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章:买粮

    第七十章:买粮

    “那本将军且坐下听听你这厮还有甚花言巧语。”

    女武官没好气地坐下,刚才和曹德发说了半天,嘴巴也有些渴了,坐下来喝杯茶也没什么不好。

    “掌柜的,一两银子在你们这儿可以买多少米?”秦瑜直截了当地问曹德发。

    听到这句话,曹德发非常激动。

    直接问一两银子能买多少米的主顾,都是用现银的大主顾。

    这些主顾出手阔绰,每一笔买卖都是大手笔。

    曹德发从伙计手里接过茶壶,亲自给秦瑜倒上茶,秦瑜给曹德发使了个眼色,让曹德发也给那名女武官把茶给倒上。

    虽说曹德发心中颇有不愿,但既然这位主顾都这么要求了,他也不敢得罪秦瑜,只得老老实实地给那名女武官倒上茶。

    倒好茶后,曹德发才熟练地报出了景旺粮行的粮价:“那就要看客官要哪一种粮食了,景旺粮行在售的粮米分上等粮、中等粮、和下等粮三种。”

    “别他(娘)的磨磨唧唧的。”秦瑜泯了一口热茶,不耐烦地说道,“本千户赶时间,没时间在这里和你墨迹,什么粮什么价给个痛快。”

    听到秦瑜只是一个千户,女武官不禁感到有些失落。

    表面上看上去牛皮哄哄,财大气粗的,原来只是个千户。

    她一个四品游击都头疼的事情,一个小小的五品千户能有办法?

    “上等粮乃是今年产的新粮,米香浓郁,颗粒饱满,味道自是不必多少,就是价格稍贵些,一两银子只能买三石上等粮。

    中等粮乃是陈年的上等粮,味道比起上等粮要差些,但保证无霉无虫,价格嘛也稍微便宜一些,一两银子可以买四石中等粮。

    至于下等粮,除了是陈年旧粮之外,就是有点发霉,还有些虫,至于价格方面也更优惠,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五石到六石不等的下等粮。不知客官要那种啊?”

    曹德发熟练地说出了不同粮食的价格,报出价格后,曹德发一直关注着秦瑜的反应。

    秦瑜的反应没有让曹德发失望,听了报价后,秦瑜眼睛都没眨一下。

    这说明秦瑜并不觉得贵,是那种不差钱的主顾。一般的主顾听到粮食报价之后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反应,纠结考虑买哪一种粮食更合适。

    “我要三千石上等粮,不知你们能不能拿得出现货?”

    财大气粗的秦瑜果然没有让曹德发失望,三千石上等粮,那就是一千两的大买卖!

    这种大买卖,一年下来也没几笔!

    “能能能!”曹德发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赶紧把这笔买卖给应承下来,“将军,不是我曹某说大话,咱们景旺粮行可是辽东地区最大的粮行,找我们您还真找对人了。

    除了我们景旺粮行,全辽东没有一家粮行能够拿得出三千石上等粮!”

    “若是如此最好不过。”秦瑜点点头,“不过我有个要求。”

    “请讲,请讲。”曹德发表现的十分殷勤。

    “实不相瞒,这些粮食是给我的弟兄们订的。我们要到抚顺驻防,这些粮食你们要给我完好无损地送到抚顺关。”

    “这……”

    曹德发犹豫不决。

    这是一个十分苛刻的要求。

    运输三千石粮食,其中的成本本来就高。

    这个时代没有火车轮船。运输方式十分单一,无非是水运和陆运两种。运输工具也非常单一,水运用船,陆运用骡马。

    运输三千石的粮食需要多少匹骡马?再者,骡马和负责押运的人员在路上也要吃喝拉撒,这也是运输成本。

    这还不算上有被马匪劫道的风险。

    当然景旺粮行是辽东地区最大的粮行,后台硬的很,还没有哪一股马匪会不开眼道劫他们景旺粮行的货。

    大粮行的运输有保障,这也是秦瑜不在乎他们的粮价贵一点,找他们买粮食的原因。

    秦瑜手头上的兵力十分有限。说是千户,但他截止到目前麾下的兵力不过只有一个长矛兵百户队,两个火枪兵百户队,以及一个骑兵百户队。

    其中骑兵百户队还留在了长生岛上。

    秦瑜实在没有多余的人马负责运输粮草。

    “你们的难处我也能体谅。”秦瑜盯着犹豫不决的曹德发,“三千石粮食的运输成本不低,我能体谅。”

    “将军恕罪,这么大的事情小的做不了主。”曹德发咬牙道,“如果将军要的是两三百石粮食,小的就给您做主了。

    我们粮行在沈阳也有分号,沈阳距离抚顺关也不过一百五十里的路,路途倒也不是太远,只是将军要的粮食量太大了。”

    “那这么说,我们这笔生意是做不成咯?”秦瑜感到非常遗憾,他把茶盏放在桌子上,一副准备拍屁股走人的样子。

    “将军稍候。”这么大的一笔生意曹德发当然不愿意放弃,“容小的禀告少东家,让少东家来定夺。”

    曹德发吩咐伙计们一定要伺候好秦瑜,自己则是一溜烟往里院去了。

    女武官目愣口呆地看着秦瑜,仿佛秦瑜是稀有动物一般。

    一千两,这可是一个中小地主的资产。秦瑜这个小小的千户竟然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花掉了一千两银子。

    女武官开始重新审视秦瑜,思考秦瑜的来历。

    女武官的出身也不贫寒,只是朝廷每年发下来的饷银没有一年是足额发放的。

    川军每次能够收到的饷银十分有限,加上川军人数众多,很多川军将领不得不自掏腰包养军。

    她也一样,来到辽东之后她甚至把自己的首饰都当了给部队换粮食吃。

    民间有传言禁军、浙军是亲娘养的,川军、晋军、辽东军是小娘养的,剩下的都是后娘养的。

    小娘的川军日子都这么难过,剩下的边军屯军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可想而知。

    曹德发很快从里院走了出来,他一面擦着额头上的汗,一面气喘吁吁地告诉秦瑜:“将军咱们少东家同意了,这三千石粮食一定尽快给您运到抚顺关,请将军放心。

    我们少东家还说,今日府上有客,不能出来见秦将军一面,实乃一大憾事,改日必将登门造访。”

    “不是三千石。”秦瑜说道,“是两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