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救急不救穷

    而且他看着长安发出去的那些种子,就足足好几袋子了。

    他虽说是没有做过饭,但是他觉得这些谷子打成米的话,最后也可以吃挺长一段时间的。

    但是现在看着杨家这边是真的一下子就发出去了那么多的谷子,他自己多少都有些被吓到了。

    在一旁登记的三木见他这般惊讶,也就笑着说,“蒋姑爷,这也不算是多的。毕竟今日来的这些佃户,只是其中的一半儿左右。

    有些地方比较远的,怕是要陆陆续续才能够过来领种子呢……”

    “咱们家是要给所有佃户种子?”蒋明飞没了解过这方面的事情,所以也就有些不懂,“我以为只需要将地给他们,然后秋收了之后等着他们将租子给回来就是了。”

    他以前听说的,基本上就是这样子的。

    可是想着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规矩,所以他也就有些好奇。

    三木闻言摇了摇头,“原本是不用给种子的,只是二少爷心善。且咱们杨家的种子,都是二少爷自个儿亲自挑选的。

    他选出来的种子,原本就是要比别人的好。所以佃户们基本上都是从咱们这儿要种子,等秋收的时候呢,就一家多给五十斤的米,权当是买种子的钱了。”

    在这个事情上,二少爷是从来都没有亏待过那些佃户的。

    所以杨家的佃户是一年比一年的多,收成也是一年比一年的好。

    大家出来讨生活,其实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

    杨家对他们好,租子是这方圆五六十里最低的,东家也是最厚道的,且二少爷也时常教他们新的东西。

    不管是在种稻子这个事情上,还是在别的事情上,二少爷从来都不会藏着掖着。

    正所谓将心比心,二少爷对这些佃户好,所以这些佃户到了后头,其实也是对二少爷特别好的。

    这平日里有个什么好吃的,他们都会先收着,然后再给二少爷送过来。

    三木这些话真的是让蒋明飞对地主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他以前不是没有见过地主,也不是没有见过像杨家这样子拥有不少土地的人家。

    但一般情况下,这样子的人家基本上就是明晃晃的周扒皮!

    要知道,如今有不少地主是要收五成的租子的!

    而且除了这五成的租子以外,他们还得给朝廷一到两成的赋税。

    那也就是说,那些个佃户自个儿辛辛苦苦的干一年,最后到手的粮食就只有产出的四成或者是三成。

    这点子粮食,若是在光景好的年头,老百姓们抠抠搜搜的还能够吃上一年。

    若是老天爷不赏脸,这一年的收成不如何,那老百姓们饿肚子的几率就比较大了。

    从京城往花河村这边的路上,他自己也是观察到了一些事情的。

    出了京城往这边走,很多村子里的屋子都不是很好,这也就意味着当地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不如何。

    到了花河村这一带之后,村民的屋子才变得规整一些、高大一些、宽敞一些。

    他想了想,说:“如此说来,咱们这附近的老百姓,日子应该是还算可以的……”

    “五六年前是真的不行,那时候呢,附近的村民见咱们二少爷年纪小,也不相信他说的话。”三木说,“那时候我们二少爷可真的是差点儿急坏了!

    这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就是没有一个愿意相信他的,都觉得他小孩子当大人,胡乱出馊主意儿!”

    后来呢,是他们家二少爷用自家的地做实验,最后证明了他的法子的确是能够让粮食提高产量,花河村的人才慢慢的相信了他。

    自己这个村子的人相信了,附近的人也会开始跟着相信。

    于是这慢慢的,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也开始用二少爷的法子了。

    再加上二少爷是真的特别厚道,佃户们都夸他,这一传十、十传百的,但凡是这附近想要佃田的,基本上都会来找他们家二少爷。

    “虽说佃地种收获不是很多,但是说真的,若是能够勤快一些的话,这佃来的地最后产出来的粮食,都是够他们一家子吃一年了的。

    且我与您说,其实杨家的佃户很多都是自己手里头有地的。他们勤快得很,想要多种一些,这样子的话,一年就能够剩下很多粮食。”

    这些粮食他们自己留一半儿以防万一,剩下的一半儿就直接卖出去,然后攒着钱。

    而且除了种粮食之外,他们在闲暇的时候也会去做短工,又或者是上山找点儿菌子、药材什么的去卖。

    “这些钱虽说都不是很多,但用咱们东家娘子的话来说,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啊!这慢慢的积攒起来,一年两年的,少说也有个二三两银子了。”

    这二三两银子对于有钱人家来说,或许是真的什么都算不上。

    可是这对于这些穷苦老百姓来说,那就真的是一笔巨款了!

    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有天灾的年头,他们手里的粮食、银子,就是救命的本钱!

    蒋明飞觉得他说出来的这些话都特别的有道理,“是啊……这寻常老百姓本身就没有多少挣钱的路子。

    他们若是想要过上好日子的话,也就只能靠着自己的双手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了。”

    “可不就是么……总之在咱们这儿,最重要的就是踏实、勤快。”三木说,“但凡是踏踏实实的做事情的话,其实也不至于食不果腹。”

    他自己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自己还是身体不健全的呢,可是如今不也是过上了好日子了么!?

    所以说,只要是愿意干活儿的,基本上都可以过上很不错的好日子。

    若是自己懒洋洋的,好吃懒做的,那就要另外说了。

    自己不勤快的话,谁都帮不了的……

    正所谓救急不救穷,能够帮人一时,但也帮不了一辈子。

    这一日,蒋明飞从三木嘴里知道了很多事情。

    有与这附近的人怎么发展有关的,种地的、挖药材的、做小本生意的,他都问了不少……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