挂上名家书画,以花鸟图为佳。

    又在墙上用花鸟窗和梅窗,放了一个大梅瓶,插上梅花,梅香清冽。

    门口还让人用的蕉叶写的对联,穆莳看了嫉妒的很,“怎么不跟我用这个,你可真是偏心。”

    “儿子的书房不是小吗?再说我也是教姝丽怎么布置,日后姝丽就会了。”

    何处放什么匾额,芸娘素来喜爱看书,一清二楚。

    元澄回来之后便去书院读书,因暖屋宴他还特意请了先生过来,这才得半天假,没曾想一回来就有如此惊喜。

    “娘,这是儿子的书房吗?”

    “是啊,娘布置的,你喜不喜欢呀?”

    元澄喜道:“儿子可太喜欢了。”

    以前在侯府,自己没什么正经书房,现在好了,自个儿也有这样雅致的书房,可惜先生在和爹爹说话,过会只就请先生来自己的书房。

    再有今日来的人中,几个同族兄弟元沣哥,元江哥都要来,请来他自家的书房显摆一二。

    “那好,今日你的小伙伴和族中兄弟都由你自个儿接待,娘让你妹妹去吩咐厨下做了好些茶点,再有咱们从通州庄子带来的果子也让人摆上,那些家中香茗也放茶房。”

    这就是再周到不过了,这孩子还上前抱了芸娘一喜,惹的穆莳拍掉他的手,“你娘还怀着孕呢。”

    元澄撇嘴。

    到了暖屋这日,一大早家中蒸了白米糕,芸娘又准备了精美点心,这些是芸娘自个儿想出来的,分别做了两匣子送给隔壁邻居。

    这是京中习俗,初来此地,都要拜会邻居。

    许仙姑收到糕点后,知道是隔壁穆家,忙回了礼。

    楚婆笑道:“张夫人真是客气,我们家三太太才刚回来,又有身子,不大便利,故而派了我过来。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日后大家多走动才是。”

    许仙姑忙不迭应下,打开匣子,一看是粉色如猫爪似的点心,看起来玉雪可爱,吃一个更是从未尝过的味道。

    “咦,这茶点居然做的比樊楼还要好吃。”

    楚婆便道:“我们三太太灶上功夫极好,张夫人,老婆子我这就要去隔壁陈家了,就不打搅您了。”

    许仙姑让人送走楚婆,自个儿一会儿就吃了半匣子,吃完才后悔,“都说了要苗条点的,这一不小心又吃多了。”

    不过,啧,滋味儿还真不错。

    送去陈明喻那边时,陈明喻正好在家,楚婆把方才在张家说的话,又说了一遍,大概就是自家夫人做的,希望邻居好好相处云云。

    陈明喻当然没有许仙姑那样和善,给了赏钱给楚婆,就把匣子往旁一扔。

    唐氏笑道:“怎么放旁边?也看看她送的是什么点心,我们刚来的时候,也不知道京中还有这个习俗呢。”

    她打开一看,居然是跟猫爪一样粉红色的点心,但是入口就不敢入口了,只说给陈明喻招待请客们。

    在书房,陈明喻忍不住拿出一点尝了尝,味道还真不错。

    再想起夏氏,好像定格在那日她抚着肚子的模样了,穆莳还真是好福气,可若让他再选,他依旧还是不会选她。

    芸娘哪里知道不过是送一匣点心,这些人有这番思绪,她正筹备暖屋宴,妯娌们是最先到的,林氏带了元江和小女儿宝婷过来。

    林氏四下看看,不禁竖起大拇指:“这里收拾的真好,咱们是在桂树下用膳吗?”

    “怎么不是!”

    自家人大概都要开四桌左右,再有穆莳亲近同僚,还有朋友和故旧,整个院子都摆满了,拉拉杂杂的一大群人都来了。

    包括程大夫人荣氏也过来了,夏淇和何天聪结伴而来,周氏忙跟着忙活起来,还是林氏道:“舅太太,有我们在就好了,你今儿是客,快些坐席吧。”

    陈氏也道:“是啊,我们妯娌都是过来帮忙的。”

    这点上陈氏适应能力的确比白氏和苏氏都强,白氏是因为二房子女多,长子是郁姨娘的儿子,郁姨娘还挺得宠,穆节把私房给了不少给郁姨娘,白氏以前宽厚,现在却忍不了,昨儿和穆节争了一处,一夜无眠,一时没反应过来。

    但她到底是宽厚人,虽然之前认为三房导致分家,有些看不惯,可后来得知芸娘有孕在身,她又坐不住了,到底是多年妯娌。

    陈氏混的如鱼得水,甚至还和荣氏聊的很投契。

    元澄则招待着小兄弟们去书房玩,还在游廊上放了小桌子,就年龄相仿的几个人在这里吃酒,好不乐哉。

    大家都羡慕元澄,他已经是个能单独招待客人的大人了。

    这些暂且不提,荣氏在这里吃了席之后,便去隔壁看亲戚唐氏,唐氏一听闻荣氏过来,就喜笑颜开:“您过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荣氏还觉得奇怪,“我先头不是把穆三太太介绍给你认识的吗?怎么你都没去。这样多失礼啊,你们还住的这么近呢。”

    谁知道唐氏道:“您也不告诉我她曾经是我们七爷的未婚妻,这样多尴尬呀。”

    “早就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人家隔壁的张夫人之前还同穆家四爷交换庚帖了,后来还不是吹了,一样来往,那许氏还送了好些东西过去呢。”荣氏就觉得这姑娘太轴,唐家不在京中,她自家也不可能时常顾着她,夏氏为人热忱,性情正直,怎么她这样迂腐。

    唐氏被噎了一下,只道:“那人家又没特意来请我?况且,如今我也有自个儿的圈子,也不必一定同她往来。”

    这话把荣氏气了个倒仰,只觉得好心当成驴肝肺。 w ,请牢记:,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