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7章 第 137 章

    此局并非没有破解之法, 只是戚游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时间。

    他冷静地对戚三吩咐道:“给戚一的信我来写, 你现在马上下去安排, 调集三队亲兵准备, 后日随本王出发, 我们直奔锦州。

    “其他亲兵队伍……除非有特殊任务, 否则全部以最快速度往康城集结, 整军完毕后, 跟在我们后面, 同样往京城方向赶。”

    “王爷……”戚三皱着眉喊了声。

    戚游抬手制止他:“按我的吩咐去办吧,我需得在旨意未到之前, 赶到京城‘救出’皇上, 让他不再受祝炎胁迫。”

    戚三闭了闭眼, 随即挺直了腰背, 应了声“是”, 径直下去准备了。

    小女童还在戚游怀里,见跟自己抢爹爹的大人走了, 便把全幅心神都放到戚游身上。

    她尝试呼唤道:“爹爹?”

    戚游的视线转到她身上,原本的凌俐不复, 满目都盛着温情。

    他将小女童转到自己左臂,另一边单手取水研墨。

    清水在砚台中被染成沉沉的黑色

    戚游开口道:“去岁离开之前,本来想为你取一个名字,但是被你娘亲拒绝了。

    “她说要等我回来再说, 因为心中存着一个念想, 人会更眷恋生命, 眷恋归途。”

    戚游说着,脑中控制不住的出现曹觅的身影。

    他嘴角弧度愈发上扬,最后甚至抑制不住,直接笑了出来:“她总是有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对吧?”

    小女童完全不明白他的意思,但敏锐察觉到气氛有些压抑,愣愣地不敢说话。

    于是北安王停顿了一息,终于说了句她能听懂的:“爹爹又要走了……爹爹不是个好爹爹。”

    小女童一愣,随即委屈地圈住他的脖子,大喊一声:“不要走!”

    戚游努力让自己忽略那句话。

    他道:“这一次可不能再拖了,你该有个正式的名字,而不是总被他们‘妹妹妹妹’地叫着。”

    小女童从他怀里抬起头来。

    就这么一会儿,她的眼角已经挂上两颗眼泪了。

    看着自己近来最喜爱的爹爹,她偏头,疑惑地发出一声:“嗯?”

    戚游磨好墨汁,取了自己最爱的狼毫,沾墨提笔。

    随即,他在纸笺上写下龙飞凤舞两个大字——戚昕。

    “戚昕。”他看向怀中的女童,“昕,朝阳将升之意,音又通‘新’,寓意美好开始,未来可期。

    “你的到来,是爹娘衷心的期盼,你的成长,将见证一场铭刻于山河的历史。

    “以后这个字,便作为你的名字了。

    “……喜欢吗?”

    小女童伸出手,指了指笺上墨痕犹湿的两个字,重复道:“戚昕?”

    戚游笑着点点头。

    他出声呼唤门外侍卫,令他们去将小女童房中的乳母接来。

    乳母和婢子赶到时,纸笺上的墨迹恰好干了。

    戚游便将纸笺和小女童一直交给了乳母怀中。

    “爹爹还有点事情要做,你先回去,傍晚时,爹爹回去陪你用膳。”他温声嘱咐道。

    双手捏着纸笺的小戚昕鼓了鼓腮帮子,随即点了点头,轻轻道了一声“好嘞”。

    她这一句不复平时那般中气十足,扭捏的小表情中委屈尽现。

    戚游目光幽深,最后道了声“去吧”,便头也不回地径直回到书房。

    ——

    当晚,曹觅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她早明白戚游位高权重,身上有太多担子。但过了这么久,还是有些难以习惯自己的丈夫长时间不在身旁。

    但尊贵的王妃可不能像家中才一岁的小千金一样,扒拉着男人的衣角哭得涕泪横流,抽噎得饭都吃不下。

    她面上还是镇定,甚至有心思帮着戚游收拾了两件衣服。

    戚游坐在灯下,就见她兀自忙碌了好一阵,就是不愿意坐到自己跟前。

    他张了张嘴,有很多话想说,但似乎又不需要说。

    终于,他开口道:“这一次……顺利的话,应当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回来了。

    “戎族的事情已了,到时候,我跟皇上讨个恩典,我们一家,回北安去住。

    “辽州的水土不养人,回到北安,你们都能好好休养。”

    曹觅垂着眸子不回应。

    她把戚游这几句话在心间反复琢磨了几遍,终于问到:“如果……不顺利呢?”

    戚游的拳头在她看不到的地方攥起。

    他道:“不会的。

    “祝炎入中原才多久,他没有时间经营太多,根基极浅,无法敌我。”

    “可是他背后有皇上。”曹觅朝他看了过去。

    她深吸了一口气,问道:“戚游,我就问你……不管皇帝是真心要为难你,还是被胁迫,如果你到了京城,他们要你卸甲就缚,甚至,甚至当场就要提你的人头去殿上,你要怎么办?”

    “哪里就到了这个地步?”戚游看着曹觅,无奈地摇摇头。

    “是,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朝堂之事,说的话可能令你啼笑了。”曹觅气极,直接将一件收拾到一半的披风丢开,怒道:“可我就问问你,历朝历代到了动荡之时,发生的事情,哪一件遵循了礼仪法度?又有哪一件,不是骇人听闻?”

    戚游连忙上前,将她拥入了怀中。

    他轻拍着曹觅的后背,安抚道:“我知道你心中忧虑。

    “此去若是顺利,一切都好说。若是不顺利,我也不至于愚忠待毙。

    “你放心吧,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回到辽州,据地而守。真要到这地步,我也不会心慈手软。”

    曹觅透过眼中蒙蒙的泪光,看了他许久。

    半晌,她点了点头:“嗯。”

    平静下来后,王妃往屋中一个带锁的盒子中,取出了一个锦囊。

    戚游有些诧异:“这是什么?”

    曹觅有些不好意思别开了脸。

    她咳了咳,解释道:“这锦囊里面藏着我写下的一张字条……我想了许久,你把它带上,如果此去真的遇到难以抉择的生死问题,可以将它拆开察看。”

    这种桥段曹觅只在古装剧中见过,但是这个时代本就是古代,戚游这些人似乎也挺吃这一套的。

    所以她这才效仿着,搞出了这么个东西。

    戚游了然地点点头,将东西接过。

    当着曹觅的面,他将锦囊送入怀中,贴身藏好:“王妃放心,本王一定好生保管这东西。”

    见他态度认真,曹觅便也送了一口气。

    两日后,戚游按照计划,领兵出发。

    他们一家离开锦州已经有好几年,曹觅记忆中关于京城的记忆似乎也有些模糊了。

    她不知道戚游这一去会面临什么,只能在心中聊胜于无地做些祈祷。

    已经定下大名的小戚昕同她一起目送戚游离去,突然开口问道:“爹爹,回来?”

    曹觅听懂了她的意思,想了想回应道:“嗯,等到冬雪落下又融化,戚昕最爱的玉兰花再开的时候,爹爹就回来了。”

    戚昕掐着小胖手算了一阵,突然道:“好久哦!”

    “不久。”曹觅刮了刮她的小鼻子,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句。

    戚昕便嘟了嘟嘴。

    她道:“不要,花,要,爹爹,好不好?”

    “那可不行!”曹觅佯装为难地看着她。

    见她的脸又垮了下来,曹觅便笑着道:“花花和爹爹,我们戚昕都会有的。”

    小戚昕这才抬起头来,拍了一下手道:“好嘞!”

    安抚完自家小千金,曹觅望着已经变得无比渺小的队伍,叹了一口气,在婢女的服侍下带着四个孩子走下城墙,回到了内城。

    但事实上,出乎她预料的是,她这段时间忧虑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

    戚游的预感其实非常准确——他没有时间了。

    他带领的人还未到康城,就收到戚一从京中传来的消息。

    看到了戚一查出来的蛛丝马迹之后,戚游冷笑一声,干脆停下了急行军。

    他带着人回到康城,便回王府住了下来,不再往南,反而着手处理起城中的各项事务,不仅将之前遗留下来的辽州内务解决了,更是暗中控制住了李公公这个不稳定因素。

    接着,他又等了两天,果然等来了戚一信中说的,朝廷的传令队伍。

    领头的人是个生面孔,但他一开口,戚游就从他的口音分辨出来——他是西南边的人。

    很显然,这是祝炎的手下。

    他对北安王居然会出现在康城也十足惊诧,但这倒反而方便了他办事。

    众人按着礼制,声势浩大地摆出象征天子威严的架势。

    戚游着王服,戴冠冕,配印玺,当着所有人的面屈膝下跪。

    案台上青烟袅袅而上,四下静默得连风都不见了踪迹。

    声音尖细的太监捏着嗓子宣了旨。

    圣旨上字字珠玑,直指北安王勾结戎族王庭,谎报战况。

    证据确凿,其罪当诛。

    太监旁边的侍从适时端上一樽毒酒,这是圣上看在血亲的面子上,给北安王最后的尊严。

    死刑需要立即执行,但是行刑地点却从露天转移到了室内。

    太监们按照本朝赐死皇亲的规矩,将北安王和鸩酒单独留在屋中,却带着人将四周牢牢把守起来。

    王府内外一片静默,管家配合着朝廷来人的安排,将王府侍卫和下人都带到了院外,并关上院门。

    此时,朝廷来使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君王,而他们,是罪臣之仆。

    屋中,戚游一动不动,沉默地看着那杯毒酒。

    守在窗边的太监能看到他的状态,只要北安王不饮酒,他们就会每隔一段时间吟唱一曲特殊的歌谣,意在催促。

    一刻钟过来,戚游终于有了动作。

    他伸手入怀中,将曹觅临走前送他的那个锦囊取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