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七章

    吴嬷嬷带着满腔怒火回到鹤园, 垂花门后就是假山,假山周围有水塘,两只鹤鸟优雅的漫步在塘边, 不时引颈啼叫。

    穿过花园, 吴嬷嬷来到安氏所在的佛堂, 安氏爱礼佛, 赵氏进门之后为着讨安氏欢心, 特意在鹤园中修建了一间无比豪华的佛堂。

    此时安氏正跪在佛龛前敲木鱼念经,赵氏则陪在一侧, 却精神萎靡, 睡眼惺忪。

    吴嬷嬷是安氏的陪房,从小伺候在安氏身边,年轻时有段姻缘, 原本是要配出府的,但安氏百般挽留, 吴嬷嬷也舍不得主仆情分,便退了婚事,一心一意留在安氏身边侍奉,乃安氏身边第一人, 国公和夫人见了她也得尊称一声‘嬷嬷’,地位可想而知。

    佛堂外的丫鬟替吴嬷嬷打起帘子,吴嬷嬷无需通传直接入内, 这是安氏许她的特权。

    听见有人进来, 原本萎靡的赵氏赶忙挺直了身子, 扭头看了一眼,便倾身自安氏耳旁轻道:

    “母亲,吴嬷嬷回来了。”

    安氏双目紧闭, 口中默念经文,等到一段经念完了之后她才停止,将木槌放在一旁,双目睁开,虔诚的对着佛龛叩了三个头后,才让身侧的赵氏扶她起身。

    “人呢?”安氏扫了一眼面色不佳的吴嬷嬷问道。

    吴嬷嬷不吐不快,便将自己在竹苑的遭遇脱口而出:

    “那四少夫人简直是个毫不懂事的村妇,奴婢与她说破了嘴,都明着告诉她这是礼数,她非但不听,还将奴婢数落了一番。”

    “最后她竟当着奴婢的面儿,带着她那个番邦来的丫鬟出去潘楼吃肘子了,奴婢这一生跟着老夫人也算是有点见识的,却还从未见过这种混不吝的娘子。”

    吴嬷嬷说完,安氏仍淡定自若,倒是一旁赵氏忍不了咋呼起来:

    “我说什么来着,那个女的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草包,跟她说理她听不懂,跟她动手她就拼命,简直比那地头的无赖还要无赖,泼妇一个。”

    “正是,夫人说的太对了!”

    吴嬷嬷一般不与人附和,但今天实在太气,而赵氏说的话正与她脑中所想不谋而合,若非顾及林悠主子的身份,吴嬷嬷也想那样骂她。

    安氏静静喝茶,喝了两口后不想喝了,吴嬷嬷要上前给安氏接茶杯,安氏却看向赵氏,将茶杯递到赵氏手里。

    赵氏愣了愣后才反应过来,将茶杯放到茶几上,心里暗想,这老太婆莫不是把她当丫鬟使了?

    不过这些话赵氏只敢心里想想,当着安氏的面却不敢说,不为别的,只因韩凤平是个孝子,对安氏这个母亲极为看重。

    赵氏可以对府里任何一个人无礼,唯独不能怠慢了老夫人,不过韩凤平也算是疼她了,在他们成亲之后,怕赵氏在安氏这里受磋磨,不知他怎么劝的,竟然真的把安氏给劝到了别院去住,只有年节时才接回来。

    这样赵氏就不必日日侍奉婆母,比上京好些妇人都要清闲舒适的多。

    不过今年的情况略有不同,说来说去,就是因为韩霁和他带回来的那女人。

    因为他们的事,安氏年前被接回来过年之后,就没再提过要回别院,安氏在府里,赵氏可不得日日到跟前伺候着,烦都烦死了。

    “母亲,那泼妇如此怠慢,您怎么好像一点都不生气?”赵氏放完了茶杯问安氏。

    吴嬷嬷也说:“是啊老夫人,少夫人那般无礼,老奴瞧着都生气,您怎的跟没事人一样。”

    安氏淡淡一笑:

    “这不就是她的路数,有什么可生气的。”

    赵氏不解:“路数?”

    “借着她乡野出身的身份,让你们下意识觉得她就该如此不懂礼数,以兵制礼的路数,她可比你们豁得开。”安氏如是说。

    赵氏疑惑:“母亲的意思是,她故意这样的?不能吧,她,她看着真就像个无知愚昧的乡野村妇,说话嗓门儿大破天,什么都不顾忌,还成天称呼国公为公公……您听过哪家正经媳妇儿喊公爹做公公的?”

    林悠回府之后做的事情,说的话,早就有人通禀过安氏,因此安氏心中有数,听了赵氏的话,安氏不禁笑问:

    “我的傻儿媳,也就是你心思单纯,才会中了她的计。”

    “一个乡野女人,能入得四郎的眼就绝不会太普通。”安氏说。

    赵氏还是不信:“那是她颜色好。撇开她的粗鄙性情,那张脸确实生的不错,四郎一时被美色所迷也是有的。”

    安氏摇头:

    “你两年前找的那个爬四郎床的小丫鬟芙蓉,容貌生得就比她差了?那小脸儿多水灵,整个汴京也找不出几个,你看四郎要她了吗?”

    赵氏被安氏提醒后想起,她嫁给韩凤平那一年,想着府里的郎君多,将来他们身边总得安插些自己的人才放心。

    于是她让人在江南寻了十几个模样极其出挑的瘦马,不管嫡子庶子,只要过了十四的男子,赵氏给他们每个房里都塞了一两个,结果其他庶子全把人收进了房,只有一个韩霁,把那梨花带雨,娇滴滴的瘦马从房里踹了出去!

    只是赵氏从不觉得那是韩霁洁身自好,而是怪自己送人的时机不对,毕竟那时候韩霁他娘刚死没多久,他没这个心思。

    不怪赵氏这么想,因为自小她爹身边女人就没断过,长大后,看见身边的男人都是如此,自己嫁的韩凤平就更不用说了,妾侍一大堆,身为韩凤平的儿子,怎么可能不喜欢女人?

    这个想法一直到现在赵氏也没有改变过,仍然觉得韩霁就是看中了那乡野村妇的姿容。

    “兴许,四郎就好她那口!她,她房中……说不定……”赵氏吞吞吐吐。

    安氏怕她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连忙打断:

    “你真是糊涂到家了。若我不在府中,你等着吧,用不了半年,你就会被她压制得翻不了身!”

    赵氏满脸不服,被安氏压下:

    “你怎么不想想,她若真是个普通的乡野村妇,能凭着几幅画,就把自己送到了官家面前,稳稳的在宫中画院站稳脚跟,做上我朝第一位女画官?”

    赵氏如醍醐灌顶,有些事情,她也不是完全不懂,只是不愿意承认一个出身低贱的乡野村妇有那般能力。

    如今被安氏当面提起,她便是有再多狡辩说辞也说不出来了。

    “连母亲都说她厉害,那今后我岂非都拿她没办法了?”赵氏语气不甘。

    安氏说:

    “怎会没办法,你是郡主,她难不成还能越过你去?”

    这话赵氏爱听,不禁挺了挺身子,安氏又说:

    “我这些时日便不回别院了,府里眼看要出人才,你这日日备孕的没工夫管,我总得替你们管着才行。”

    赵氏惊讶:“您不回别院了?”

    安氏瞧着赵氏这表情,和蔼一笑:“我这也是为了你们好不是?”

    “放心吧,待我料理完府里事,还是要回别院的,这府里人多,我还住不惯呢。”安氏看向赵氏的肚子,问:“说起来,你这肚子依旧没反应?”

    赵氏摇头:“没有。”

    “别是体寒,找张太医瞧过没有?”安氏问。

    赵氏回:“瞧过了,张太医说我身子挺好的,就是心急,五脏火旺,让我调理来着。”

    “这子嗣是大事,马虎不得,你多听张太医的,这阵子府里事儿有我盯着,你该怎么调理就怎么调理,赶紧给我生个大胖孙子才是正事。”

    赵氏应下:“知道了。”

    安氏又说:“这段时间我就在府里住着,你有孝心我已知晓,便不用日日来请安了。”

    说了半天,赵氏总算听到一个让自己高兴的事儿了。

    她不愿意安氏住在府里的主要原因就是她不愿日日侍奉婆母,如今安氏主动提出不要她来请安,赵氏求之不得。

    再说老夫人也极不喜欢韩霁这个孙子,年前都不忘折腾他了几日,老夫人继续留在府里,只怕有人比她更难过。

    赵氏当即谢过:“母亲体谅,儿媳谢过。您这边有什么吩咐,只管派人寻我。”

    安氏让赵氏回去休息,等她走后,才收敛慈祥的笑容,对吴嬷嬷问:

    “你瞧着四少夫人是个什么性子?”

    吴嬷嬷先前听了安氏的一番分析,已经冷静下来:

    “之前老奴气昏了头,但听过老夫人那番话后,老奴才觉得四少夫人并非她表现出来那般无礼无赖,她今日与我为难,此时想来,倒像刻意。”

    吴嬷嬷回忆了一遍,肯定说:“四少夫人像是生气了。”

    安氏托着香炉压香灰,闻言问:“她为何生气?”

    “老奴不知。”

    安氏看着手里的炉灰:

    “她气我折腾四郎了。”

    吴嬷嬷恍然大悟:“竟是如此!那四少夫人与四郎的感情真的很好呢。”

    “岂止是好。四郎自小规矩,今年为了她连规矩都忘了,巴巴的去找冯如求进宫,还在宫里大大的露了一回脸,他们夫妻这是憋着要干大事啊。”安氏感慨道。

    吴嬷嬷问:

    “老夫人留在府中,是为了看四郎和四夫人究竟想干什么?”

    安氏托着香炉起身,走到门边,远远的看着院中那株老槐久久不语,好半晌才开口:

    “在别院住了两年,孤寂的很,我倒要看看,现在的年轻人究竟能耍出什么花样。”

    “国公那边会同意吗?”吴嬷嬷问。

    安氏眼角笑出眼纹:

    “用不着他同意,自会有人去说服他的。”

    吴嬷嬷想了想就明白安氏说的人是谁,从旁赞道:“还是老夫人知人善用。”you改网址,又又又又又又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手机版网址w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