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六章 祭祖

    老人久久无言,突然老泪纵横,这些日子,家族的确过的有些艰难了,家族渐渐衰落,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有了这条半神序列,叶家全族供养,终究会出现第二个能抗起家族大梁的人出来。

    老人也相信了江禁的确是大哥的弟子,对着江禁说道:“贤侄,在这里多待几日吧,把这里就当成自己家。”。

    “这几日也快到家族的祭祖了,大哥没有回来,你就代替他祭祖吧。”。

    这可让江禁吃了一惊,要知道祭祖可是各家的大事,各家缅怀祖先,延误家族的信仰,告诚后人不忘先辈,子子孙孙,生生不息,万代香火不断。

    江禁回去旅店了一趟,告知公主他要在恩师的家中多待几日。

    免得这段时间一直将自己看做恩人的小公主担心,之后就留在了叶国公府。

    在祭日来临之前,魏国公府从全国各地有大量的人出入,这些都是各个主家和旁支来祭祖的家族子弟。

    这些人有的是富甲一方的商人,有的是位列位列朝臣的官员,更有镇守一方的将军……只要有点势力的家族子弟都会这个时间回来祭祖,

    祭祖之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祭祖则是叶国公府一年中最大的大事。

    为此,叶国公府就算耗费再多的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为了这次祭祖,对祠堂等各种建筑和周围的设施,进行全面的大修葺。

    祭前五日,派家族子弟到挑选为祭天时屠宰而准备的牲畜。

    祀日前夜,由家族的主家安排好祖宗牌位、供器、祭品;乐部就绪,乐队陈设;最后由旁支子弟进行全面检查。

    祭品陈设讲究,祭品丰富,规矩严明。在圜丘坛共设数十列排位,每组牌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

    神位前摆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

    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

    而祠堂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鎛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今日为祭祖之日,时辰一到,鸣钟,叶老爷子率领数百族人往祠堂而去,钟声止,鼓乐声起。

    祭祖大典正式开始。

    迎祖宗英魂回归,叶老爷子更换祭服后,便从左门进入祠堂,至祠堂中央拜位。

    此时燔柴炉,迎英魂,乐奏。

    叶老爷子开始宣读祭文:

    太颜历一百年三月五日,农历二月十七。

    叶家主家叶寂然携六百一十八户叶家子弟祭祖。

    千绿罩野,万籁俱寂;曲水低鸣,顺流而下。

    溯古至今,先人已去;辉代千古,思念永恒。

    太公鱼台,娟娟秀水。尚父垂钓,君子风范。

    今吾叶氏后裔,谨备供品纸钱,致祭于姜氏祖先之灵,而奠以文曰:

    史书记载,吾叶氏之祖先神农氏,即炎帝,乃中华民族之始祖。

    其生于叶泽,声威九州,修火之利,以水德王,始作耒耜,教民稼耕,遍尝百草,发明医药,首辟市场,互通有无。

    使叶炎文化辐射中华大地。“启华夏宏图盖世功勋百世仰,创文明伟业惠明恩德万民崇”。

    帝传位七世,祖居长安,涿鹿、江州,阪泉之战后。

    相传洪武年间,因洪武赶散,第一世祖伯七公偕叶老恭人,从苏州迁至长安。

    插草为标,兴家立业,繁衍子孙,人丁兴旺,英才辈出,高官频现,青史有载,方志流传。

    历经岁月,一千三百余年,三十代人,浩荡繁衍,后代兴旺,家族兴盛。

    百多年前,祠堂得建,每缝祭祖,族人齐聚,祭祀祖先。

    帝国建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老爷子在祖宗牌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拜回拜位,对诸位祖宗英列行三跪九拜礼。

    叶老爷子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乐奏,回拜位。

    叶老叶子到排位前跪拜拜位,乐奏,舞干戚之舞。

    叶老爷子坐到左边的主位上,旁边的老人宣告道:“请六部主家请香。”。

    门口便进来了五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位老人,走到牌位面前说道:“子孙叶商,商贾之身,子孙不孝,不以诗书传家,贯通南北商道,年收千万,供养各族部。”。

    说罢,缓缓坐到右边的第一把椅子上,后面的五个老人也缓缓念出自己的祭词,请了三注清香,在牌位前宣告祭词。

    很快六张椅子上坐满了老人,旁边的老人说道:“请旁支家主请香。”……

    江禁排在第五波,在叶寂然请香之后,跟在他身后请香。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当最后一群幼童请香过后,叶老爷子行三跪九拜礼。

    祭品送燎炉焚烧,铜鼎内已经插满清香,奏太平之章。

    旁边的老人缓缓说道:“祖祭毕,各部子弟归位。”。

    门前又响起风风火火的马蹄声,如同来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