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七章 邀约

    第一百三十七章  邀约

    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

    ——司马光·《洛阳看花》

    秦府众人是分批走的,辅国公带着二房三房的人先行一步,洛阳行台也还有许多事需要处理。

    而安阳长公主却还要再留几日,处理好秦府的产业,再由长子秦哲护送去洛阳。

    秦府家大业大,想要完全搬出临安,完全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更况且,时人总有在各处置业的习惯,临安更是其中必选之地,秦府自然也不会免俗,由此,待到安阳长公主将家中各处的宅子,庄子,铺子和产业都一一安排妥当,又是好些时日过去了。

    只是,随着这些事都被安排好了,明日也就是他们几日离开的日子了。

    前段时间,池程又去了几趟盛幼栖跟她娘的住处,基本上都是安阳长公主安排下去,指使他过来送点什么东西,譬如上次替他们找好的宅子地契,还有一些日常用度什么的。

    不过,会出现如今这种情况,多一半原因,是他阿姐秦见微忙着跟各位表面姐妹们联系感情,整日出去游玩,安阳长公主也惯着她,心想女儿若是离了临安,去了洛阳,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这些小姐妹们也不知多久才能见到了,便随她去了。

    于是,少了一个人选,他如今名义上的大哥秦哲又事忙,得负责去将五军营的兵马调动统筹妥当,自然不能去做这些后宅跑腿的事,这些事,就只能落到池程这个幼子身上了。

    今日安阳长公主难得的没有将池程安排得明明白白,而是将这个儿子放了出去,道:“别说我偏心你阿姐,明日我们就要离开临安了,今日便放你一天假,虽然阿娘也不知你在书院有没有一二好友,但之前好像见你跟池夫人的小儿子玩在一处,那你今日便出去好好玩一日,也同人家好好道个别。”

    说着,安阳长公主便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茶盏,“下次再回来,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好巧不巧的,今日秦见微正好安生待在家中,没有出府去赴那些表面小姐妹们的离别宴,此时正坐在安阳长公主身边,膝盖上乖顺地趴着一只橘色的小猫,她听着母亲和池程说话,神色懒散,手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摸着猫儿顺滑的毛,在听到母亲说到弟弟居然跟池脩他弟关系不错的时候,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立马就回想起了那次他因为旁人说池脩坏话而打架的事,心中顿起微妙之感。

    她阿娘怕是怎么都想不到,如今在秦岭壳子下面的人,已经完完全全换了一个吧。

    思及这般,她也想起了自家阿弟,心头忽而浮起一阵烦躁之感,犹如一团杂乱的线团绕在上面,怎么都理不清的烦乱,期间还夹杂着阵阵难过,此时听到安阳长公主的这句叹息,不由得抿了抿唇,垂眸开口道:“阿娘,何必如此伤感,外祖母还在临安,洛阳又不是太远的地方,只要我们想回来,每年回来看她老人家就是了。”

    语速没有一丝停顿,一句话说得斩钉截铁。

    就是也不知道,到底是在说服安阳长公主,还是在说服自己。

    她膝盖上的猫儿也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主人的情绪,喵喵地软声叫了两声。

    只是安阳长公主熟知内情,了解自家夫君与皇兄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会像女儿想的这般乐观,但在这个时候,她自然不忍心打击女儿的期望,于是也没反驳,便笑着点了点头,转开话头,说起了别的事。

    秦见微心头的那股烦闷总算是消了一点,想起好久没见的阿弟,抬眼瞧了瞧池程,放了膝上的猫儿下去活动,起身替长公主重新倒上一杯茶,出声提议道:“阿娘,我看六郎在书院之中,也就交到了池家四郎这么一个好友,倒不如让他请了人家来家中做客。”

    安阳长公主听罢,也觉得可行,便对儿子道:“听见你阿姐说的了?”

    要不是怕一时之间露馅儿了,池程早就高兴地跳起来了,当即便答应道:“儿子听见了,这便派人去池府送信儿。”

    ……

    且不说秦岭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有多高兴,多么兴致勃勃地收拾着准备过来,在自己书房中正办着公务的池脩听到这件事,几乎是当即,就明白了秦见微此举的意思。

    他放下手中的公文,修长的手指动了动,有节奏地“笃笃”敲了敲桌面,喊人进来,交代了几句。

    最后的最后,自然是池脩陪着“池程”这个不懂事的幼弟一块儿上了秦府的门。

    秦岭在得知池脩要陪他上门的时候,还十分地不乐意,心道我这是回自己家,你跟着凑什么热闹,而且他同池程这个傻小子不一样,早就看出了池脩这人对自家阿姐心有不轨。

    尽管池脩已经是临安城中公认的青年才俊,翘楚人物,然而他自认自家阿姐才是最优秀的,现在这些凡夫俗子都配不上自家阿姐,尤其是池脩这个腹中全是黑墨水的!

    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配得上他阿姐,他还没想好。

    ——反正肯定不能是池脩这种容易招蜂引蝶的人。

    池脩不知秦岭心里在想什么,但这人这一脸的不高兴,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马车中,他放下手中的书卷,抬眼看向秦岭,平静地道:“你阿姐想见她弟弟,我自然也想。”

    说罢这句,便闭目养神,很明显不打算再开口说话了。

    直到此时,秦岭才倏然反应过来,原来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禁十分羞愧,可他自幼性格内敛,一句道歉的话在嘴边转了无数遍,却怎么都说不出口,急的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水。

    眼见马车离秦府越来越近,终于缓缓停在了秦府的大门前,池脩都睁开眼,起身撩起袍角打算下车了,秦岭总算憋出一句:“抱歉。”

    声音还呢如蚊声。

    不过声音小归小,池脩还是听见了,他唇角弯了弯,跳下马车,才回了一句:“无妨。”

    他原本就没打算同秦岭置气,在他看来,秦岭跟自家弟弟也没什么差别,都年纪尚小,还在不懂事的时候,若是真的与他们计较,便计较不过来了。

    只是秦岭能这么干脆的道歉,是他没想到的。

    毕竟他听秦见微跟自己说过,她这个阿弟,人看似温和,实则心高气傲。

    走到秦府门前,池脩摇了摇头,将脑中那些旁的想法都清理出去,让身边人将拜帖递上。

    秦岭也跟在他后头,看着眼前已经被换成辅国公府的秦府门匾,又看了看身前人差人递拜帖的一幕,心里头不由得一阵复杂。

    若是以前有人告诉他,有朝一日,他回自己家中,还要像个客人一样递上拜帖,他一定会嗤之以鼻,可眼前的一幕,却给他诠释了什么叫做“世事无常”。

    ……

    安阳长公主在花厅中见了池家两兄弟,大魏对男女大防并没有那般严格,况且,她与池夫人还有意结为亲家,便没有让女儿避开,反而大大方方地见了面。

    这不是安阳长公主第一次见到池脩了,可无论是第几次见,她都不由得在心中感叹几句,这小郎君,模样着实是生得好,他今日着了一身天青色窄袖直缀,衬得他身姿挺拔,宽肩窄腰,往上便是那张清隽俊美,会弁如星的好相貌。

    再偏过视线,看看自家女儿,她今个儿凑巧也穿了件碧蓝的广袖流仙裙,臂弯挽着轻纱,灵蛇髻上只插了支碧玉簪,端的是濯濯如莲,清丽出尘。

    也是好看的紧。

    安阳长公主不由得在心中笑了笑,心道若是这两个孩子将来成婚了,生出的外孙指不定得多好看呢。

    想到这里,她便同池脩寒暄了几句,就推说自己不甚舒服,抱歉了几句,便让自家女儿带着池家兄弟去自家园子里转转,也让幼子作陪,自己便回了正院。

    待到安阳长公主带着人回去,秦见微招了招手,示意丫鬟们先下去,花厅中再无外人,池程立马原形毕露,狗腿的跑到自家阿兄身边,眼巴巴地看着他,有好多话想说,一时之间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池脩先止住了他的动作,抬起眸子往秦见微那边看去。

    秦见微也正好抬头,只是对视一眼,便看懂了他的意思,弯了弯唇,出声道:“他已经将我们府中的路认全了,让他带你去他的院子吧,你们兄弟俩,也好好说说话。”

    池脩“嗯”了一声便站起身来,对她温声道:“你也是。”

    不等秦岭朝他瞪来一眼,便提溜着池程出了花厅。

    秦见微回过神来,便瞧见自家弟弟这么一副吹胡子瞪眼的表情,不由失笑,与此同时,心中还有几分惆怅与伤感,轻轻笑了一声,便道:“行了,别气了,你阿姐我还没那么快被拐走呢。”

    突然听阿姐说得这么明白,秦岭又有些不好意思了,不由得讪讪,低下头不吭声了。

    秦见微自然是心疼这个弟弟的,他年岁还小,便遇到了这种奇异之事,她自己都不能想象,在身体互换的那几日,他是怎么过来的,想到此处,她的心便更软了。

    自然不与他计较别的了。

    出声唤了声:“六郎。”

    这声一出,秦岭的眼圈倏地便红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