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三章 纳米科技(下)

    对于纳米科技,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提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

    一、把纳米技术定位为微加工技术的极限,也就是通过纳米精度的“加工”,人工形成纳米大小结构的技术。有人把通过超精细加工制作的微机电装置也称为纳米装置;

    二、在材料领域,把纳米级颗粒的制备技术及由此引起的材料的性能改变称为纳米技术;

    三、从原子、分子出发来构建特殊的结构,制造具有所需功能的分子装置,从而产生生产方式的变革;

    四、仿制生物体系的纳米结构,利用生物的自识别、自组织、自复制的功能制造特定的纳米产品。

    纳米科技是多学科交叉性质,它的研究对象涉及诸多领域,它的基础研究问题又往往与应用密不可分。我们可以根据纳米科技与传统学科领域的结合而细分为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机械学和纳米加工等。

    为了计划,广灵云也是把有关纳米科学的知识恶补了一番。不得不说,宇宙的知识真的是浩瀚无边啊,永远都有学不完的东西!

    微观的世界,比如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都有无穷的秘密包含在里面,更加不用说构成万千物质的电子、原子、质子、中子……,微观空间,似乎是另外一个奇妙的世界。

    难怪科学巨匠牛顿,晚年都改信上帝,因为世界太神妙,宇宙知识太浩瀚,人的智慧和生命又太有限,牛顿已经绝望了!

    购置了这么多大的小的仪器设备,耗电可少不了,桃花源的电力明显不够用了,得想办法增加电力供应。大型设备、光伏发电板体积都很大,像以前那种偷偷摸摸进行物资运输的办法,肯定行不通了,时间一长,多半要暴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得想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有了资金好办事,广灵云把药材山庄装点了一番,进入桃花源的洞口也进行了恰当的伪装,不仔细看外人根本发现不了,更加不用说,还派典韦这个大块头拿了警戒武器去洞口守着。

    这才找到管辖这片土地的天马镇乡政府,以种药材发展当地经济为由,以20年承包期,每年每亩50元荒山承包价格,总共1200亩,总价120万元的承包费,承包了包含桃花源洞口在内的荒山,还包括从药材山庄连接到桃花源的道路土地,至于路怎么修建,那是广灵云的事情,乡政府并不参预。不参与才好,广灵云乐的这样。

    预支付五年30万元承包费,剩余的每年进行一次支付,签订合同,皆大欢喜。深山老林、多年没人要的荒山能租出去赚钱,还能增加一点招商引资GDP业绩,试问那个人不喜欢?

    这下好了,广灵云不用再深更半夜,偷偷摸摸的做事情了,咱现在光明正大的干,多爽快!

    广灵云把这1200亩荒山所有的山路扎死,只留一条能进出荒山的,连接药材山庄的乱石路,路口设置能进出的智控关卡,并且在山里的几个制高点上,安装了太阳能无线摄像头系统,以便监控异常情况。

    租用了一辆铲车,广灵云自己开着铲车,典韦配合,简单修建了条能过车的乱石路,不过这条路通往一处密林就完结了,并没有直接通往洞口,广灵云打算在密林中用自己的机器人运输队转运物资。

    在靠近关卡等几个明显位置,广灵云开垦了几片土地,随便种植了一些药材。并且用泡沫板简单修建了几间小房子,里面随便放置些做饭干活用的灶具、农具、铺盖。

    看着基本万无一失的布局,广灵云这下总算安心了许多,一直悬着的心轻松不少。

    开着货运面包车,广灵云开始向桃花源转运科研仪器,转运光伏发电设备。颠簸到达道路尽头,运来的东西,随即被早已等候在那里多时的机器人运输队接机,再次转运桃花源科技实验室。

    运输队卸下货物,随后货物被蓝月接手,开始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这次广灵云又购买了两台助手型机器人,用作蓝月的科研助手和广灵云的生活助手。因为搞科学研究伴随着不少危险,自己害怕蓝月受伤,更加害怕失去蓝月,不敢去想象这种恐怖的后果。

    广灵云为了节约出更多的时间,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做饭洗衣服之类的生活琐事上,就配备了一个生活助手机器人。另外一个原因是天天做饭,顿顿做饭,时间长了谁不厌烦?更何况广灵云这个大男人!

    当然这两台机器人,都经过了蓝月的智能程序加强改造,利用蓝月演绎的最新神经网络传输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变得更加智能。能满足基本的人机交互功能,虽然比起蓝月天差地别,但是比现行的“伪”智能机器人强太多。

    现在的智能机器人还稚嫩的很,用起来跟一个三岁儿童差不多,只是在特定场景才表现的强大一点,比如数据的存储、计算、重复等,实际生活中一点都不好用,漏洞百出,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而已。

    本质上还是一种程序化的数据搜索技术,海量的数据决定了它快不了那里去。遇到错误数据或者没有数据,就瞬间变白痴,跟人类的瞬间调动、归纳分析、演绎推理、模糊想象等天赋能力差得太远了。

    PS:求鲜花!求评价!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