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0章 第二百一十章

    /images/

    第二位客人吃完面后, 意犹未尽。他可比第一位客人会夸多了,先是夸面条的韧劲,然后夸味道调的好调的香, 最后又说赔偿清新可口,要不是蔺洵自己知道,差点以为是自己请来的托。

    他这么一夸,剩下的人都伸长了脖子,纷纷想要来试一试。小江灵机一动,喊了一嗓门:“一共只有三十份,先到先得咧~”

    众人一听, 竟然总共只有三十份?动作慢了岂不是抢不到?当下就有人拍出五文铜钱,“老板,我要来一碗!”

    “好!来一碗!”蔺洵立刻就调配了一碗凉面, 端到客人面前, 剩下的人纷纷涌到摊位前, 想要抢到一碗。他们自己带的碗筷不够, 客人又来的太快,甚至还要去旁边借。

    一通忙乱后, 三十份面都卖了出去,没有座位, 甚至有人捧着碗蹲在旁边吃,也不肯放下碗,吃完后纷纷叹息到, 好吃!

    现在是五月,天气逐渐闷热起来,本来胃口就不太好,不论是什么吃食都吃不下, 尤其是吃一碗肉面,吃的满头是汗浑身都湿乎乎的,十分不爽,而吃凉面又酸又辣,胃口大开。

    小小的摊位面前围了满满的人头,大家都爱凑热闹,总觉得人气旺的摊位肯定卖的东西就好,所以纷纷来看,想要尝一尝。蔺洵只能遗憾的说,今天以售罄,明日请赶早。

    吃不到反而更悬心,客人开始问明天究竟什么时候到,蔺洵想了想,说还是这个时辰。

    明天多准备一些面条,但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客人纷纷散去,蔺洵小江小河开始收拾碗筷,虽然累的慌,但是他们赚到钱了啊!足足有一百五十文!

    小江忽视了成本问题,美滋滋算了起来,一天一百五,一个月就是四两多!一年可就是六十多两!哗,多少钱呐!

    他们仨带着独轮车一路推了回去,路上一直在展望美好的未来,以后赚了钱又该怎么花,蔺洵也没有阻拦他们,赚钱本来就是为了花的,而且想想以后怎么花,还能更好的刺激自己想要赚更多的钱。

    白梅姐焦急的在村口等候,今天弟弟说要出去卖东西做生意,她半是焦急半是欣慰,她跟弟弟的父母早逝,两姐弟相依为命过日子,要不是年纪实在耽误不得,也难得碰到合适的人选,她不打算嫁的。

    未来夫家刚好在镇上不算太远,走路只要半个时辰,还同意她嫁人以后继续照顾弟弟,白梅姐担心以后碰不到更合适的人选,狠狠心才定下来,结果定下之后,弟弟十分不开心,白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总安慰不到点子上。

    现在弟弟终于振作起来想要做事,白梅姐觉得自己应该努力给他捧场。

    她在村口大树下等了又等,总算看到了三人的银子,叽叽喳喳的小江,活泼的小寻还有沉默的小河。

    “白梅姐,你怎么站在村口啊?喔,我知道了,在等小河是吧?”小江最先说话,他撞了小河一下,“说话呀,白梅姐都在村口等你了。”

    “姐,我回来了。”小河半天才挤出这么一句。

    “白梅姐,我们都回来了,今天还算顺利,边走边说。”

    白梅惊讶道:“你们都卖完了?”她还以为顶多能卖出去五六碗,所以几个孩子这才灰溜溜的这么早回来。

    “都卖完了,今天是开堂彩,一售而空。”蔺洵就绘声绘色的把今天顺利开张的事情说了出来,开头顺利剩下的都顺利,而且还有很多人没吃到,强烈要求明天增加数量。

    白梅姐不意还有这样的收获,赞道:“你们真厉害。”

    “是老天爷给面子。”现在天气热,谁会不想吃点顺口的?

    蔺洵把独轮车推回小河家,先把账目记好,约定好了一月分一次钱,而且,早期收入暂时分给小河,让他能给姐姐打嫁妆。

    三人暂时分离,蔺洵看到白梅突然想到他姐姐,现在婚约不知道定没定下?

    老实说,他本来也无意干涉姐姐的婚事,只是这人选也忒差,典型能共苦不能同甘的丈夫,贫苦时赞你贤良淑德,富裕时骂你不能上台面,嫁给他有意思吗?还不如趁早换一个。

    他想要旁敲侧击,看看是不是已经定下,从中捣乱也好下黑手也罢,总要解决掉这个问题。

    杨氏今日继续教导闺女阵法,昨日说了绒毛乱针绣,今天就让闺女一点点试着,看到蔺洵这个点儿回来还有些惊讶,“回来这么快?”莫不是生意不好吗?

    “全卖掉了,所以才回来这么快。”蔺洵蹬了鞋上炕,“娘,哪里做棉花被便宜好用?”

    “你要做被子干嘛咱们家又不缺被子使。”杨氏回答,看蔺洵闷闷不乐的样子,“还是别人托你问的?”

    “是小河,他姐要出嫁了,不是还没来得及做被子嘛!”两床春被两床冬被,棉花价格可贵了。

    “我知道有几家铺子,棉花被价格公道,你告诉小河去。”杨氏因为做刺绣,对这些都有了解,她说了名字后蔺洵记下,打算告诉小河提前去定做。现在可不比以后,下单了也要等工期,不是马上就能拿到的。

    “不对啊,小河买东西你发愁什么?苦着一张脸,差点我以为你什么都没卖出去呢!”杨氏回过味来,连忙发问。

    蔺洵默默的看了蔺静一眼,蔺静还在莫名其妙的整理绣线,插嘴道:“对啊,你搞什么?”

    杨氏视线在蔺洵跟蔺静之间来回扫视,突然顿悟,他这是在担心姐姐出嫁的问题!想必看到小河嫁姐姐,心里不爽快来着。

    这个问题不好当着蔺静说,杨氏打发蔺静去看厨房的热水,安慰道:“你姐姐早晚要嫁人的,这个事你得自己想通。”

    蔺洵叹着气说:“我看村里的姐姐们,一旦嫁出去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娘家一趟,多难过,难道不能嫁的近些吗?至少想回来就回家。”

    “傻子!树大分家,人大成家,她成了家就有了另外一个家庭,要照顾婆母丈夫和孩子,就算有时间又哪里能常常归家呢!”杨氏说着说着自己都怔了,她自己都不记得有多久没回过娘家,现在说这些安慰的空话自己都不信,更何况孩子呢!

    杨氏自己也心疼女儿,但女儿出嫁乃是本分,不出嫁的姑娘是会被人嘲笑的,所以,还不如趁着年华正好好生挑选一个,免得所托非人。

    想到这里,杨氏乘机透露了消息,幸好早先丈夫还在时,就口头定下一门亲事,只是对方迟迟没有来提亲,她作为女方又不好主动,现在拿出来糊弄孩子倒还使得。

    “镇上有一户人家,曾经跟你姐姐定过亲事,静儿以后就算出嫁也不会太远,想要回娘家抬脚就走,你可放心了?”

    “那户人家叫什么?”蔺洵还要缠着不放。杨氏只好说了清楚。她不太记得清女婿的名字,但还知道未来亲家姓艾,以打木工为生,未来女婿是家中三子,正在读书考童生。

    蔺洵从这些信息中核对,正是男主,原来这门婚事还是从前原身爹定下的,想必那是两家门当户对甚至还略高一筹,只是现在败落了。

    蔺洵又问了问当时有无留下信物,杨氏摇头。

    连信物都没有留下,如果对方想反悔岂不易如反掌?只要碰到更好的姑娘,对方肯定会反悔!蔺洵摩拳擦掌,势要搅黄这门婚事。

    杨氏可不知道儿子打着这种主意,她十分欣慰,孩子这是关心姐姐,以后她总要去的,两姐弟能够互相扶持过最好。

    蔺洵既然打听到了消息,当然要去探探底,艾家正好是做木匠生意,他借着小河打柜子的事情刚好探探底。

    第二日早起准备的五十碗面条还是一售而空,前后只要了一个时辰,三人估计着明天还能再加量,赚钱又不嫌多。

    收拾好碗碟,本来又要归家,蔺洵突然说:“小河,咱要不去木匠铺子里问一问柜子和凳子的事?打柜子不比棉花被和新衣服,肯定要提前准备吧?”

    小河犹豫,“钱够吗?”

    “就是不知道够不够才要先去问啊,如果不怎么够,咱们就多卖几碗,多去几个地方,如果够用,就早点定下样式,不合适才好早点改,时间充裕免得来不及。”随机他压低声音,“反正有三十两托底,怎么也该够了。”

    小河虽然不好意思用朋友的银子,但想到打衣柜的确要提前看木料,上了漆还要散味,的确早定早好。

    蔺洵顺利达成目的,三少年带着独轮车,慢慢的靠近了艾家木匠铺。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