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8章 别具一格

    柏慧安抚了李舒儿几句,再亲自把她送回家之后才打道回府。

    因为回来之后柏慧的眉头一直紧锁着,所以瑶儿一直不敢多说什么,知道伺候过柏慧沐浴过后,见柏慧终于放松了下来,这才开口问道:姑娘怎么不叫李舒儿把这件事闹大呢?

    让她把事情传的人尽皆知有什么好?柏慧缓缓舒了一口气,闹的大了,那个应陶运气好的话不过被休弃,运气差的就是说被国公府打发到偏远的庄子上,过不了几年对外声称她病死罢了,对李舒儿能有什么坏处?

    瑶儿听着愈发迷糊:怎会没有坏处?她把这件事闹大,国公府丢了面子,自然会恼了她。

    她不过一个乡野村妇,国公府哪里会话费心思去对付她?弄到最后只会对付顾大哥,到时候就是我想保顾大哥也未必能保的了,再说,你忘了我的目的了?

    婢子当然记得,姑娘您是想让李舒儿和应陶狗咬狗,最好那应陶能直接帮姑娘您把李舒儿给除掉,到时候顾大人可不就是姑娘您的了么?

    对。柏慧抿了一口茶,眼睛微眯,若是让应陶就这么被国公府给赶走,那李舒儿岂不是更高兴么?我又岂会让她得意?

    姑娘说的是。瑶儿点头附和着,不过那个镇国公世子夫人倒是真的好命,居然就这么没事了。

    哼,我就不信她能一直那么好命!再说这次她是不是真的被绑架过还未可知。

    姑娘说的是,说起来也多亏姑娘您思虑周全。瑶儿拍了拍自己胸口,那个人鬼鬼祟祟的给咱们丢了个字条就走了,连个面儿都没露!说不定那个人就是想对付应陶,但是又不敢自己出面,所以就想借姑娘您的嘴把这件事搞大,到时候就算出事了,也只能查到姑娘您身上,啧啧,真是太小瞧姑娘您了,就这么点小心思也敢算计您,还好姑娘您技高一筹,不过三言两语就让李舒儿那个傻子上钩了,虽然最后没什么收获,可好在也没什么损失。

    真的没什么损失么?

    自然没什么损失了,有也是应柔和李舒儿那两个傻子,尤其那个应柔,估计应陶正想着办法怎么对付她呢。

    想到这些瑶儿就有些幸灾乐祸,却见柏慧愁眉不展的样子,小心的问道:姑娘这是怎么了?

    你不觉得字条给我很奇怪么?柏慧沉声道,我同应陶明面上交集不多,也不曾有什么不和的传闻,为何那个人会想着把这个会对应陶不利的消息告诉我?

    这瑶儿猜测道,会不会那个人知道李舒儿和应陶有过结,而姑娘您和李舒儿明面上关系还不错。

    那为何他不直接给李舒儿?柏慧反问道,相比起来,把消息给李舒儿,那个人会更安全,因为李舒儿在京城毫无根基,就算最后出了什么事,她李舒儿也没那本事查出给她消息的人,给我变数就很多了。

    这瑶儿挠挠头,或许就是碰巧遇到姑娘您,就给您了?

    给我字条的时机那么好,好到没一个人看到,怎么会是碰巧的?柏慧冷静的分析道,这个人一定很了解我,他知道我的打算,也知道我想对付应陶,可能连我对顾大哥的心思都一清二楚。

    瑶儿听到这里脸色一白,忙跪下来澄清道:姑娘明鉴,您的是婢子没有告诉任何人,要是透露半分,就就让婢子不得好死!

    见瑶儿急的眼睛都红了,柏慧眸光微闪。

    你这丫头,瞧把你吓得。柏慧亲自将她扶起,我自然是信你的,若不然你现在也不会好好的站在我跟前了。

    谢姑娘信任。瑶儿擦了一下眼泪,余光看觑了柏慧一眼,见柏慧并无不悦,放小心翼翼的问道,那姑娘,你看觉得这个人会是谁呢?

    我要是知道就不会这么苦恼了。柏慧苦笑了一下,不过我想,若是那个人真的有其他打算,他定会再找我的,我就等着便好。

    可是这次您真的把应陶被绑架一事告诉了李舒儿。瑶儿有些不放心了,会不会已经中了那个人的圈套?他会不会从中作梗呀?

    他能做什么呢?柏慧倒是淡定很多,无非就是把这件事闹大,可和我又有甚关系?就算到时候把李舒儿牵扯了出来,李舒儿最多也只能说我告诉了她应陶可能被绑架一事,除此之外还能说什么?我可没什么动机要还应陶,就是我告诉她应陶出事这件事,她能拿出什么证据么?

    瑶儿听到这里展颜一笑:还是姑娘想的周全,确实是呢,那个李舒儿只有被您戏耍的份,想拉您下水,就是下辈子也做不了!

    就你会说。

    嘻嘻,姑娘,天色不早了,不如让婢子服侍您休息吧?

    听瑶儿这么说,柏慧也确实有点困了,便应下。

    直到熄灯了,不远处一个人影才默默退下

    ——

    却说应陶既然平安回来,为怕夜长梦多,很快就回了国公府。

    按照规矩,夫妻俩先去了老夫人那请安,说了一会儿话,就去了廖氏那。

    见过母亲。

    廖氏掀起眼皮撇了一眼傅景文和应陶,声音冷淡道:起来吧。

    谢母亲。

    待二人起身,就听廖氏略带讽意道:瞧你们二人红光满面的,尤其是陶陶,瞧这脸色比之前好多了,果然在娘家就是舒服,是不是?

    果然来了。

    应陶无奈的腹诽着,安抚的看了傅景文一眼,然后摸了摸自己的脸,笑着道:母亲是不是看儿媳的脸色很红润?哎呀这都是被街坊四邻给夸的,母亲您不知道,就这短短两三日,儿媳听到的夸奖都比过去十几年还多呢。

    这话让廖氏喝茶的动作僵了下来,她忍不住细细看了应陶几眼,确定这丫头是真情实感的这么说的,不觉得头疼。

    这世上怎么有这么厚脸皮的人?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廖氏到底没有说出来,只轻哼了一声以作回答,以为应陶会就此打住,谁知应陶仿佛说到兴头上了。

    母亲您是不知道,儿媳这词回去,街坊四邻都在说儿媳又好看了多了,无论衣着打扮,还是这气质,看着都大不相同。

    知道儿媳能回娘家住几日,也都羡慕儿媳哩,您不知道,有很多人家的姑娘出嫁之后想回一趟娘家有多难呢!所以她们这么羡慕儿媳的时候儿媳还真是有点不好意思呢。

    你还会不好意思?

    廖氏看着应陶这滔滔不绝的自吹自擂起来,很想这么问一句。

    就在廖氏的耐性快告罄的时候,就听应陶道:其实儿媳能有如今的光景,多仰赖有母亲这样通情达理的婆母呢,她们口中那些嫁出去的女儿连回娘家都回不来,多半都是婆母不慈,有意蹉跎,我就说那些人哪里能和婆母您比呢?

    自打我嫁过来,婆母从来没有想什么法子蹉跎儿媳,也不会像有些婆婆那样恨不得把儿媳的吃喝拉撒都定个时辰,要不怎么说婆母出身名门,骨子里就是通情达理的。

    儿媳以前一直以为做婆婆的都是像婆母呢您这样的,可这出去一次就知道婆母您是多么难得的人了,所以那些街坊夸儿媳的时候我就有感而发了几句,谁知哦她们听到之后都惊奇不已,一个个都都在说儿媳一定是上辈子做了太多好事,这辈子才能得母亲您这这样有一副菩萨心肠的人呢!

    应陶说到这里还摇摇头,道:还好她们没见过母亲您,要是见到您生的如此美貌,不得感慨您是九天玄女下凡呢?

    说接着应陶又说那些街坊又怎么夸廖氏,说到最后又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道:母亲您不知道,我听的时候多高兴多自豪呢,这一激动可不脸色就好了嘛!

    尤妈妈和孔妈妈二人在一旁听得是目瞪口呆。

    她们是见识过应陶的伶牙俐齿的,知道这丫头是个能说话把人气死的,可没想到这夸起人来也是别具一格呀。

    余光看着廖氏,虽然端着,但是她们也都看出廖氏心情不错的样子。

    要知道自从得知傅景文和应陶回应家住的是,廖氏这几日的脸色都不好,好不容易等到这俩人回来了,她们都以为廖氏肯定要借机训他们一顿好出出气,想着以她们世子的性子,多半也就是站在那任她说,到最后让廖氏觉得毫无意思也就算了。

    她们都想好说什么话劝廖氏了,可谁知应陶一上来就对廖氏这么一通夸,关键属寺她这么夸不会让人觉得谄媚,也不觉得虚伪,而且她是以街坊夸赞的话来说的,反而觉得似乎真有这么回事似的。

    瞧廖氏那快忍不住翘起的嘴角,孔妈妈和尤妈妈都不约而同的觉得之后几天她们夫人的心情应该会很好吧。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