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被称之为青帝, 除了因为王淳之能让人吃饱以外,王淳之还是史书上公认的最后一位中央集权的人。

    自他之后,内阁真正的三分, 各司其职, 众多部门自行运转, 就连最高领导人也难以压制住所有的声音。

    权利的分散,不容易让某人一家独大, 三方互相制约, 让国家的民生和治安也变得更加稳定。

    年轻的时候王淳之就曾说过, 说他会看着它慢慢起来的。

    那个时候众人还不明白他的意思。

    直到很多年以后,他们已经白发苍苍, 那个从年少就一直挡在他们面前的人腰杆依旧还挺立着。

    那个时候,王淳之已经送走了自己爷爷奶奶, 甚至父母, 儿女已经成家立业, 他也退下数年。

    但是人走茶凉这个真理并没有适用在王淳之的身上,忘川和谢小天他们心里都明白,只要王淳之愿意, 他的地位就无人可以撼动。

    当同龄人已经头生白发,王淳之的身子骨依旧硬朗, 和不少老伙计一同结伴去中原各地游山玩水, 并为天下人普及更多的农作物。

    只是相比起年轻的时候,王淳之身侧的一个身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沛良走了, 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

    这是他能够逗留的极限了,长到几乎走完了整个人生。

    尽管知道王沛良没有死,但谢小天心里还是惆怅若失着,可惜王沛良这个好友只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一生功绩, 终其一生,一个子嗣血脉也没留下,甚至也没有过继,香火就那样断绝了。

    王沛良在临走之前把长青托付给了王淳之,该安排的他已经安排妥当,接下来他要担负起自己身上的另一重责任了。

    而王淳之身上的责任,还没有完。

    尽管已经建国多年,但是心里想要恢复帝制的人大有人在。

    尽管这会造成历史的倒退,尽管这会引得社稷动荡,但是成功后的利益足以蒙蔽他们的双眼。

    如果他离开的太早,只怕国家会发生动.乱。

    这个国家由他们建立起来,他们自然有义务帮它站稳。

    “老王,你别帮我们两个续命了。”已经年迈,须发皆白的忘川拒绝王淳之道。

    他们很多人都活过了百岁,但是真的不适合再活下去了。

    “一个人活过百岁,那是稀罕事,但是一群人也能长寿,那肯定是有原因的,为了社稷安稳,也为了我们能偷懒歇歇,就让我们自然的去吧,我相信他们也都是这样想的,只是会苦了你而已……”

    说着,他抽出自己随身携带了几乎大半辈子的烟杆,从很久以前,他就不再抽烟续命了。

    很难想象,年少时误入过歧途的他也能活那么长时间,这辈子,亲情、友情、爱情,都已经拥有并且圆满,忘川心里已经很知足了。

    这样一来,人生没有留下丝毫遗憾,死亡好像也不是那么的难受,更别说还有王淳之这个投胎转世的例子在,死亡所带来的恐惧就更淡了。

    “这个东西,我就带走了。”就当他们友谊的象征。

    “是我做的过分了,谢谢你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迁就。”王淳之对忘川感谢道。

    “那是因为我们知道你接下来的一个人还要走很久,想多陪陪你……。”忘川笑着道。

    但是陪伴终究只是陪伴,他们不能陪王淳之走到最后。

    因为世道不允许出现很多长寿的人,而他们,也真的活够了,想去陪陪那些亲人了。

    亲眼目睹一个又一个至亲和好友离世,那种滋味难以言喻,也是对还活着的人一种残忍。

    忘川和秋水两个人走了,手拉着手,生同床,死同穴。

    两人的子孙在他们的灵堂前哭的撕心裂肺。

    见状,王淳之不由攥紧了郑琇莹的手,眼中却没有多少伤感。

    人终有一死,忘川的离世就像是王沛良回家一样,王淳之适应的很好。

    毕竟谁也无法保证死亡就一定是终结。

    但是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并不好受。

    不知不觉间,王淳之的身边只剩下郑琇莹一个人。

    儿女们已经子孙满堂,虽然想对他们尽孝心,但是王淳之和郑琇莹两人并不需要他们,只老两口的住在一起,衣食住行,皆自给自足。

    一处宅院里,王淳之在院子里面播下蔬菜种子,只是眨眼间的功夫就收获了一颗又一颗水灵灵的蔬菜。

    夫妻两人相互扶持走过了百年,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郑琇莹在屋子里面撸着长青笑道,“我还记得自己年轻那会最喜欢抱着你啃,以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总算知道了。”

    因为王淳之有她想吃的所有菜,她这辈子绝对嫁给宝了。

    有空的时候,她偶尔也会询问王淳之的真正来历。

    知道王淳之是忘了喝孟婆汤,或是因为喝的不多,这才恢复了上辈子的记忆,郑琇莹的关注重点并没有放在王淳之前世的成就上,而是放在王淳之的感情问题上。

    比如,王淳之上一辈子的妻子和她比怎么样。

    饶是王淳之已经年过百岁,也被郑琇莹这个问题给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但王淳之很快就反应过来,他上辈子有个屁的老婆啊。

    “那会每天都要为了生计奔波劳碌还要处理事务,比现在可忙多了,哪还有功夫成家立业啊。”

    “你长这么俊,就没有人看上过你?”郑琇莹依旧狐疑道。

    王淳之的气质摆在那里,哪怕看了也是帅老头一个,别以为她没看到他一出门隔壁那些几十来岁的小丫头眼珠子盯的呦,就差黏在他身上了。

    更别说王淳之上辈子有权加身,就是长得再歪瓜裂枣也有人扑。

    “没有,真没有。那个时候,活着都是一种困难,哪还有心思风花雪月啊。”王淳之一脸正色的保证道。

    就算有,他也早就不记得了。

    两辈子,数百年的时候,那些细节末梢他哪里还能记得。

    王淳之给郑琇莹说了很多,说了末世说未来,说了历史说现代,有很多东西郑琇莹其实听不太懂,但是不妨碍她做一个聆听者。

    直到某天,郑琇莹对王淳之道,“我也该走了,如果有缘,让我们夫妻两个下辈子再见。”

    王淳之不由愣住,好半晌才点头道,“……好。”

    他抓着郑琇莹的手,感受着她的身体一点点的变得冰凉。

    等彻底凉透以后,他缓缓的把她抱在怀里,轻声道,“下辈子再见。”

    至此,他就是孤单一人了。

    就在这时,王淳之的手腕上感觉到一阵冰凉,是长青爬到了他的手腕上。

    王淳之对他道,“我没事,……我早就做好了最后才走的准备。”说完以后,他点了点长青的小脑袋。

    ……

    司马家的祖宗有一个共同的遗愿,那就是恢复中原大地上的帝制,让他们司马家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但可惜开国的那位还在,他们只能暗中潜伏积蓄自己的力量。

    可谁知一等就是那么多年,久到成为了他们心中的遗憾和心结。

    “想当初,我们司马家距离天下只有一步之遥,结果却棋差一招,成为了那位的臣子。”

    “成为臣子也就算了,毕竟成王败寇,老祖宗的结局已经算好的,但是谁能想到,那位压根就不称帝,也不让其子嗣世袭帝位,结束了千载的帝制。”

    “国不可一日无君,要不然朝堂和社稷一旦动荡,更容易横生事端,为此,我们司马家要担负起这个重任,他们王家不称帝,我们家来称。”司马家的长辈们沉声道。

    想要恢复帝制的人这年头越来越少,他们司马家是坚持时间最长,也是实力最强的存在。

    当初刚开始和他们司马家私下暗中结盟的前朝豫王在豫王死后已经彻底的放弃,如今已经沦为不入流的小家族,一切都被朝廷所管辖起来,他们不想他们司马家也落得个那样的下场。

    他们要恢复祖上荣光,甚至还要更进一步。

    不少司马家的人眼睛都有着亮光,和其坚定的信念。

    “这事你们要放在心里面,慢慢筹划,等那位走之后再行动,要不然我们司马家可能会有覆灭之危。”司马家的老家主道,此时他已经是弥留之际,在榻前对自己的儿孙殷切叮嘱道。

    当年司马专争夺天下的时候,比起正当年少的王淳之来说无疑大了很多,所以司马专在临终之际就把恢复帝制这件事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去做。

    就算自己的儿子熬不过去,孙子总能成事吧。

    至始至终,真正让司马家忌惮的就只有王淳之一人而已。

    但是司马专和他儿子可能怎么都没有想到,他们死去的时候,王淳之活着,他们的儿子和孙子死去的时候,王淳之依旧还活着。

    而现在这位弥留之际的老人,是司马专儿子的孙子,除了托付子孙们恢复帝制的大业,还有一个让他们司马家郁闷了多年的心愿。

    那就是王淳之怎么还不死?

    他们家已经熬了数代人,开国元勋们几乎已经全都被熬没了,但是最凶的那个,依旧蹦跶的欢快。

    王淳之和帝制一样,已经成为了司马家的心结。

    “我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就是走在了那位的前面,那位如果去了,你们就去我坟头捎个信,让我……我们都高兴高兴。”司马家的老家主道。

    要是知道那位没有了,估计比他们司马家夺得了天下还要开心呢。

    司马家的老家主犹记得自己初见那位,他的怀里面正抱着一对儿女,而他和他的儿女们一般大的年纪。

    可是转眼之间,他已经是弥留之际,那位依旧精神抖擞,不得不说,心里面真是不甘心啊。

    亏得他以为自己能够完成祖宗们的嘱托呢。

    现在看来只能寄托于下面的晚辈了。

    想到这里,司马家的老家主不禁含恨而终。

    他的儿子悲戚万分,发誓一定会完成老祖宗们的心愿,只有一些年轻的司马家的少年嘴巴张了张,想说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王淳之紧赶慢赶,还是没有赶上见司马家老家主最后一面,“唉,上一次见小家伙还好好的,怎么说去就去了呢。”

    司马家人:“……”这位上一次来他们司马家好像是十几年前吧,来送司马家上一任家主最后一程。

    王淳之的辈分摆在那,很快就离去,司马家人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到,这位十几年后不会又来吧?

    他们明明是要看着他走的,可为什么每次都会被他送走?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本书收尾,发新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