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就在诺朗在巷子里等着知情人时,在皇宫里,瑾瑜换下骑马装束,重新妆扮后,匆匆来到宁安宫,对睿哲皇太后说:“姑母,不出所料,果真是有人在蓄意破坏。有人畏罪自杀了,这就是证据。”

    睿哲皇太后听到又出现了新情况,焦急地问:“怎么回事啊?还有人自杀了?”

    “是的,自杀之人应该是闹事组织者推出来了替罪羊。”瑾瑜答道。

    睿哲皇太后满脸凝重,沉默了一会儿,才说:“瑜儿,我们迁到摇苑去确实是件大事,有些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也是正常的,关键要看百姓的反应怎么样?”

    瑾瑜坐了下来,接过芷蕊递来的一杯热茶,喝了两口,滋润了一下干燥的喉舌,然后说:“姑母,我正要给您汇报好消息呢。百姓在听了我的解释后,明白了真相。他们对迁都一事纷纷表示支持理解的,同意跟着皇帝走,愿意到新的地方去生活。”

    “好啊,瑜儿,只要百姓支持,你这趟就没有白跑。解决了百姓的思想问题,其他问题就好办了。”睿哲皇太后很是欣慰。

    “是,接下来,就是大家齐心协力做准备了,把走之前和走的过程中的所有事情都考虑周全。然后,我们就可以上路啦。”瑾瑜高兴地说。

    睿哲皇太后看着信心满满的侄女,露出了满意地微笑。她说:“瑜儿,在走之前,还有二件事要做好,一是让煜祺去佑国寺会见住持大师,另一件就是去和先皇告别。”

    这两件事其实已在瑾瑜的安排中了,她答道:“是,姑母放心,我一定做好这两件事。”

    瑾瑜让姑母休息,自己回到鸾凤宫,刚从书房学习归来煜祺正在焦急地等着母后。见瑾瑜走入宫中,煜祺立刻跑过去,扑到了她怀里。瑾瑜抱住儿子安慰道:“没事啦,一切都解决了,皇帝就等着带着您的子民向瑶苑迁移吧。”

    “情况这么复杂,母后亲自前去,孩儿真是担心啊。现在总算平安归来,好高兴啊!”煜祺懂事地说。

    “儿子真乖!”瑾瑜坐在椅子,把儿子放在自己腿上,和他悄悄说着开心的话。很快煜祺就“咯咯”地笑起来。把儿子安慰好后,瑾瑜让他去练字。安顿完儿子,瑾瑜拉着蝶春的手说:“春儿,今天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不知你知不知道?”

    蝶春惊疑地看着瑾瑜问:“主子,什么秘密啊?让您这么高兴。”

    瑾瑜满面笑意地说:“涵德和怀悦两个人有情有义,这次随我到郊区,涵德在护卫我的同时,一直在关照着怀悦。他们俩非常默契,做事情给我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你看出来了吗?”

    蝶春笑了,说:“我早就知道,他们俩两年前就认识了,互相关照了这么久,日久生情呗。”

    “蝶春,我可是很严肃地在说这件事,你别开玩笑。”

    “主子,我没开玩笑,他们俩关系确实挺好。”

    “蝶春,我想成全他们。”瑾瑜皇太后很真诚地说:“你和图拉的事,我一直感觉内疚。现在,面对他们,我可不想再有遗憾。咱让涵德娶了怀悦,这不是件喜事吗?”

    蝶春闻言快要高兴地跳起来了,怀悦是自己哥哥的孩子,从小来到宫中,如果太后主持嫁给心仪的男子,自己也就了了个心事。所以,她兴奋地说:“真的?主子,要是那样,怀悦可真是烧高香啦。您就是大慈大悲的菩萨,积德积福啊。”

    瑾瑜笑着拍了一下蝶春的脑袋,说:“好啦,不用这么恭维我,这两孩子很般配,很优秀,我很喜欢他们,愿意看到他们幸福。那这事就这么定啦。”

    “定了,太后说定了,就是定了。他们肯定会对你感恩戴德的。”蝶春已经沉浸到幸福中了。

    瑾瑜皇太后把喜事说定后,心里虽说喜悦,可是并没有减轻担心,她一直在惦记着出去办事的诺朗一行。

    此时诺朗正等在巷子里,眼见着太阳快要落山了,可还不见这家的主人回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天边的晚霞本是最让人心静之景,可诺朗此时心急火燎,焦躁不安。无影几次要再上去敲门,都被诺朗拦住了。

    天渐渐要黑了,诺朗的耐心也快耗尽了。他低着头踱来踱去,当他再抬头远望时,终于看到巷口出现了一个人影。

    诺朗他们的视线全都集中到了那个人身上,黯淡的天色让他们看不清来人的面孔,他们只好等着他慢慢靠近。来人一直朝他们走来,渐渐地模样也清晰起来。

    当那人走到近前时,诺朗不禁惊叹道:“原来是你啊!”

    来人是谁呢?恰是诺朗他们来时询问过的那位老人。老人惊疑地看着他们:“各位官爷,你们怎么还在这里呢?”

    “老人家,你就是这家的主人吧。”诺朗上前一步问道。

    “是啊,你们不是要找前院那人吗?”

    “是,可是他们家没人。我刚才问过你家仆人,知道你和他们是熟悉的,所以我们正在等你呢。”

    老人不安地说:“我以为你们是来搜查他家的呢,难道你们不知道他们已经搬走了吗?”

    “搬走了?老人家,他们搬去哪儿了?”诺朗急切地问道了。

    老人看看诺朗等人,想了想说:“事情发生后,那人的尸体运回了家中。他们一家就收拾了细软银两,带着棺材回老家去安葬了。”

    诺朗一听这个出乎意料的情况,一时懵了,忙问道:“他们老家远吗?”

    老人没再回答诺朗的这个问题,而是提议道:“官爷到家中一叙吧。”

    诺朗必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老人现在是唯一的线索了。他只好歉意地说:“那就叨饶啦。”

    老人走上台阶,去敲门,里面的家人马上开门出来迎他。他回首示意诺朗等人随他进门,又吩咐管家备茶招待客人。诺朗等人随老人来到他家的客厅,落座饮茶。

    已奔波了一个下午的诺朗此时感觉口干舌燥,端起茶来一饮而尽。老人看着逐渐舒爽起来的几个人,开口说道:“官爷,自杀之人一家已经回老家去了。他们既然抛家舍业离开这里,就是想躲过这场是非,恐怕你们是见不到他的家人了。”

    “老人家,他们老家在哪儿?你可否告知一下?我皇命在身,不得不查啊。就算是他们躲到了天边,如果必要的话,我也得去找。”诺朗急切地说道。如果找不到他们,他就没法回去复命啦。

    “官爷,你有所不知,我们这个村子的人都是当初随豪义国王从郝拉城迁过来的那批人及他们的后代。也就是说,我们的老家都在郝拉城那边。”

    “这么远啊!”诺朗感叹道。

    “是啊,而且我们的祖辈都住在山林里,如果他们回去后,都躲到山林中,你去哪儿找他们啊。”

    诺朗为难地低下头去,想了想后,又问:“老人家,你们现在的生活如何?”

    “很好啊,来到这边后,我们可以种地,甚至有的人家还经商,更有些人让孩子读书,都已经开始在官府里谋事做啦。”老人知足地笑着说。

    “哦,那你们的生活都很不错啊。”

    “是,大家都挺满足的。我的前邻这家人算是混得最好的了,自杀者的父亲曾在裕亲王帐前听令,跟着他干了二十多年。他下面的孩子也都很有出息,都是在官府里做事的。可是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

    “你是说自杀者的父亲曾跟着裕亲王做事?”诺朗敏感地意识到了事情的关键,马上问道。

    “是啊。我和他父亲是老相识,我们曾一起在裕亲王手下做事。只是,我只做了两年。因为家中只有我一个男孩,父亲要让我去经商,我就离开了裕亲王,而我的前邻却一直做到了离职。后来他发展的怎么样我就不清楚了,只是看到他的三个儿子都进了官府。”老人耐心地解释说。

    “老人家,你是说自杀者还有兄弟?”诺朗吃惊地问。

    “是啊,他还有两个弟弟呢。”

    “他们都一起走了吗?”

    “是的,一起走了。”

    线索断了,诺朗感觉很懊恼。但是他了解到此事与裕亲王有关,这确是个很重要的情况。诺朗不敢耽误,起身向老人辞别。老人送出家门,到了门口,诺朗又问了一句:“老人家,如果让你跟着皇帝迁到瑶苑去,你可愿意?”

    老人笑了,说:“这就要看情况了,如果条件允许,我当然去。如果不允许,我会让我的孩子们去,毕竟我也是近七十的老人啦。”

    “老人家,皇帝和太后正在给大家创造条件呢,希望大家都能去啊。麻烦你给周围的邻居们说说,告诉他们一定要跟皇帝一起走,瑶苑比盛阳更容易讨生活。”手忙脚乱的此时,诺朗也没忘了再宣传一下国策。

    “好啊,官爷,大家都希望能过好日子呢。”老人高兴地答道。

    诺朗向老人挥手告别,飞身上马。他策马扬鞭,带着四大高手,飞奔而去。

    一路狂跑,马儿几乎四蹄腾空。诺朗等人很快回到宫中,他把马交给无影,自己朝宁安宫走去。

    宫中静悄悄的,已吃过晚餐的睿哲皇太后正与瑾瑜一起看着瑶苑报送来的消息。她们看到诺朗进来,忙让芷蕊给他搬来椅子,让他坐的离她们近一些。芷蕊奉上一杯鲜牛乳,悄然出去,并给他们带上了门。

    此时,睿哲皇太后才看着满脸疲惫的诺朗道:“主事大人辛苦啦!事情可有进展?”

    诺朗把手中的鲜牛乳一口气喝掉,感觉又解渴又治饿。他把杯子放到桌上,然后专心致志地答道:“启禀皇太后,虽然没能找到自杀者,可是事情有了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