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4章 情报交换

    章老汉下意识地皱了皱眉,脸上的褶子好像又多了那么几条,“你先说说今天是咋回事吧。”</p>

    如玉心说,这是情报交换吗?她这边除了暂时不让卢家庄的人知道她小舅舅就是新上任的县太爷外,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对人言的。</p>

    想到要让卢氏族长心甘情愿地写除族文书,如玉道:“师父,不知方二爷他们认识秀水镇有名望的乡绅吗?我想请他们做个见证,但又不想让人知道是我这边请的他们。”</p>

    “说说看。”章老汉挑眉,坐在竹椅上敲了敲旱烟袋,他现在的行为越来越像农家老汉了。</p>

    如玉便将今天在卢家庄发生的事说了一遍,然后很发愁地说:“要是让卢家庄的人知道我小舅舅就是县太爷的话,还不知闹出什么笑话呢。朝廷讲究孝道,宗族,可我们不能让那族长白白地牵累了。</p>

    孝,还有愚孝之说呢。宗族呢?要是让那贪得无厌的老族长沾上,那就没个好。或许我小舅舅的官儿也会被他们拉下马来。我想给我外祖父他们讨个公道。你说,这样的族人,我小舅舅有义务养着他们吗?”</p>

    章老汉讽刺地笑了笑,“养着他们才是蠢。老汉觉得卢宗书是个人物,不然也娶不到侍郎家的嫡小姐。别看王侍郎只是个吏部侍郎,吏部尚书的位子迟早是他的。王家在京城也不能小看了,王家没分家之前也是个大家族,族内出息的人不少。”</p>

    如玉接话说:“所以说啊,得在卢家庄的人还不知道我小舅舅就是县太爷之前,让他们主动把我小舅舅除族。最好是从我外祖父那一辈开始算起,这样就影响不到我小舅舅的仕途。</p>

    今天,我听老族长一开始还跟我小舅舅说这说那。我娘出现后他就不认我小舅舅了,说我小舅舅是假的,说我外祖父一家早就除族了。</p>

    可见他为了霸占我外祖家的财物,是早就想除了他们的族了。但这不能是嘴上说说的,我想要个正儿23书网书,以后若是有人拿这事做文章的话,我小舅舅也不会被动。”</p>

    章老汉哼哼两声,问:“卢宗书是个什么想法?你一个胖丫头,人家除族一事,还轮不到你出头。”</p>

    如玉摸摸鼻子,嘟囔道:“我知道我管得宽了,可我也是为了永绝后患。我看我小舅舅也有这个想法。” feisuzbsp;   章老汉摇头,“你这丫头别看平时挺良善的,上了脾气,那是六亲不认。你呀,说小了是个记仇的丫头,说大了是个没规矩不受约束的,你这心里,没有半点家族观念。”</p>

    如玉噘嘴,不想说话。</p>

    她哪有那么坏呀,记仇啥的她不过是不想被人欺负罢了。至于家族观念,嘿嘿,这还真没有。</p>

    现代人有家族观念的没几个,让她认同那些为了家族大义而牺牲自己的观点,那是不可能的。</p>

    人生就只有一次,不为自己打算,不为自己而活,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p>

    “我活着,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不枉来这世上一遭。”如玉看章老汉那蔑视的眼神,来气了,哼道,“谁又能为谁活一生?为别人而活的人生,有啥意义?”</p>

    章老汉脸面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妖言惑众,这话以后万万不可对人言!”</p>

    如玉低头,她就知道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有太多无奈。像那些生来为奴为婢的,在主子的眼里,他们的人生不就是为了主子而活的吗?</p>

    “行了,这事儿你明儿个跟方二爷说说。让他跟卢宗书好好谈谈,他应该有法子让你外祖父一家顺利除族,另立一脉。保证不让卢宗书有半点影响。”章老汉不耐烦地说,似乎想起了什么不顺心的事,使劲吸了吸旱烟袋。</p>

    如玉其实最讨厌抽烟的人,但这会儿她忍下了,很乖顺地说:“那就有劳师父了。不过,师父,趁着我小舅舅还在堂屋,你跟我说说他在京城里的事吧。”</p>

    章老汉也乐得转移话题,“这话说来就长了。”</p>

    “那就长话短说。”如玉嘿嘿笑道。</p>

    章老汉话到嘴边又突然问道:“你若是答应帮我问卢宗书几个我想知道的问题,我就说给你听。”</p>

    如玉翻了个白眼,哼道:“您老怎么跟方二爷一样啊。”</p>

    说归说,手上的工作越发麻利了,将打好的蛋清跟蛋黄等物混在模具里,晃匀了。然后扔给福宝,让他放进土窑里慢慢烤。</p>

    这才点头应下章老汉的要求,“问,我肯定会帮着师父问的。谁让你是我的师父呢,想来不会害我。就怕,我问了这话,你和我小舅舅之间会闹出不必要的矛盾来。我小舅舅现在毕竟是句月县的县令啊。”</p>

    章老汉道:“无妨,卢宗书不是一般人。”</p>

    如玉撇撇嘴,“既然如此,那师父你要问什么?”</p>

    “我先来说说老夫知道的吧。”章老汉又抽了口旱烟袋,慢慢道来。</p>

    这话说起来确实有些长,而卢宗书的进京之路在如玉看来,也确实倒霉了些。</p>

    卢宗书一个人离开蜀地,在路上也吃了不少苦头,快到京城时带的盘缠也花了大半儿。好在路上也结识了几个同样进京赶考的读书人,打听到了一个可以为书店抄书的工作。</p>

    几人怀着无比憧憬的心情往京城赶,眼看着离京城还有几里地的时候偶遇了一场灾难,然后这几个书生就被殃及了池鱼。</p>

    一队蒙面匪徒刚抢了一队大户人家的马车准备跑路,碰到卢宗书几人,然后他们就被灭了口。</p>

    卢宗书被一个善使棍子的匪徒敲在头上晕死过去,其他人没它这么好命,当场被其他拿刀的匪徒抹了脖子。</p>

    最要命的是,这时候天也黑了。就算是个正常人在这样的天气下也能冻个半死,何况还是受了重伤的人。北方的春天,晚上还是很冷的。</p>

    要不是王诗琳的马车恰巧路过这里,卢宗书这条命可能就保不住了。</p>

    就这样,王诗琳救了卢宗书。确切地说,翻遍这里所有倒地的人,王诗琳的护卫只找到这么一个还有一口气的,那就是卢宗书。</p>

    王诗琳是王家大小姐,她从庄子上着急回府是为了看望突发重病的母亲。也正是因为她是侍郎府上的小姐,家里人早早地在城门前等着他们,他们才能在天黑之后进了城。</p>

    也正因为王诗琳的母亲突发疾病,府里请了京城名医,才顺手救了卢宗书。</p>

    但侍郎府上的人却都觉得是卢宗书带来了福气,他醒了后,王诗琳的母亲也转危为安,这几年身体越发康健起来。</p>

    101章和102章的标题竟然重了,已经改了102章的标题。虽然标题重了,但是内容没有重,请放心。推荐安宁的完本书,字数都还不少呢,等更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啊。</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