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第 17 章

    很快,戚游从场边的武器架上挑了一把长-枪,往曹觅和三个孩子这处看了一眼,便径直按照往常的习惯练起枪法来。

    他长得俊,身材也颀长精瘦,拎着一把比自己还高的红缨枪,舞起来虎虎生风,煞是好看。

    三个孩子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仗,边看边兴奋地喊叫。

    而曹觅却觉得背后发凉。

    实在是戚游的神情有些不对劲,虽然曹觅没见过寻常人练武是个什么模样,但戚游这状态明显太凶了些,一挥一刺间宛若真有什么大敌当前。

    而且,她总觉得这北安王就是冲着她来的,有好几次,那长-枪明明狠狠劈到地上,但戚游的眼神却是往她身上瞥。

    曹觅心虚地缩着脖子,琢磨了一阵终于反应过来——

    欲求不满的男人当真是难以用常理揣测。

    好在看他这副模样,应该很快就能自我发泄完毕了。

    思绪一想到这里就停不住,曹觅突然想到,以她这段时间对戚游的了解,再加上原身留给她的记忆,这个正当少年的北安王不是那种会在外面乱搞的人。倘若是这样的话,在他们夫妻分开的这段时间,戚游应当禁欲了一年多的时间。

    要不要干脆帮戚游纳个妾?

    这个想法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但一冒出来曹觅就直接掐掉了。

    虽然她和戚游只是名义上的夫妻,但她一个接受现代婚姻观念熏陶了二十多年的女性,是真的做不出主动帮丈夫纳妾这种事。

    可问题是原身做了这么久北安王妃,也没见戚游自己提过啊!

    曹觅叹了一口气,准备先将事情放到一边去。

    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她暂时还有三个孩子作为“免死金牌”呢!

    另一边,戚游已经舞完一套枪法,汗水从他额上划落,他整个人看起来像冒着热气。三个孩子朝他围了过去,七嘴八舌地同他说着话。

    过了一会,戚游先回去更衣,曹觅本欲带着三个孩子往景明院用早膳,但三个孩子还兀自形放在现代,她如果一个人带娃,不一定能把两个壮实的孩子带离他们眼中的“玩具城”。

    戚安这孩子心眼多,脑子转得也快,他边哭边观察着曹觅的脸色。

    他心中其实有些奇怪,往日里他这样哭,曹觅绝对受不了,无论什么事都会和他妥协。可是近来,这个无限制溺爱他们兄弟俩的母亲好似换上了一副铁石心肠。

    他年纪还小,说不清其中的差别,却很有眼力见地明白不管自己怎么哭,都不可能回到演武场了,就如同之前不管他们怎么闹,曹觅都不会再多讲哪怕一句故事一般。

    于是出了演武场,他便收了哭声。

    最小的戚然最是单纯,没了带头的老二,他渐渐也收住了哭声,红着脸直打嗝。走到半路缓过来了,又挣扎着要曹觅抱他,似乎完全忘记了刚才那回事。

    曹觅不动声色,将人抱了过来。

    但她心中知晓轻重,并不打算将这件事轻轻揭过。

    于是,等戚游换好衣服,回到景明院中时,便看到两个小儿子对着墙角在面壁。

    曹觅领着戚瑞朝他行礼,戚安和戚然却不敢动,眼角含泪怯怯地喊了一声,“爹。”

    “这是怎么了?”戚游有些无奈。

    曹觅便将早上的事与他大致说了,戚游听完也点点头,“是该让他们长点记性。”

    见戚游并不反对自己这么教孩子,曹觅心中也松了口气。

    她估摸着惩罚也差不多了,便让两个孩子回来,抱他们在怀中,细细讲了今早的事,“娘亲不是不让你们玩,只是担心你们会有危险。演武场中任何一把兵器都有十几斤重,砸到你们头上,你们当场就得头破血流!

    “到时候,娘亲哭都没地方哭去,你们明白吗?”

    戚安认怂地点点头,“我知道了。”

    他就是性子熊,其实非常聪明,只要静下来慢慢与他交流,他大都听得进去。

    另一边,老三戚然也点点头,瞪着一双大眼睛委屈地看着曹觅。

    曹觅摸了摸他们的头,转头对戚游说道:“王爷,演武场还是太危险了,我怕几个孩子早上去过之后,心里还惦记着那地方。我记得景明院旁边的临风院还空着,若是王爷没有其他用处,我着人收拾出来,给孩子们专门做个活动的地方?”

    戚游自然是点点头,“嗯,你安排便是。”

    曹觅点头谢过。

    这是她今天早上就发现的问题,三个孩子们能活动的地方还是太小了,景明院中虽然建了一个小型的“篮球场”,毕竟活动不开,反正王府有钱,干脆改造一个大院子专门用来给孩子玩好了。

    她准备去找刘格,看看能不能将现代那些大玩具打造出来,在北安王府弄一个“儿童活动中心”。

    解决完了这件事,一家人终于用上了早膳。

    早膳后,照例开始了故事时间。

    戚游这阵子似乎真的闲下来了,他也跟着一起留在景明院,并没有立刻离开。

    “还记得之前我说过,菩萨对大圣说,会有一个高僧经过五指山,将他救出来吗?”曹觅问。

    戚安抢着回答道:“记得!”

    曹觅笑了笑,“大圣还在五指山下苦等着,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这个高僧的故事。

    “高僧的法号叫玄奘,年纪轻轻,却已经是大唐境内德高望重的国师。

    “二十年前,一个小寺庙的方丈下山化缘,途径汴河时,突然看到一个顺水而下的小木盆,盆中还传出些奇怪的响动。老方丈觉得有些奇怪,费了一番功夫将木盆打捞上来,没想到盆中居然躺着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

    “他不忍看一条小生命惨死野外,于是便将这婴儿带回了寺里。

    “说来也是奇怪,这婴儿仿若天生便有佛缘,一学会说话便能诵经,一学会写字便能布道,还未成年的时候,佛名就已经传遍了四方。等到他长大后,更是直接被国君封为国师。

    “这个婴儿,便是后来的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长大之后,老方丈觉得不应再瞒着他,于是将他叫到身前,将他的身世悉数告知。玄奘听完之后沉吟一阵,竟毅然决定辞去国师之位,去探寻自己的身世。

    “国君苦留无果,只能为他留着国师之位,并暗中嘱咐人保护着他,便放他离开。

    “玄奘开始沿着汴河,一路往上流的方向寻访。

    “但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他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一直找不到什么线索。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玄奘离开护国寺是为了寻找父母,只以为他是在到处游历。有一天,当他途径一座城镇,城中的太守邀请他上门,为自己患了疯病的妻子传道。

    “太守与自己的妻子有一段相当传奇的经历。太守夫人年轻时是一位名气极大的美丽姑娘。姑娘到了待嫁的年纪,却对父母为她挑选的夫婿不满意,于是决定抛绣球招亲。

    “到了抛绣球那天,正要往北地赴任的状元郎恰巧路过此处,两人一见钟情,姑娘的绣球便直直砸到了状元郎怀里。

    “在姑娘家成完亲后,这对神仙眷侣便一起告别家中父母,继续往北地赴任。

    “往后,状元郎便一路高升,及到如今坐上了太守的位置,前途无量。可惜世事难两全,姑娘却在到了北地后不久患上了疯病,终日浑浑噩噩。

    “玄奘听完这段往事,也觉太守夫人可怜,便同意了前往。

    “但他心中对唤回太守夫人神智一事也没有底,只是想着尽人事听天命。哪里想到,他一进门,原本双目无神瘫坐在床的太守夫人,突然浑身一震,两行清泪便直直从眼中落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小可爱们分辨得出戚家这四个熊孩子谁是谁吗?

    戚游戚瑞戚安戚然,看着是不是有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