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8章 第九十八章 夜雪

    周胤吃了一惊, 却很快恢复了镇定, 他看向林岐, 眼睛带着审视, 缓缓道:“殿下,不知此时,您是以皇太子的身份,还是以周某学生的身份求亲?”

    林岐认真地思索了一下,声音清冽而真诚:“先生,我本来就既是大周的皇太子, 又是您的学生——这两个身份, 并不矛盾。”

    周胤看着林岐:“殿下, 您也知道, 您是皇太子,大周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您的婚姻,并不只是家事,更是国事,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与妥协,不可能会在这一室之内, 由你我定下。”

    “再说了,我和似锦早有约定, 她的亲事, 由她自己做主, 我不会干涉, 也决不替她做主。”

    林岐被拒绝了,却不仅没有感觉难受,反而觉得心中舒畅得很。

    他微微一笑,又是长身一揖:“得知先生如此珍爱似锦,我很欢喜。”

    林岐语速有些慢,但是声音清晰:“先生,我会先取得似锦的同意。待忙完西北之事,回到京城,我再征求父皇母后的同意,由父皇母后出面,礼聘似锦为太子妃,请先生放心。”

    周胤听了,不禁笑了起来:“殿下,一言为定。”

    他面上带着笑,心里却在直呼庆幸。

    要知道,皇太子有一个特点,就是面对他的时候,不管是谁,一与皇太子那小猫般纯净可爱温驯的眼神对上,一般人就很难拒绝他。

    拒绝了他,就会内疚,会难受,会觉得自己对不起他。

    比如方才,周胤遵从自己的理智,拒绝了林岐,可是他自己心里知道,若是林岐再求一次,他说不定就动摇了

    周胤在臆想中拭了拭额头的冷汗,温和地问林岐:“殿下似乎瘦了不少,是不是不习惯西北的饮食?”

    林岐很乖地道:“先生,也不是不适应,我就是太忙了,忙起来就顾不得吃饭。”

    他很快转移了话题:“先生劳军完毕,是不是要要继续西行,前往安息国?”

    安息国就在西夏的西北,是农耕、游牧与商贸并举的一个大国,与大周一样,一直饱受西夏人骚扰,此时正与西夏人在边境交战。

    周胤惊讶地看向林岐:“殿下为何这样说?”

    林岐笑了,道:“我发现先生带来的幕僚中,有精通安息语的沈清佐,还有精通西域地形的韩志明。”

    周胤素知林岐聪慧之极,便也不再隐瞒,低声道:“陛下有与安息联合抗击西夏之意,命我秘密进入安息,觐见安息王。”

    林岐当下便道:“先生何时出发,我派精兵护送先生。”

    周胤正要说话,外面传来似锦与李越说话的声音:“小李,你怎么在这里?”

    周胤:“”

    似锦怎么这么大胆,居然称呼东宫总管太监李越为“小李”。

    谁知那李越却对似锦甚是温和亲近:“周姑娘,殿下在房里与周大人说话,要不,我去通报一声?”

    林岐却笑了,眼睛亮晶晶:“似锦,进来吧!”

    周胤:“”

    放着人家亲爹的面,叫人家闺女的闺名,太子殿下也是够嚣张。

    似锦答应了一声,也不用李越动手,一手端着托盘,一手掀开门上的厚棉帘子走了进来。

    见爹爹和林岐都在,她大眼睛滴溜溜转,看看爹爹,又看看林岐,然后又看向爹爹,笑盈盈道:“爹爹,我想着中午饭有羊肉,怕您觉得腻,给您沏了壶普洱茶送了过来。”

    她眼波流转看向林岐:“正好殿下也在,一起喝茶吧!”

    普洱茶饼是似锦离家时带的,点心则是在西安驿站歇息时,她让孙秀去城里买的,腊月天气冷,用油纸严严实实包着,一路过来也没有坏。

    林岐看了她一眼,见房里摆着四张杨木圈椅和一个杨木小方桌,便先请周胤入座,然后自己在周胤对面坐了下来。

    似锦先把盛着点心的碟子放在了小方桌上,又斟了三盏茶,一盏奉给了周胤,一盏奉给了林岐,自己打横坐下,把第三盏茶放在了自己面前。

    她端起茶盏尝了尝,看了林岐一眼。

    林岐会意,知道似锦是想留下旁听,却又怕周胤把她撵走,当下抿嘴一笑,看向周胤:“先生离开此地之前,要不要我陪先生看看这边的情况?”

    他想要在甘州进行军屯,前几年需要朝廷每年几十万两白银的投入,因此想先带周胤看看,讲讲自己的想法,先拉一个支持者再说。

    周胤思索片刻,道:“殿下不是打算在甘州也进行军屯么?我去看看西北这边的土地,若是合适,我回京就向陛下进言。”

    林岐笑了:“我陪先生去看。”

    他双手合十,继续道:“西北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又有通天河灌溉,其实极适合种植农作物和果品,如果用心经营,这里会成为大周的粮仓,只是这几百年来,这片土地一直被西夏人劫掠骚扰,以至于大量土地荒芜。若是朝廷能够加大投入,军队能够认真经营,军屯建成,士兵亦农亦兵,既能够抵御西夏侵略,巩固边防,保护大周与西域的商道,又能够向中原大量供应粮食瓜果,还能稳定民心,岂不是一举多得?”

    见周胤点头,似锦便轻轻道:“我来的路上看了这边的土地,应该是适合不少药材生长,可以专门种植适合的药材,然后通过商道发往大周全境”

    见爹爹和小凤凰都认真听她说话,似锦有些欢喜,忙道:“我已经给乔夙写过信了,他正往这边赶来,到时候让他好好看看,看这边能种哪些药材。”

    周胤还没说话,林岐先开口了。

    他眼睛亮晶晶看向周胤:“先生,似锦真聪明!”

    似锦听他当着爹爹面叫自己“似锦”,忙给林岐使眼色。

    周胤见似锦对林岐使眼色,又好气又好笑:“似锦,爹爹待会儿要和殿下一起骑马出去转转,你若是想去,现在回房,换上男子装束。”

    似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眨了眨眼睛,然后反应了过来,一下子站了起来,笑容灿烂:“我这就去换!”

    她到底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屈膝行了个礼,这才退了下去。

    两刻钟之后,林岐陪着周胤一行人骑着马离开了庄子,在一队骑兵的扈卫下沿着白杨夹道往北而去。

    似锦扮作小厮,戴着毡帽,穿着男装,骑在马上,紧紧跟在林岐身后。

    今日乃是除夕,西北这边却没有什么过年的氛围。

    通天河冲刷堆积出的沙地上,无数白杨树自生自长,在冬日苍白的阳光下,枝干光秃秃的,颇为萧瑟。

    似锦看着这样的景致,心中颇为触动,亘古以来,这里就是这样,而自己只是一个匆匆过客

    周胤与众幕僚随着林岐整整转了三个时辰,实地探查了这边的水土和植物,又访问了当地还没有逃走的老农,获得了许多信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甘州乃至西域这大片的土地,很适合种植棉花。

    只是前些年往往还没有等到百姓收获,西夏侵略者就过来一把火烧光棉桃已经绽放可以采摘的棉田

    老农还怕周胤不信,起身进里屋,拿了一把棉花出来:“大人请看,这是小的今年抢下来的棉花,你看看这棉花怎么样,是不是比中原的更好!”

    周胤和林岐等人接过棉花,翻来覆去只是看。

    似锦见他们不懂,便拿过一朵棉花,轻轻扯着棉絮,道:“这种棉花,纺后织布,应该能织出比松江布更好的布料。”

    她想了想,又道:“京城延庆坊有不少松江工匠,可以重金聘请他们过来进行指导,建立织布作坊。”

    前世似锦就在铺子后面建立过织布作坊,专门制作松江细布。

    林岐点头,吩咐一边负责此事的幕僚:“你回去做个详细的计划呈给我。”

    那幕僚忙答了声“是”。

    西北这边天黑得晚,一直到了戌时,日头这才没入西山,天色渐渐黯淡了下来,林岐等人骑马回去。

    似锦默默骑在马上,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这才得知自己和爹爹落脚的庄子叫“勾砦”,全庄子的人都姓勾,不由低头暗笑。

    她记得前世作坊里有一个纺织娘,娘家姓黑;还有一个女染工,娘家姓种,婆家姓女,而且不管姓黑,还是姓种或者女,都是出身汉族,可见大周幅员辽阔,她没见过没听过的事情真是太多了,以后有空了一定要去看看这壮美山河,看看那许多新鲜事情

    作为女眷,似锦带着孙妈妈和春剑单独住了一个小院子。

    一明两暗三间正房,似锦带着春剑住在东暗间,孙妈妈住在西暗间。

    夜深了。

    孙妈妈年老熬不得夜,早早在西暗间睡下了。

    似锦洗过澡,和春剑一起围坐在火盆前晾头发。

    她在火盆边支起画板,用从京城带来的炭笔画自己白日看到的景象,长河落日,枯直白杨,塞外古陌这是离开西北后,她这辈子都再难见到的景象,因此似锦想画下来。

    外面不知何时刮起了风,风很大,呜呜直响。

    院子里白杨树上剩余的那几片枯叶被风吹得发出清脆的啪啪声,似锦总觉得这风有些不对,似乎还夹杂着细碎的沙沙声。

    她放下画板,打开窗子往外看,却发现外面下起了雪,不是京城常见的那种大大的雪花,而是细小的雪沙。

    雪沙细而密,被风刮得漫天都是。

    似锦却如堕冰窟——一旦下雨落雪,小凤凰的余毒就会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