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5章 终章:握山河

    将事情都吩咐下去后,东方明起身站在了那张九州地图前,看着标成红色部分的神教版图,他不由的捏紧了手指。

    天下,总有一天变成日月教的!

    日月教与朝廷交手后,战局一直打得很胶着,双方都没有取得能决定整个战局的成果。

    九月底,北西边境上报称,东西突阙联军压境。

    隋帝大惊,李二郎传消息回来,称东西突阙联军人数众多,倘若真的攻打进来,李家军恐难抵挡。

    皇帝大怒,王世充上言称:;这恐怕是东方明和突阙的奸计,他之前不接圣旨,就是意在反叛,现在朝廷大军与日月教交战,就是东方明和突阙之间的调虎离山计。;

    皇帝怒极,下令要求西北军加快对日月教的攻打速度。

    东方明接到东西突阙联军压境的消息后,很快就反应过来,李二郎去往西北是有意为之,之前东,突阙的异变估计就是为了和西突阙联合进攻中原。

    十一月,突阙联军发难于凉州,李家军不敌,退守函谷关。

    此时朝廷大军和日月神教打仗,朝廷军陷入日月教包围,没有办法抽出兵力来北上支援。

    次年年初,突阙大军兵压函谷关,李二郎与突阙联军首领会面,商议之前的约定,让突阙联军见好就收,然突阙违约,并出手打伤李二郎,李二郎负伤逃回里函谷关。

    二月,突阙联军发难函谷关。四月底,李家军牺牲过半,不敌,函谷关落入敌手。

    函谷关破,突阙铁骑南下无所阻碍,直压帝都。

    五月中旬,日月教火枪队与虎雀镇飞虎队于战场协助主力军正面击败朝廷军,自此日月教取得了把此次朝廷伐日月教战争的完全胜利。

    而朝廷军接到命令,急忙北上援京,却正面遇上突阙大军,朝廷军大军急行,军马疲惫,正面遇敌,溃败而散,帝都暴露于突阙铁蹄之下。

    七月,突阙大军剑指长安,长安百姓纷纷外逃,皇帝无奈听群臣谏言,在李家的护卫下南逃至江城,南逃之时,曹公公为救隋帝,死于突阙刀下。

    此时南逃朝廷放出消息称东方明是国之逆贼。突阙联军攻打中原,就是东方明里应外合,给外敌提供了西北边境的防御图,所以突阙联军才会这般顺利攻打进函谷关。

    一时间,天下人皆指责的日月教,东方明更是背负天下骂名。

    ;嗤。;东方明听到这个朝廷给自己安排的骂名后,直接笑了。

    李靖和徐业绩等人脸上都是愤愤不平。

    ;教主!!要说国之逆贼,那李二郎才是真的内奸,放突阙进来的人分明就是他!;李靖气急了直接连风度也不顾了。

    东方明摆摆手:;嘴长在他们身上,我们身正不怕影斜。;

    ;如今皇帝南逃,长安被突阙占领,北方大半落入异族手中;徐业绩忧心忡忡。

    说道这里李靖等人脸色也阴了下来。

    之前五胡乱华,异族在中原大地上肆虐,百姓受尽了折磨,如今历史又再次重演

    朝廷对日月教,尤其是东方明的污蔑,教内的人自然是不把这东西放在手里,事情一出的时候,教内很多学生和百姓都自请为东方明正名,有些大家族趁机在暗中做些手脚,不过日月教出手也很快,趁机就把这些本身就不干净的大家族给清理了一通。

    ;先看着;对突阙大军侵扰中原这事,东方明最后还是决定先袖手旁观。

    ;可是教主!;秦叔宝有些坐不住。

    东方明闭了闭眼,表情颇为冷漠:;朝廷犯下的孽没有理由要我们日月教来承担后果。;

    秦叔宝张了张嘴,最后垂下头。

    皇帝南逃后,一时天下三分:北为突阙,东为日月神教,南边则是南逃的朝廷。

    突阙联军攻下长安后,放任手下在中原烧杀抢掠,中原百姓不断往周边逃难,日月教虽然被冠上了非常不好的骂名,但大多百姓依然选择了逃亡日月教。

    十月底,突阙攻下中原后,并未满足,大军往东前进,直逼洛邑地区,进而威胁到日月教边境地区。

    东方明动员教内群众,开始筹备突阙反击战,因宣传到位,百姓奋起响应,教内群情激奋。

    而日月教起兵讨伐突阙大军,朝廷所宣称的日月教与突阙合谋攻下中原的说法也不攻自破。

    很简单,之前朝廷南逃,日月教没有出手;突阙攻下长安,日月教没有也没有趁机攻打朝廷的其他地方。光这些就足够让一些理智的人怀疑朝廷说的话对不对。

    现在日月教直接起兵攻打突阙大军,用的还是恢复中原的名号。

    你说他是演的?是和突阙联合骗人的?

    谁会的用这么多士兵的命去骗人!?

    同年十二月,日月教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原;口号起兵北上讨伐突阙大军,一时中原百姓纷纷响应,赢粮影从。

    当得知中原地区的百姓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日月教讨伐突阙联军的活动消息后,东方明不由感叹道。;百姓虽然容易受到别人只言片语的蛊惑,但是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但此时他已经不在乌头山内,而是在去往东,突阙的路上。

    他需要知道之前与东,突阙到底发生了什么。

    到达东,突阙后,他发现突阙王为李二郎和突阙王子控制,突阙王庭也被李二郎操纵,时同时他也发现了李二郎身上能蛊惑人心的宝物。

    他动手毁去李二郎蛊惑人的义宝,李二郎蒙受巨大损失。

    之后可汗神志恢复,心中大愧在处决反叛王子后,其欲以死谢罪,被东方明拦下,全解一番后,只要求他下令让联军中的东,突阙军撤军。

    突阙攻占中原的第二年二月,东,突阙王下令撤军。但西突阙仍然占领帝都长安。

    这时东方明派兵压境李二郎势力范围,同时继续出兵攻打西突阙,在火枪队等战争利器的使用,使得日月教大军反守为攻,失去联军帮助的西突阙大军节节败退。

    同年七月日月教收回帝都,收回帝都后,日月教继续攻打西突阙残军,直至将其赶出函谷关以外。

    此时日月教内收到消息称,缩守南方后,隋帝迷恋修仙炼药,不再出现在臣子面前。

    朝廷转而由唐王摄政,但是许是因为难以习惯南方的气候水土,到达江城后,唐王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就算是水土不服,也不至于一年多了还水土不服。;李靖无力吐槽。

    王伯当直接道:;唐王正值壮年,亦是武将,身体强于常人,岂会因此身体渐渐弱?;

    从东,突阙回来的东方明直接笑了:;你们就没想过,他现在坐在了摄政王的位置上,他儿子是否愿意一直看着?;

    ;教主的意思是;李靖和王伯当都露出了非常复杂的表情。

    东方明摊摊手:;唐王估计是中毒了。;

    按原来的历史,李二郎在玄武门变动后,就把自己老爹软禁在了皇宫中,自己成了实质上的掌权人。

    现在这情况太好猜了。

    ;野心勃勃。;徐业绩评论道。

    ;要是没有野心,他就不会做出这些事了。;

    八月,李二郎见突阙大势已去,又见日月教收回帝都,便宣言东方明是想,占领帝都称帝,是天下之大不韪。

    东方明对此没有表态,但下属们听到这话,一时都心中炽热。

    他们认为此时日月教占据了长江以北,人口千万,万民归从。如今更是据守长安,手握洛邑,没有人比教主更适合称帝了。

    东方明认为不是时候,拒绝了下属们的请求。之后日月教积极发展新收纳的领土,打击地方大家族,建立当地的日月教行政系统。

    十二月,东,突阙自愿归降日月教,天下变为东方明与南朝廷两方对立。

    日月教势力再涨,南朝廷意欲攻打北方,重回中原,但是有心无力。

    两年后的,日月教重整中原,获得不错的成果,当年召开官员选拔考试,按照完善后科举制选取人才。一时四方学子有识之人,汇集到长安参与这场选拔。

    南朝廷这边见此气得牙痒痒,却敢怒不敢言。

    当年同隋帝南渡的官员多为关中人,现在看到日月教统治下的中原一派欣欣向荣,因着思念故土,一时间许多人纷纷逃往北方。

    唐王无奈诛杀了许多逃跑之人,这阵风波才稍稍压下。

    日月教收复长安的第三年,日月教动员组织人马,出关攻打仍旧举手在凉州的西突阙,直至攻破西突阙王庭。

    一年后西突阙归降,日月教版图延伸至天山脚下。

    同年,隋帝身患恶疾,病死在江城,太子继位。

    太子上位后不到半年,禅位于唐王,唐王改国号为唐,封李二郎为太子。

    但是唐王在位不到半年,身体渐弱,卧病在床,李二郎身为太子掌权监国。

    南方改旗易帜后不到半年君主病重,朝廷出现混乱,日月教内下属们觉得这个时候是攻打南方一统天下的好时候。

    东方明亦是觉得如此。

    攻下西突阙的第二年,日月教举旗南下。

    日月教南下,唐军多为北方人士,将领不满唐朝廷已久,日月教大军攻来时,直接投降。

    由此,日月教南下势如破竹。

    唐太子大怒,李元霸自请出征,对上秦琼率领的神教西路军,李元霸兵败夔州,李元霸身死。

    三弟战死,李二郎心痛不已。

    发展数年,日月教火枪队已经扩展成三千人的火枪军,唐军的铁质武器,难敌日月教大炮火铳,连连溃败。

    苦苦支撑一年后,新建不过两年的唐国,迎来战败,在攻破江城的前一天,唐太子携唐帝自刎于宫中。

    自此,日月教一统九州。

    次年元月,东方明正式在长安登基,称瞾帝,改国号华,年号元统。

    瞾帝登基后,华国朝廷统一度量衡,积极发展民生与基建,广泛建立学堂和医院,同时移风易俗,鼓励女性进入学堂和社会,参与社会建设。

    经过十年的发展,华国成为制霸东方的庞然大国,政治军事实力几乎是这时代的顶峰,一时间万国来朝,

    在十几年的修生养息后的,华国人口翻了两番。

    当人口统计超过两个亿后,东方明开始了华国的工业革命。

    工厂开始在华国的土地上建立,社会飞速的向前发展。

    而为了更好的发展,需求更大发展空间,华国开始不断向外扩张,陆地上吞并周围的土地,海上万吨的钢铁轮船带着大家的期盼之心探索渺茫的大海。

    元统六十年,那个盛夏,几乎华国的所有人都看到了天边的那道炫目的光柱。

    光柱落在长安,落在瞾帝的寝宫前。

    在大臣们的注视下,明明年已近百,却仍是青壮模样的瞾帝缓缓走进那一米粗的光柱中,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在原地。

    光柱消失后,高空中似有龙吟,似有凤鸣,天空紫气腾来,所有人都感觉到身上一轻,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从自己身上剥去了。

    华国的人相信,华国的开国皇帝——瞾帝,是上天派来拯救世人的,他踏光飞升的故事更是在百姓中口口相传。

    他们也相信,当世人需要他的时候,他还会再次回来。

    神似乎不在人间,但神永远在人心之间。

    ——完——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