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0章 城外变故途生!

    变故骤然而起!

    哒哒哒——

    跪在城外的泾州府兵当中一个身影拿起剑刃,脸色愤怒的扶着地面站起身。

    紧跟着,第二道身影站起身。

    第三道身影,第四道身影,第五道身影......

    一盏茶功夫,泾州两万余府兵,将锋刃拿了起来,目光充满羞怒的看向城墙之上,眼眶中闪烁着火焰,直勾勾盯着身穿黑底红纹袍服的十皇子朱明!

    羞辱,彻头彻尾的羞辱!

    整整一个时辰,只让他们跪在这里?!我们不是不降啊,不是不怕死啊,可被逼着在这跪了一个时辰,他十皇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是打算不受降吗?

    既然横竖都是死,那边向死而生!

    殿下,事情有点不妙啊。

    城墙上,李善长神色凝重的看着城墙下,一个个站起身的泾州府兵们,偏头看了一眼朱明,沉声道,让他们跪了一个时辰,他们本有投降之心,恐怕在这一个时辰里都已经磨没了,不出所料这些府兵心里在想着,殿下是不打算受降,既然不受降,那就只有再攻,向死而生之心,和破釜沉舟之意,并无二致,殿下若是再不想出办法,恐怕咱们都得死在这。

    再等等。

    朱明微眯着眼眸,望向官道方向,语气轻声道,要是没机会,本王推你从城墙上下去,让你早死早超生。

    李善长:......

    这丫会不会说人话,李善长头皮发麻的看着他,却也明白朱明言语中的意思。

    现在所有希望,都赌在京城援军。

    而此时,泾州府兵当中,骤然响起一个愤然爆喝声,自古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帅要将不得苟活,将便无法苟活,此乃君道,后者是兵道!

    可我们是无辜的啊!

    我们投降了啊,为何十皇子不纳降?

    十皇子殿下,你是不是打从一开始,就像我们死吗?

    他扯着嗓子的嘶吼,宛若火焰点燃炸药般,在两万余名泾州府兵当中,引起共鸣。

    拼了!

    不就是一死吗!

    就算是死,我也不要这么憋屈的死!

    泾州府兵当中,愤怒声音此起彼伏。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就在此时来自京城到泾州的官路上,一道道急促马蹄声响起。

    余下的两万多名泾州府兵猛然回头,难以置信望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难道是那些铁骑和轻骑又回来了?

    不对,不是那些兵!

    看清楚骑兵是一支五千名身着轻铠,熟悉模样的轻骑,泾州府兵们不仅没有放下心,反而深色巨变,更加提心吊胆起来。

    这次骑兵,更让府兵们惶恐。

    五千铁骑在一道身穿明皇袍服的身影下,朝这边飞驰而来。

    身后旌旗密布,书写着明朱字。

    这是......

    京城援军?!

    为首的,难道是——

    不可能吧!

    两万多名泾州府兵一个个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目瞪口呆看着那道威仪身影。

    而城墙之上,灾民们激动的眼泪流淌,撕心裂肺的暴吼声,震天动地。

    京城援军来啦!

    朝廷没有放弃我们!

    大明万岁!

    殿下隆恩啊!

    灾民们疯狂了,此次局势简直一波三折,看似危机重重,到头来险象环生,本以为有生机可寻,可转头来被十皇子一波骚操作,又特么弄得嗓子眼快跳出来。

    而现在,来自京城的定海神针,到了!

    李善长面无表情呼出一口长气,京城援军总算来了。

    去,开城门。

    朱明回头冲着十六卫部将说了一声,随即目光望向城下,不由叹了口气,好日子没了。

    接下来,朱明知道还有更严峻的事情等着他。

    城墙之下,五千轻骑风尘仆仆,在尘埃落定以后,露出一个个冷峻的面容。

    朱元璋手握缰绳,看着持刀望向自己的两万余名泾州府兵,吐了一口浊气,沉声道,朕没来的时候,接到消息,听说你们都跪着的。

    怎么朕来了,你们却都站起身,还拿起刀?是想干什么?是想谋反,还是想做逆臣,还是想自立为王,还是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可以跟大明朝廷,掰掰手腕了?

    朕现在要你们跪着,谁敢起来?

    朱元璋手中的马鞭猛然甩到空中,伴随着啪的一声脆响,目光凌厉的扫视了众人一眼,怒声爆喝道,给朕回话!

    拜见陛下!

    陛下万年!

    一时间,泾州府兵们齐齐跪在地上,惶恐不安的低头瑟瑟发抖着。

    面对十皇子,他们是是在没办法,所以不得不向死而生。

    可是现在面对抵达泾州的大明天子。

    他们最后的精气神,彻底被那一声清脆的马鞭声,吓得支离破碎,没人敢抬起头直视朱元璋。

    提刀而向天子,已是谋反之罪!

    到时候不单单是他们,连同他们的家眷,也要死,甚至会被夷三族,诛九族!!

    哼!

    朱元璋的一道冷哼,让府兵们的头更低了。

    都给朕跪着,再跪一个时辰!

    朱元璋瞪视着他们,怒气冲冲大喝道,看看你们现在的 样子,你们是兵,不是匪!

    城墙上,那是我大明的皇子,你们长几颗脑袋,这么不怕死?泾州是归朝廷管的,你们也是归朝廷管的,朝廷归朕管,你们就归朕管!

    朕现在,要缴了你们的武器,把了你们的铠甲,你们谁有怨言?

    铛铛铛铛铛——

    一时间,泾州府兵宛若手掌碰到烫手山芋般,忙不迭摊开手扔掉武器,任由它们纷纷落在地上。

    刘恩你亲自带人看守他们。

    朱元璋偏头向身后嘱咐一声,随即握着缰绳,沉声道,文忠,你随朕进城。

    李文忠钦佩道,诺!

    朱元璋一来,只是口吐雷霆言语。

    便在转瞬之间,将所有危机,彻底化解。

    这就是大明天子啊!

    不由得,李文忠想到曹操的《述志令》的一句话:设使国家无忧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大明有朱元璋,便是如有定海神针!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