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章 飞流明镜

    容妄离去的时候,不远处的朝阳已经徐徐升起。

    叶怀遥忙了这一整晚, 虽不能说已经彻底解决了问题, 但最起码稍微摸到了一些事情的线索, 也算是有所收获。

    而对于这个结果, 只怕最高兴的, 还是要数陶家。

    在陶离铮带着陶离纵回去之后不久,这位昏睡了多日的陶家大公子, 总算清醒过来了。

    虽然他的身体还是十分虚弱, 但与家人对话时思维清晰, 神志已经无碍。吃了几粒灵丹之后,身体状态也逐渐有了好转的趋势。

    昌鸿夫人欢喜的几乎哭了出来,简直对明圣感恩戴德,自然也不会介怀他之前小小的戏弄。

    陶家家主陶殷原本在外求药, 听说长子醒过来了,连忙折返。陶离铮又将整件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对父母讲述了一遍。

    陶家位列五大世家之一,底蕴深厚,势力超群, 但其本家远在西域, 族人又多半性情高傲不群,与其他的门派世家交往却不算紧密。

    近年来, 他们同玄天楼的交情,也仅止于每年逢节之时派人互相赠礼问候几声罢了。

    但这一回, 陶殷听说是明圣到了, 并且还分别救了两个儿子, 又是惊讶又是感十分复杂。

    他把明圣当成自己的意中人已有百年之久,不过对方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又已经早有道侣,每每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自己心里都并未抱有太多其他念头。

    他对于明圣的向往,说白了就如同现代人追星,喜欢的死去活来,又清楚差别巨大,心中的向往倾慕,远远要比真实亲厚的感情多了许多。

    直到这回,得知那个戏弄过自己的少年就是明圣,心中不染凡尘烟火的影像一下子就多了血肉,他的心态也不知不觉地跟着悄然改变了。

    “明圣……”陶离铮将笔搁下,面前的宣纸上写的分明是“叶怀遥”三个字。

    他脸上微微露出一抹苦笑,自言自语道:“原来你是这样一幅脾气……跟我想的可从来都不一样。”

    下人通报说玄天楼的贵客到了,陶离铮长叹一声,将桌上的宣纸揉做一团扔掉,自己起身便向着外面走去。

    走出几步之后,他又折了回来,在镜子面前照了照。

    自家少爷原本是从来不注意这些的,在旁边等候的小厮不由憋笑。

    这些年来陶离铮痴迷明圣,起初可能还有所收敛,只有少数人知道。

    结果后来瑶台一战过后,他以为叶怀遥死了,惋惜悲伤之余,几乎日日将这人挂在嘴边。

    现在就算是府上一个看门的守卫都知道二少爷的心事,小厮眼看他一反常态,在镜子面前照来照去,心意不言自明,不觉好笑。

    他偷笑自然不敢出声,陶离铮却好像背后长了眼睛一样,在镜子面前对自己的仪容稍作整理,然后转身就是一脚。

    小厮“哎呀”一声,连忙躬身道:“二少爷恕罪,小人不敢再笑了。”

    陶离铮道:“少给我油嘴滑舌的,滚!”

    他刚说完这句话,就听一个人笑着说道:“这是谁又招惹你了?”

    陶离铮一转头,只见陶离纵从外面走了进来,气色看上去不错。

    他连忙迎上去,道:“大哥,你怎么自己起来了?”

    陶离纵道:“我也躺了这么多天,都快不会走路了,现在病情恢复,自然要多转转。走罢,贵客将至,莫要让人家久等。”

    他这样一说,陶离铮忍不住抿了下唇,陶离纵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些年来,家里人都知道你的心事,依我看,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你也不要太过沮丧。玄天楼固然是修真各派当中实力最强者,但咱们陶家也同样不差在什么地方。不说别的,最起码跟归元山庄相比,还是能够强胜一筹的罢?”

    这是自从陶离铮说喜欢叶怀遥以来,头一个对他表示支持的人,他没想到自己的大哥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陶离铮心中也跟着热了热,但随即就苦笑道:“这又不是要打架火拼,不论元家跟归元山庄谁强谁弱,元献都是名正言顺的明圣道侣,不是吗?”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向外走去,陶离纵道:“但元献跟明圣似乎感情不佳,玄天楼未必能忍得下这口气,以后如何,尚未可知。”

    两人一边说一边迎出去,过不多时,叶怀遥和展榆带着一些手下也到了。

    陶殷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二话不说,直接长揖到地,冲着叶怀遥说道:“陶殷在此谢过云栖君!谢过展令使!”

    叶怀遥连忙扶住他,笑着说:“陶家主这样客气,我可要不好意思了。当年您与师尊平辈论交,说起来我还要称呼一声师叔,贵我两派守望相助也是理所当然,何必言谢。”

    陶殷道:“长幼固然有序,恩怨也需分明。长辈不长辈的另提,云栖君救了我这两个儿子,当面谢过也是应该的。”

    陶离纵和陶离铮跟着拱手致谢,又分别同展榆见礼。

    两边先把应有的礼节都客套完了,这才随意了一些。

    陶殷笑着冲叶怀遥说道:“还记得明圣刚到玄天楼的时候,我曾见过一面。那时候你年纪还小,又重伤在身,可把你师尊给急坏了。如今昔日稚子已经成了一方大能,真是时光飞逝。”

    他说到这里不禁感慨:“幸亏之前那场意外也是有惊无险,你师尊可好?”

    叶怀遥道:“有劳前辈挂心,师尊依旧四方云游。先前我出事之后他曾回过玄天楼几次,可惜没有赶上相见。而后我被师兄找到,曾传递消息过去,师尊发过两张传音符骂我,就又不知行迹了。”

    陶殷笑道:“倒是他的作风。”

    陶离铮坐在一旁,听着两人说话,却一句都没往心里去,只是下意识地注意着叶怀遥的动作,见他吃了什么,自己便跟着也夹一筷子什么。

    他心里反复想着兄长之前的话,一会觉得很有道理,一会又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

    后来酒席过半,他见叶怀遥起身说要透透气,便也下意识地跟在了后面。

    展榆当初也是亲耳听见陶离铮宣称明圣是他心上人的,一直注意着对方的举动,见状皱了皱眉,犹豫一下,还是没有跟出去。

    陶离铮跟着叶怀遥一直走到外面的花园里。

    他本来没少喝,这时候被外面的新鲜空气一灌,脑子清楚了些,忍不住懊恼地拍了自己一下。

    叶怀遥回头一看,问道:“二公子,你跟着我是有什么事吗?”

    “我……”

    明明酒都已经醒了,陶离铮还是觉得自己的舌头有些大,说话不利索。

    他本来可以随便找个借口,说是顺路,说是想道谢,但被叶怀遥一问,不由冲口道:“我永远都忘不了你那一剑。”

    叶怀遥扬了扬眉梢。

    陶离铮知道他肯定不记得,但是这件事他心心念念了许久,一开了头,讲述的顿时顺畅起来。

    “就是那天在斜玉山底下,我和几位同伴们遇到了异兽,被你在山顶凌空一剑劈成了两半。百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是三月末,本来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雨,就那时是刚刚雨后初晴……”

    被他这么一提,叶怀遥才隐约有了一些印象。

    陶离铮顿了顿,说道:“我知道你那一招叫做‘飞流明镜’,并非玄天楼所创,是五台山的剑法。少年时各家子弟筑基之前,都要去佛寺中静心参禅,摒除心魔,我也学过。”

    但他当时可没有想到,这一招反倒成了自己最大的心魔。

    “自从见了你的剑,我这些年来把那一招练了也不下千遍万遍,却始终不得半分剑意。”

    陶离铮也不知道说的是剑还是人:“大概越是求之不得,越是辗转难忘,明知道此剑的要义在于‘心如明镜’,却是怎样也无法摒除思绪当中的杂念。”

    人皆说相思惹尘埃,看来当真如此。不过这句话,他可就说不出口了。

    叶怀遥一直没有作声,很有耐心地听着他把话说完,这才问道:“你练剑的时候,心里都在想什么?”

    陶离铮看了他一眼,咬了咬牙,说道:“想你。”

    叶怀遥含笑说道:“是么,多谢。但你既然想了,为何要强行压抑,不一直想下去呢?”

    陶离铮:“?”

    叶怀遥对于他迷惑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神色间没有半分变化,而是换了一个问题:

    “昔日,神秀曾经说过,‘身在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一剑招的名称正是由来于此,但既然朝朝拂拭,如此勤勉,那么每一朝新的尘埃,又从何而来呢?”

    陶离铮心中一动,仿佛瞬间明白了什么,但这明白又隐隐约约,叫人根本就看不清楚。

    他这些年来心思纠缠,内息不顺,本来就埋下了隐患,此时稍作冥思,立刻又感觉到丹田之中内息翻涌,有暴蹿之势。

    而就在这时,却见叶怀遥双指一并,衣间飒飒带风,剑气外溢,猛然迎面点来!

    他喝道:“陶离铮,飞流明镜!”

    脸是那张魂牵梦萦的面容,强大的压力与致命的危机却铺天盖地而至。

    陶离铮从头到尾都没有练会过那招飞流明镜,本来下意识地想用自己的家传剑法抵挡,拿起剑来,才惊觉叶怀遥这随意的一指,就已经将他其他的招式与后路全部封住。

    避无可避,只能出那一招方可应对。

    陶离铮向前跨出一步,那一瞬,仿佛光阴凝滞。

    而后,他的剑迎上了叶怀遥手下的锋芒。

    那一瞬间,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明圣的可怕,但也是在那一瞬间,他满身尘埃,心无牵挂,剑气到了绝境,反倒腾然而起。

    所谓不惹尘埃,并非躲避、摒弃,势如猛虎野兽,哪怕是稍稍触碰,都以为是一种罪恶。而是应面对、接受、观视。

    眼中见到尘埃何处在,才能拂拭干净,不染纤尘。

    “铮”一声嗡鸣,叶怀遥徒手挥洒出来的剑气将陶离铮手中的兵刃打飞,周围乱花绿草打着旋飞起,在半空中有了片刻的静止,又纷纷扬扬,簌然落下。

    而在长剑脱手的那一刹那,陶离铮宛如又见到了那一日的碧空长虹,心头豁然通透,沉疴尽去。

    叶怀遥随手一挥,周围如同东风扫过,尚未来得及掉在地上的落花重新长回了枝头绽放,四下依旧是草薰风暖,不见半丝杀气。

    他手一收,隔空引回陶离铮的剑抛给他,潇洒一笑:“恭喜悟道。”

    陶离铮顺手将剑接过来,只觉得自己满头大汗,手臂酸的几乎抬不起来,平日里就算是接连练上三四个时辰的剑也不会耗损如此之大。

    但同时,他也能感受到自己内里的灵力充沛通畅,已经又进一层。

    那是自然,明圣的指点,世间又有几人有这份幸运?

    可是,他过来好像……不是为了这个啊?

    陶离铮看着叶怀遥离去回席的背影,半晌才想起自己的目的。

    他不敢置信地自语道:“我跟你剖白心意,你指点我剑招?”

    哭笑不得的同时,陶离铮忽然有点发现,其实传言中温柔善良、体察人意的云栖君,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也是位冷漠之人。

    明圣的位置登高凌绝,他眼中所见到的,是是日月山河,星辰浩渺。

    但往往兼爱众生之人,也把所有世人等同看待,他有慈悲之心,会扶危救困,帮助弱小,可是每个人,都不会在他心里留下痕迹。

    陶离铮手抚过自己的长剑,忍不住摇头一笑,低声自语道:“真是,一个这样的人,谁能在你眼里不一样呢?”

    叶怀遥与陶家家主一晤之后,便动身前往江南酩酊阁。只要出了魔域边界,御剑就不会受阻,不过一日的功夫,也就到了。

    这样的盛会向来到场之人众多,有时目的也不全是为了获取法宝,而更要借着这样的机会展示自身门派的实力。

    玄天楼固然是修真大派,声名远播,原不需要刻意宣扬,但总不露面也不合适。

    这夺宝会他们已经连续三届因事没有参加,此次又赶上叶怀遥回来,也该出门遛一遛,燕沉便带着何湛扬等人一块来了。

    师兄弟们一别将近一月,在当地的分舵碰头,互相见了面都很高兴。

    燕沉见着叶怀遥,先抓住他把了把脉,觉得内息运转还算平稳,这才把人给放开。

    他端详了叶怀遥片刻,给他正了正领口,忽然笑了一下,说道:“长高了。”

    叶怀遥:“啊?”

    何湛扬兴冲冲地说:“大师兄这么一说,我觉得也是!”

    他还伸手在叶怀遥脑袋上比了比,说道:“真的高了一点,原先到我眉毛,现在到我脑门。”

    叶怀遥这才想起自己今年十八,还是很水嫩的一枚少年……还在长个子。

    他头一仰避开何湛扬的爪子,笑骂道:“去你的,没规矩。师兄就是回到了三岁,也一定是比师弟高大魁梧的!”

    何湛扬听他这样说,不由笑了,当真弯腰一拱手,行礼道:“是,小弟记下了。”

    燕沉道:“家里面当然都让着你,明天夺宝会上可还要见不少的人呢。到会一看,人家的师弟都是越长越高,就我家这个越长越矮,丢人。”

    他把这话说的一本正经,要不是亲近的人,都听不出来是在开玩笑。

    叶怀遥笑着回道:“别人家的师弟长得高,可能是因为别人家的师兄养的好。师哥就知道说教,可带了什么好吃的过来没?”

    燕沉放下茶杯,慢悠悠地说道:“师弟想吃什么了?”

    叶怀遥道:“十八年多没回玄天楼,那可多了。比如松萝雪、烩心卷、明合酥、糖糕……”

    随着他说,燕沉从袖中掏出一个小荷包往桌上一扔,荷包顿时变大,成了一个乾坤袋,叶怀遥方才所说的点心样式全在其中。

    叶怀遥原本是在跟燕沉开玩笑,没想到他下山时还真的记着把这些小吃都打包了一份,不由大笑。

    他提起自己脚边的一个小坛子,冲着燕沉扔过去,笑道:“惭愧惭愧,这最后一样,我请师哥和师弟们罢!”

    燕沉抬手托住,只觉沉甸甸地颇有分量,紧接着便是扑鼻的一阵香气。

    他道:“冰酥酒?”

    叶怀遥道:“不错,不过不够冰。师哥,劳烦你啦。”

    冰酥酒是当地名产的一种灵酒,要急冻之后化开滋味最佳。

    这些人当中,唯有燕沉的功法是至阴至寒的,除他之外,其他人倒也不是做不到凝水成冰,只是火候差一点,酒的滋味就会差出去很多。

    展榆笑嘻嘻地说道:“七师兄,你又欺负大师兄了。让法圣拿灵力给你冰酒,出门要遭雷劈的。”

    叶怀遥冲何湛扬道:“小白龙,这有个人敢挤兑明圣,飞上天劈他。”

    何湛扬跳起来就像展榆扑过去,展榆笑着将他挡住,作揖认错,几人打闹之间,酒已经冰好了,不多时就被师兄弟几人就着点心,喝的一干二净。

    第二天夕阳西下的时候,夺宝会终于正式开始。

    举行夺宝会的地点在城郊五十里外的一处小楼当中。

    酩酊阁财大气粗,这小楼是他们专门为了举办夺宝会而建成的,十八年才开一回,平日里空置不用。

    楼面外墙的涂料中混合了金银磨成的粉末,在悬挂在八角上夜明珠的照耀下晶莹发亮,宛如无数星光在周围浮动。

    一层的楼柱全部由上好的白玉制成,与楼顶的琉璃瓦相互辉映,四下更有奇花异草,香气浮动,华美万千。

    各门各派的修士们纷纷到场,在这种盛大的场合里,向来不乏俊男美女,一些平日里难得露面的隐士高人也有部分出现。

    这一眼望去,在场者或娇美或艳丽,真是个个肤白貌美,气质高雅。引得不少人都在品头论足,悄悄议论。

    “那位穿粉衣的姑娘是欧阳家的小姐罢?听说一手‘芙蓉剑’已经尽得她娘飞烟仙子柳华凤的真传,现在看来,论相貌在今天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说话的是名英气勃勃的年轻公子,他对宝贝不怎么感兴趣,瞧着各位美人在自己面前晃倒是心情愉快,不时出言品评。

    他的同伴笑道:“怎么,你看上人家了?各花入各眼,这相貌美丑可是人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倒是觉得严家那位姑娘更好看一点。不过话说早了,真正的美人还没到呢。”

    先前那位公子笑道:“谁,纪蓝英?”

    他的同伴“嗐”了一声道:“这种时候非要扫我的兴吗?他还排不上号,听说已经被纪家给赶出去了,怎么可能有机会出入这种场合。我说的是,那位。”

    年轻公子见同伴的手指在桌面绘的云纹图案上敲了敲,瞬间反应过来,轻声问道:“明圣?”

    “自然,除了他之外还能有谁。明圣的相貌跟他的剑一样出名,可惜无论是在他出事之前还是出事后,我都不曾见过真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相传言中说的那样……”

    那位同伴像是回味了一下江湖流传中关于明圣的那些传说,满脸向往:“世上真有那样的人吗?”

    年轻公子见不得他这一脸花痴相,忍不住说道:“我说你也不要这么天真,他的剑法如何我是不知道,但最起码我不相信哪个男人能比美女带给我的吸引力还要大。难道他也要抹胭脂擦口脂吗?”

    他脸上露出点嫌弃的神色:“想想纪蓝英吧。当初好大的名声,一帮人围着他鞍前马后的献殷勤,结果一见面,就是个娘娘腔的小白脸,若明圣也这幅德性,那我真的是……”

    他的同伴说道:“你太不尊重了,明圣怎会如此。莫忘了,当年鬼族七王子因为一位国师言语冒犯,逼他在城楼上自刎不说,还要屠城,可是明圣独力应对鬼族数万大军,血战三日三夜未寝未食,只身仗剑,就连挑对方五十员大将。”

    他提起这件事来十分向往:“当时鬼族已经溃不成军,他却站在城墙上弹剑笑问,‘谁还能与我一战?’——这样的人,你说是小白脸?怎可能!”

    那名年轻公子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世人往往言过其实,就算明圣长得青面獠牙三头六臂,也照样是英雄人物,何必要因为他名气大,就把他说成个大美人呢。”

    正当他们说着话,门口处忽然传来一阵骚乱,又有客人到了。