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五章 坚壁清野

    寿春城乃是整个天下最大的城池,甚至连许都都较之逊色一些,其城高约十丈,城壕宽百步有余,若是城内粮草丰盈,军民一心,想要打下来,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

    哈哈,二公子果然聪慧,明公有子如此,何愁大业不成。

    郭嘉抚掌大笑,看着曹铄的眼中,满是欣赏与惊喜,你说的不错,据我们的探子回报,袁术正是打算这样做的,而且他还派出了五位大将分头领兵,阻击我们的五路大军。

    这样一来,那战局就会拖的更久,对我们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曹铄皱起了眉头。

    虽然他开了天眼,知道袁术被曹操大败了,但以前看书上的记载,就是一眼而过,根本没有多大的波动。

    可直到如今自己身处其中,方才知道,其中的诡谲莫测,复杂不明,这完全是从书中所感觉不到的。

    明公正为此苦恼,而召集众文武过去,也是为了商议此事。

    郭嘉摸了摸下巴,淡笑道:一开始,嘉亦为此而忧忡,不过现在,嘉已然是想到了一道破解之法,不知二公子可有兴趣听听?

    洗耳恭听。

    曹铄连忙道。

    郭嘉一笑,随即附耳在曹铄耳边说了起来。

    过了片刻。

    二公子记下了?

    郭嘉站直了身躯,目光深邃。

    果然是条奇策,不过,似乎冒险了点?

    曹铄的眸子先是一亮,不过随即便又是有些怀疑。

    郭嘉毫不在意,冒险?孙子早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岂有不冒险的道理?

    所谓的十足把握,百战百胜,郭嘉是嗤之以鼻的。

    一场大战,影响的因素太多了,就算是孙吴,也不敢说每一场战争在出征之前,都有必胜的把握。

    言之有理。

    曹铄点了点头,不过他还有点疑惑,可为什么,奉孝兄要让我来献上这条计策?

    郭嘉适才说,让他待会儿给曹操献计,而不是郭嘉自己。

    要知道,此计若成,可是不小的一件大功。

    郭嘉抿了抿嘴唇,道:此计唯有二公子献,明公才有可能允诺,而且

    而且什么?

    曹铄追问。

    事成之后,二公子便会知道了。

    郭嘉却卖起了关子。

    曹铄愣了愣,不过却并没有再问下去。

    对于郭嘉,他自然是再信任不过了。

    无论是前者的才华,亦或是忠心。

    好了,走吧,别让明公等久。

    说完,郭嘉便是迈着步子,直朝中军大帐而去。

    曹铄亦是紧紧跟随在其后。

    在曹铄与郭嘉来到账中之时,众人早已到了。

    一身甲胄,腰配青釭剑的曹操神色很是淡然的站在大账上位,在其两旁,侍立着一众文臣武将。

    见过明公。

    见过父亲大人。

    见到来的有些迟了的郭嘉与曹铄,曹操却也并未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便是亲自拿过桌案上的一张羊皮地图,悬挂在了身后。

    诸位,此番之所以召集你们过来,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所为何事了吧?

    曹操一如既往的开门见山道。

    众人点头,面色皆是有些沉重。

    曹铄并未说话,显然,曹操所说的,乃是有关于适才郭嘉说的,有关于粮草以及袁术分兵之事。

    这种事情,对底下的士兵可以不说,但在这里的,都是他的一众亲信以及得力干将,自然没有必要隐瞒。

    既然如此,那大家都说说吧,可有什么良策能够迅速破敌?

    曹操淡淡道。

    虽然,曹操本身便是谋略家、军事家,但同时作为一位优秀的决策者,自然还是要集思广益的。

    明公。

    曹操话音刚落,一身淡蓝长衫,其貌不扬的荀攸便是站了出来。

    公达有何妙计?

    曹操面色柔和。

    荀攸虽然看上去比较年轻,但年龄实际上却也不过比曹操小两岁罢了,今年已经有四十岁了。

    不敢。

    荀攸先是向曹操欠身行了一礼,随即才缓缓开口:袁术经营淮南已经多年,而且江淮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十分富庶,户口不下百万,这些民众,拿上榔头农具是民,而穿上战甲便是兵,想要速取,实非易事。

    曹操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公达说的不错,也正因如此,我才为此苦恼。

    荀攸思索了片刻,然后又道:速取,难度颇大,并且太过急功近利,有可能还会使我们处于不利的位置。

    至于袁术实行的坚壁清野,焚谷断种,以使我们无法以战养战之策,倒是可以破解。

    荀攸的眼眸闪烁着,有着一种睿智的光芒。

    哦?如何破解?

    曹操眼神一动。

    就算无法速胜,若能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极为重要的。

    粮草,向来都是大军的重中之重。

    曹操的屯田制度刚刚实行不久,效果还未展现出来,之前他都是实行以战养战之策。

    所谓以战养战,便是在与敌人的交战中,攻城掠地,获取对手的粮草辎获取对手的粮草辎重,来补给军队。

    而袁术坚壁清野,便使得这一计策无法实行,更别说,袁术竟然还焚谷断种。

    如此一来,就算曹操最后胜了,顺利的入主淮南,最终,这个地方也得最少通过几年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其实很简单,明公可派出一些机警的将士,扮做行脚客商,在淮南散播流言,就说袁术色内厉荏,焚谷烧粮,欲要玉石同焚!

    顺便,再将我军乃是仁德之师,乃是秉承天威,来拯救万民与水火,征讨叛逆的消息散布出去,如此一来,不仅可令淮南的百姓有所提防,还能使我军民心所向。

    荀攸说的轻描淡写,但却令的曹操不由点了点头。

    一旁没有说话的曹铄心中也是佩服不已。

    不愧是被曹操称为谋主的大才,此计虽说简单,但若是实施下去,效果还是十分显著的。

    毕竟,袁术此时称帝,本就不得人心,他还搞个焚谷断种,必然使得淮南的民心尽失!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好,就按公达说的去办,元让,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

    曹操将目光看向夏侯惇,拍板同意。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