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9章 卢仲秋的诚意

    翌日,朱明再度来到雅叙阁。

    轻车熟路,只见他径直来到二楼阁楼坐下。

    清茶淡酒,显然没有和京城的代理商合作,这种粗制劣造的茶酒居然也能摆上来。

    但是朱明也没说什么。

    这种粗制裂造的茶他是没有什么喝下去的想法。

    坐了片刻,卢仲秋忽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王爷。

    卢仲秋很是恭敬的躬身拱手,站在一旁没有敢坐下。

    朱明若无其事的道,有什么消息要告诉本王?

    看起来,他们是早就约好的。

    卢仲秋闻言道,王爷想知道什么?

    朱明看了他一一眼,那就要看你能给本王什么。

    其实昨日朱明就知道他在这里听自己和郑夏英谈话了,只是朱明并未戳破。

    果然,他今日就约见自己,显然是对郑夏英和自己的合作产生了兴趣。

    朱明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卢仲秋的回答出奇的爽快,为了生存。

    朱明一想也对。

    作为一个在家族之中不受待见,被发配到这里了却残生的老家伙,他今生或许再没什么指望,可是他还有妻儿,还有亲人,他们还要继续生存下去。

    朱明示意他坐下。

    卢仲秋拱手再一礼,坐下后道,王爷可能有所不知,李氏,王氏河崔氏都派了人进京。

    他们不满我们跟王爷合作,此次进京的主要目的就是破坏我们之间的合作。

    谁知朱明闻言只是微微一笑,不瞒你说,此事本王早有预料。

    这个消息没什么价值,下一个。

    朱明的语气十分悠闲,并没太把这件事当回事。

    卢仲秋见状面色一怔,再度开口道,江湖传言,陇西李氏找来了杀人王上官瑞乾要取王爷的性命。

    杀人王上官瑞乾。

    这是一个自前隋开始就有传说的人物。

    相传,此人曾一日之内奔袭百里取人性命,但凡雇主开的价格足够,那他就会规定的时间内百分之百完成人物。

    号称,上官快递,使命必达!

    朱明听得此人,眉尖微微一抖。

    他道,上官瑞乾的名号本王倒是听过。

    不过本王也没什么兴趣。

    卢仲秋闻言有些纳闷,他看着朱明问到,王爷的意思是?

    朱明淡淡道,陇西李氏肯花这么大手笔来对付本王,那说明本王已经触及到了他们的核心利益。

    他们才是本王要对付的重点。

    朱明要的,是关于陇西李氏的消息。

    至于其他人,朱明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卢仲秋听得这话,哪里还不明白朱明的意思,当即出言道,陇西李氏最近动作频繁,但大多都是一些商业、上的业务调整。

    因为太子朱杞的施压,陇西李氏打算放弃盐矿,连带着刘氏,柳氏一并在内。

    另外,李氏还将湖广等地的粮仓清空,全部运至关内,具体原因,小的还不清楚。

    卢仲秋总算说了两个让朱明感兴趣的消息。

    朱明问到,关内盐矿,李氏真打算彻底放弃?卢仲秋点头,他们打算通过将盐矿的所有权.上交朝廷来暂时缓解朝廷对他们的压力,另外估计也是为了获取朝廷的信任,得到朝廷中某些人的支持。

    李氏实际。上并不需要朝廷官员的支持。

    因为他们在大明朝廷中的人脉极广,只要李氏本族一声令下,那些想巴结李氏的人恨不得立刻扑.上去抱住李氏的大腿。

    所以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根本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取朝廷官员的支持。

    这种手笔,看上去有些多此一举。

    卢仲秋就是这样想的,他一直不明白李氏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盐矿虽然暂时盈利不多,但那至少也是个产业,为什么要上交朝廷呢?

    朱明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知道李氏最大的资本是什么吗?

    卢仲秋愕然,不明白朱明的意思。

    只听朱明道,你们五姓七望最大的资本不是钱多,也不是势力庞大。

    而是你们在民间的声望。

    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声对于而言就是载着你们推进的水。

    只不过这水既可以推着你们走,当然也能淹没你们。

    李氏交出盐矿,看上去是在向朝廷示好,其实他们最终目的还是在获取民声声望。

    他们这一招,叫弃卒保车,通过上交盐矿来获得广大百姓群众的渔轮支持,从而为后面和朝廷对抗得到更多的保障。

    这种手段没什么新意,但却很实用,也难得他们能想得出来。

    盐矿可是块香馍馍,虽然不怎么赚钱了,但一旦开发利用得好,那也绝对比普通产业要赚钱,李氏能够果断的放弃这笔生意,足以证明他们要与朝廷对抗的决心。

    朱明言罢,脸上不由浮现出一丝笑容。

    在他看来,李氏这一步棋虽然没什么风险,而且十分精妙,但却有个致命的破绽。

    那就是李氏太急了。

    他们甚至在没有正面和朝廷对抗之前就把手中能够拿得出来的东西拿了出来换取渔轮支持。

    这种状况能表明什么?不就是他们在着急?

    只有在着急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想到

    这种看起来十分稳妥,但却足够给人警告的办法。

    至于粮仓......

    李氏在江南道,山南道到底拥有多少粮仓?

    这个问题,不是五姓七望的人还当真回答不出来,就算是户部的人也不一定能回答得出来。

    卢仲秋想了想,道,大约一千多个粮仓,合计粮食三十多万石。

    朱明微微蹙眉道,居然是整个江南道每年的总产量?

    卢仲秋点头。

    他道,李氏之所以能够位居五姓七望之首,原因就在这儿。

    李氏啥也不多,就是粮食多。

    而在这个百姓吃不饱饭的年代,谁的粮食多,就意味着谁是老大,谁是爸爸。

    朱明闻言微微点头,片刻后他笑着道,看来李氏是真的着急,这已经开始打算清场了。

    卢仲秋怔然,不明所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