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7章 金陵游(二)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正是西方对此长期推崇的信息的传入,才重新唤起了20世纪中国人对琉璃塔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思考。

    大报恩寺琉璃塔在欧洲享有的盛誉,首先要归功于荷兰人约翰·尼霍夫(1618-1672)。

    165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决定派一个使团到中国访问,并要求随团的素描画家,把沿途可能见到的景象以及奇异的建筑物以它们本来的形象描绘下来,作为资料保存。

    当时担任此职的正是约翰·尼霍夫。

    约翰·尼霍夫有关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塔的描述虽然平实,但评价很高。

    让大报恩寺琉璃塔名扬欧洲的,并不是这份报告,而是由约翰·尼霍夫之兄亨利·尼霍夫整理、编辑的《尼霍夫游记》。

    在《尼霍夫游记》中,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已被称作是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提并论的伟大建筑,其独特的造型和无与伦比的美丽,通过文字和版画,被大肆渲染和热情推崇。

    《尼霍夫游记的》出版后,被大量发行,使得大报恩寺塔成为最为欧洲人熟知的中国建筑。

    游记历史上在1665年以法文出版后,激发了欧洲第一个中式建筑的灵感,这就是由路易十四授命,于1670年在凡尔赛建成的特列安农瓷宫。

    此外,大报恩寺琉璃塔之所以在欧洲家喻户晓,还得益于文学等作品的宣传。

    1839年,安徒生就在《天国花园》中提到: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

    这里的瓷塔,说的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

    从大报恩寺出来,郑锦还去了紫禁城,

    南京的紫禁城又称明故宫,起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到大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才基本完工,

    这是一座由南北长五里、东西宽四里的高墙围绕起来的,一系列有着黄色琉璃瓦屋顶的建筑群,其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所继承,是北京故宫的蓝本。

    承天门的朱红色宫墙已经录落了许多显得斑斑驳驳。

    城楼屋顶上有小树和野草,显然许久都没有清理过了。

    宫门口,有几个太监和守护的卫士,但是一个个都没精打采的,

    宫城之内,以承天门为界,门以北是紫禁城。

    穿过端门、午门走进去,迎面依次矗立着奉天、谨身、华盖三座大殿。

    东西两侧还分别建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以及文楼和武楼等宫宇,

    这是以前皇帝接受百官朝觑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三大殿以北,一直到后宰门,属于后廷范围,那里面另有许多名称各异的宫殿还有一座御花园,皇帝的日常生活起居都在那里。

    除了紫禁城这一部分之外,在宫城的南面一条宽广的御道从承天门外的五龙桥,笔直向着宫城的正门洪武门伸展开去。

    御道的东侧,分布着除刑部之外的吏、户、礼、兵、工等五部和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

    而御道西面则是最高的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以及锦衣卫、通政使司、太常寺等衙门的所在地,

    当然了,这些衙门自从南京被清军攻占后,已不复存在了。

    事实上,这偌大一座壮丽宫城自从成祖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已经历了二百多年的闲置岁月,

    到如今,这里早已萧条破败,完全不复昔年的气象了。

    大明皇帝极少离开北京到这南方的留都巡幸,造成紫禁城里的宫殿大多荒废失修,

    就连那些一直有官员派驻的衙门,除了几个有人到部视事一所谓的视事无非是做些等因奉此的例行公事的门堂还算整齐外,大多一任墙垣倾圮,无人过问。

    而自从清军攻占南京后,这里连陪都都不是了,十余年下来,愈发的衰败不堪。

    临近中午,郑锦等人沿着大路行进,走过原贡院所在之后,市面变得热闹繁华起来。

    天气晴朗,春天温暖的阳光从蓝澄澄的天空中斜照下来,把左边一排房屋的阴影,投在宽敝的、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上,投在行人的身上。

    这条南京城里的主要干道原本很宽,虽九轨可容,

    不过自从万历年以来,南京城人口增长很快,买卖兴旺,接到两侧的民居、商铺纷纷侵占官道,渐渐得道路就变得不那么宽阔了。

    加上中午街道上的行人渐多,使得道路愈发的拥挤。

    接到两侧的铺面一家挨着一家,密密麻麻的。

    店铺大多房檐不高,门面宽广,店头的黑漆招牌上写着:

    绸绒老店、网巾发客、杭粉名香官皂、川广杂货、西北两口皮货发售、东西两洋货物俱全、内廊乐贤堂名书发兑、顺昌号通商银铺等类字样,

    有的还是金粉镶嵌的,

    街道上,乘轿子的、骑驴的、步行的人,熙来攘往。

    看到这一幕的郑锦、陈永华都感到十分高兴,

    看来我大明还是很得金陵民心的,只这么短的时间,街市便恢复到这种地步了。

    赵小四乘机拍马屁道:

    这还不是托了世子的仁德洪福?

    现在百姓间都传开了,世子领兵入城后,与民秋毫无犯,士兵‘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听后没有不称赞的,现在自是个个放下戒心了。

    街道上、店铺里的口音,也不再是全然是通行南北的南京官话,南腔北调的口音充斥其间。

    除了来自徽州、江北、山东等地到这繁华之地讨生活的小百姓,操持各地口音的人群中又多了许多衣着光鲜的缙绅大户。

    南京本就是缙绅大户聚集的地方,

    明末以来,动荡和战乱不断:辽东的败局,贵州奢安之乱、闯军肆虐

    各地层出不穷的各种民变,使得当地的缙绅们纷纷来到社会秩序安定的江南,在这温柔乡销金窟中来避嚣。

    他们大多携带着一大家子的家眷奴仆和许许多多的金银财宝,在南京城里城外买房置地,过着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

    之后虽然遭遇了清军破城之劫,但这里毕竟是东南都会,没多久便恢复如常,富庶依旧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