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章 治世浮华(5)

    守卫们挖了坑把酒水和花果掩埋, 直到看不出一丝痕迹才离开。

    外人不知道太子做了什么,东宫守卫全都知晓。太子仗着陛下的势,才能有这么大排场, 侍卫当中也有不少愿意为陛下效劳。太子没从始至终都没藏着掖着, 摆明了没打算隐瞒上面。

    回去的路上,李元吉一直在逗猫,徐蛰静静想着心事。

    这个世界的主角有两个, 一是李世民, 二是李治。

    李世民是从其他地方穿越来的,具体身份未知。李治今年只有十二岁, 册封太子之前,他的存在感一直很低,倒是李泰时不时地在李世民面前露脸,挤兑一下太子。

    所以徐蛰要应付的其实是李世民和李泰, 还有那群老是骂他的老师。把这些人摆平了,才能过上几天安逸日子。

    回到东宫之后,徐蛰沐浴更衣,那只丑猫也被洗刷干净,李元吉用绢布裹着湿漉漉的小猫, 凑在徐蛰跟前说个不停:“也不知道这猫是从哪里跑出来的,身上脏死了,把它丢到桶里, 一群跳蚤往外蹦跶, 大兄你没见到,可真恶心。”

    徐蛰带着笑意看他, “恶心你还抱着?”

    “这不是洗干净了吗?再说, 我要现在把它放开, 一准跑掉,再蹭上一身灰,不就白洗了?”

    “倒是有点道理。”徐蛰故意对他说,“你离孤远一些,离着猫这么近,肯定沾上跳蚤了。”

    “怎么可能!我也洗过了!”李元吉大声掩盖自己的心虚,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本来没什么感觉,被徐蛰提醒过后,突然觉得身上痒了起来。他忍着不去挠,倔强看着兄长,来证明自己身上很干净,不可能有跳蚤。

    徐蛰说,“回头还是篦一篦头发吧。”

    “大兄!”

    重生后的李元吉比以前活泼很多,他自己也意识到了,并且没有要改的意思。抛却理想和抱负,也丢下了压在身上的责任,为什么不轻松一点,重新开始呢?

    相较于自己,李元吉更担心他的兄长,他看得出来,徐蛰就算在李承乾的身体中,也依然是先前那个李建成。

    可他明明不打算争了,为什么依然沉郁?

    李元吉想不明白,只能在他身边闹腾,好让大兄露个笑脸。

    实际上徐蛰这么做,只是为了让李世民相信他是李建成而已。证明自己的身份,只靠语言是苍白无力的,不如直接做出来,让对方看到。

    李元吉把猫身上的水擦地差不多,松开手放它自由,只见这猫动作迅猛,灵巧地跑了几步,跳到徐蛰腿上,伸出爪子,用软软的肉垫踩他,喉咙里还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李元吉见状,指着猫脑袋骂道:“真是忘恩负义的狗东西!”

    就在这时,殿外忽有高喝,太监来报,说是陛下和魏王一起过来了。

    李元吉不知道魏王是哪个,疑惑地看向徐蛰。

    徐蛰道:“青雀来了,孤去殿外迎接,你暂且回避一下。”

    李元吉退下,徐蛰脑子里过了一遍作为李建成的记忆,不卑不亢迎了上去。

    一天没见,李世民看起来有点憔悴,估计是在适应这个世界。倒是李泰,从原来的小胖子,长成了现在的大胖子。

    李泰年纪只比李承乾小一岁,个子稍矮些,皮肤很白,看起来身上的肉也软乎乎的,很有福态。不过怎么看都是虚胖,一点都不结实,李世民的儿子身体们情况堪忧啊。

    和李承乾不同,李泰很文静,不喜欢骑马射箭,也不爱到处乱跑,就喜欢呆在家里读书。因为他聪明,又长得乖,李世民也对他有几分偏爱,特地准许他“不之官”,身上担着数个官职,但不用上任,可以说是奉旨尸位素餐。

    李世民疼爱他,一直把他压在宫里,没有去封地,甚至还想让他搬到离太极殿更近的武德殿来住。

    先前徐蛰住在东宫,李元吉住在武德殿,都很方便去见太极殿的李渊。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也就比李渊对李元吉差一点。

    两年前李泰奉命编书,身边聚了好些大儒,更加深居简出,起码最近一个多月,李承乾的记忆中都没他这个人。

    就在徐蛰打量李泰的时候,李泰也在观察这个许久未见的兄长。

    他又瘦了些,脸色略显苍白,一身刺人的傲气似乎淡了许多,不过还有哪里怪怪的,李泰一时说不上来。

    他看了徐蛰两眼,奇怪地想着:太子怎么不对父皇行礼呢?那我还要不要给太子行礼?

    没想到李世民开口了:“进去吧。”

    李泰晕晕乎乎地跟着父亲和兄长进了殿内,坐到椅子上之后也没想明白,这两个人之间的气氛为什么这么古怪。

    情况不明的时候不宜开口,李泰就缩小自己的存在感,静静等着父兄先说话。结果父亲和兄长都很反常,谁也没有出声。陛下看着宫殿里的摆设,似乎是在出神,太子一直低头喝水,连个眼神也没分出来。

    李泰这么稳重的人都有点坐不住了,很后悔自己听说东宫的事情后,直接跑来探望。

    一开始他只是想探探太子的态度,没想到能在外面遇到陛下。遇到陛下也没什么,正好可以摆一出兄友弟恭,好叫陛下知道,他就算不常出门,心里也是惦念着兄长的。谁知道会是现在这种局面?

    李泰扫了圈东宫的宫人,见他们一个个地低着头,比他存在感还低,想来个眼神对视都难。

    莫非是太子又发脾气了?

    顶撞陛下,把父皇惹恼了?

    李泰心里盘算了好几圈,最后还是开口了,“听闻大兄昨日身体不适,可曾好些了?弟弟带了一些食材过来,都是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弟弟自己吃着不错,也请大兄试一试。”

    长孙皇后十五岁生下承乾,十六岁生下青雀。两个孩子年龄挨得近,身体都不怎么好。

    因为承乾在先,李世民也有了些经验,两个孩子一起补,可是承乾只长了个子,身上还是没有多少肉,让人看着担忧。李泰正好相反,慢慢胖了起来,饭量也渐长,看着不那么容易夭折了。

    他知道李世民喜欢自己胖胖的样子,也有意识地去吃一些补药,送到东宫来并不稀奇。

    徐蛰看了他几眼,还是没法把他和记忆中可可爱爱的小朋友联系起来。

    小孩子胖点招人喜欢,可要是胖过了头,就很油腻。李泰这一身肥肉松散,徐蛰估摸着也得有二百斤。

    听到李泰要给他吃的,还可能是药膳,徐蛰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淡淡道:“多谢。”

    知道徐蛰真实身份的李世民心情复杂极了。

    高明和青雀是怎么一回事,重活一世的他当然知道。只是没想到两个孩子现在就有了隔阂,青雀前来探病,礼数周到,但一点都不亲近,完全不像是同母所出的亲兄弟。

    可是再一想到,青雀小时候特别喜欢息王,朝着闹着要去找大伯。自己不准他过去,他就偷偷溜掉,要不是年纪太小,估计都能翻墙出去。

    青雀养的那只猫也十分亲近息王,招惹着青雀过去。当年的息王对青雀不坏,好几次温柔地把他抱在怀里,甚至劝他要听父母的话。

    两个人重新相聚,却是这么……诡异的场景。

    李世民多看了两眼徐蛰,想知道他对自己的四儿子还有没有感情,对自己这个弟弟,还有没有感情。

    徐蛰挠了挠猫下巴,直接把李泰无视,问李世民:“陛下前来东宫所谓何事?若无事,还请回吧。”

    李泰震惊地半张着嘴,看向徐蛰。

    李世民拿不透他是什么意思。不过他确实有很多话想说,但是这里还有个李泰……他还没打算把徐蛰的身份暴露出来,弄得人尽皆知。

    万一传出去,有人说息王天命所归,命不该绝,成功从玄武门逃脱,还成了他的太子,现在就是取回江山的时候,估计早些年武力镇压的起义,也该重新爆发了。

    要真是那样,他这个皇帝也坐到头了。

    他继位以来一直不太顺利,贞观元年的饥荒,贞观二年的蝗灾,贞观三年的洪水,全都是上天降下来的灾难。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向来是“智者不法,愚者拘之”,但是李渊在位时什么事都没有,他刚一改元就出问题,还是连续三年的大灾,就算李世民自己心里也懵懵的。

    突然从贞观二十三年回到贞观十四年,又听说承乾变成了太子,李世民心里更懵了。

    他朝徐蛰微笑,打定主意不会在旁人跟前说出来,“既然如此,朕便放心了。只是今日张玄素和孔颖达都曾入宫觐见,参你不知礼数。你身为大唐太子,也是大唐的脸面,还是收敛些好。”

    徐蛰平静地看着他,没说话。

    李世民站起来,“朕走了,你好好休息吧。后日早朝记得过来。”

    皇帝都要走了,李泰也不好再赖着,也跟着站起来道别,说府上事儿多走不开,然后就和李世民一道离了东宫。

    李元吉从后面进来。刚刚他一直躲在屏风后面偷听,听了半天也没听到点有意思的东西。

    “他什么意思啊?”李元吉话里指的是李泰,“大兄可不能再把他当孩子看,李泰从小精明着呢,跟他父亲一个样子。先前我不觉得,今日一见果然虚伪。”

    徐蛰问:“何以见得?”

    “这还用说?他练气的功夫还不到家,一对着大兄开口就露怯了。”他忽然有点不太好意思了,“连我都能看得出来,大兄一定也看出来了吧?”,,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